发展生态养殖业的有效措施
2012-01-24魏长林
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2007年上半年曾经出现过的全国性猪源紧缺现象,就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但是,由于畜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少基层部门都把畜牧业作为限制发展对象对待。笔者认为这种想法和做法是带有偏面性的,只看到了畜牧业的产业功能,忽视了畜牧业的生态功能。
发展畜牧业既有提供产品的产业功能,又有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功能。畜牧业的生态功能,就是畜禽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生产过程中除了不断向人们提供畜禽产品外,还能利用人们不能直接利用的植物及副产品,使作物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并将排泄的粪尿作为土壤有机物提升土壤肥力,促进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循环性。如水稻收割后的稻草直接还田,因分解速度缓慢,就会影响下茬作物播种时间,如果秸秆收集加以处理后喂牛过腹还田,在生产畜产品的同时,秸秆变成粪肥施入大田,就能被土壤迅速分解吸收,提高肥力,促进作物增产。
要充分发挥畜牧业的生态功能,笔者认为必须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1 转变观念
明确畜牧业是生态循环系统中不可缺的一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内容。针对当今世界出现的能源危机、粮食危机,更应树立“大能源”、“大粮食”、“大农业”观念,要树立发展畜禽生产就是增加粮食(食物),减少能耗(提高光合产物利用效率),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思想。始终把发展畜牧业贯穿于发展能源、粮食、农业产业的全过程。
2 农牧结合
推进农牧结合生态养殖,按照土地承载量核定畜禽养殖规模,合理布局畜牧业与种植业,构建新的农业生态良性循环体系,逐步提高耕地肥力,减少化肥用量。不断创新“农林牧渔结合、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实现种养业循环共生共赢。上虞大自然有限公司,将猪粪经接种微生物发酵,成为优质无公害有机肥,直接施于果园。据测算,施用有机肥6年来,果树平均亩产(1亩=667 m2)增加230 kg,盛果年限提前2年左右。且水果甜度增加,口感鲜美。施用有机肥后土壤抗旱能力明显提高,可减少旱灾损失25%~30%。农牧结合的本质是把畜牧业的排泄物变成种植业的有机肥,做到就地消纳,实现种植业、畜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 资源利用
创新资源化利用机制,尝试排泄物交易权试点改革。积极鼓励规模养殖场、畜牧小区集中流转周边土地,实现畜禽排泄物就近资源化利用,建设好沼液和种植业对接管网设施。鼓励专业有机肥加工、沼液沼气生产企业通过合作经营方式,联合畜牧专业服务组织,把有机肥加工、沼液处理等从规模养殖场分离出来,实行集中处理、统一配送。
4 提高科技水平
加强新品种、新饲料、新饲养模式的研究推广。重点发展节粮型畜禽养殖,大力推广草食动物;因地制宜发展饲草生产,研究农闲田及边角地人工高产牧草栽培,稻草等秸秆的饲料化利用;推广新型生态养殖模式,把污染治理前移至源头,如“草—畜—沼—果”立体种养结合模式、生态发酵床养猪模式、鸭子网上平养模式等,实施畜禽健康养殖方式。
5 加大扶持力度
有关部门要持续加大畜牧业扶持力度,不断拉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牧业收入。对养殖密集区开展畜禽粪尿资源化开发利用和污水纳管排放应给予适当补贴,帮助开发和推广粪尿加工新产品,实现畜禽养殖污染零排放的目的。在确保主要畜禽及产品自给率的同时,重点扶持特色高效畜牧业的发展,科学合理地做好资源配置和产销环节的利益分配,引导生产经营者走种、养、加、销联合道路,形成生态型畜牧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魏长林
(绍兴县柯岩街道事业综合服务中心 31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