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鸡啄癖症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措施

2012-01-24

浙江畜牧兽医 2012年4期
关键词:草鸡法氏囊鸡群

(江苏省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6)

近年来,在我国很多地区,草鸡养殖已成为养禽业中的“亮点”,尤其是结合品种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果园放养、山地散养、生态养殖等已成为很多养殖场(户)的首选。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草鸡饲养管理过程中,啄癖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癖现象,严重影响了鸡群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产品质量,直接导致了草鸡养殖效益的下降,必须引起养殖场(户)的重视。

1 啄癖的发生原因

1.1遗传因素 草鸡作为我国的地方鸡种,在品种进化与遗传改良上所受的人为“干预”相对较少,保持着较强的“野性”或原始色彩,存在着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就巢性明显、啄癖发生多等先天遗传因素。

1.2管理因素

一是光照不合理。由于草鸡多在野外放养。白天活动于草地、山坡,完全暴露在阳光照射之下,特别是每年春夏两季,由于日照时间较长、光照强度较大,如果不注意蔽光、遮阳,夜间又未相应减少人工补光时间,致使神经系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就会引起躁动不安,导致啄癖发生。

二是饲养密度大。场地面积过小或有限空间内养殖数量过多,因饲养密度过大,鸡群拥挤而争斗导致啄癖。

三是饲养条件简陋。产蛋箱数量不足或过于简陋,蛋鸡产蛋后不能很好的伏窝休息而出现“脱肛”现象,泄殖腔脱出的红色黏膜会引发其他鸡的啄肛;或是没有配置足够降温设施,高温时期鸡舍温度过高引起粪便垫料发酵,有害气体浓度过高,恶劣的环境容易诱使啄癖的发生;或是采食饮水面积不足或料、水槽数量不够,鸡群在饲喂中由于争抢而引起打斗和叮啄。

1.3营养因素 目前对草鸡的营养需要研究相对较少,加上草鸡养殖的规模较小,故一般饲料公司都不生产专门的草鸡饲料,很多养殖场(户)在草鸡育雏阶段只能选择普通的蛋用雏鸡料或肉用仔鸡料来代替,其他阶段则自行配制饲料。

特别是自配料,因为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足够的资金,饲料一般都存在着蛋白质含量过低、氨基酸不足或比例失衡等问题。

以上问题都有可能成为草鸡啄癖的诱因。此外,日粮中钙、磷和食盐缺乏也可引起草鸡的啄蛋、啄肛恶癖,甚至造成死亡。

1.4疾病因素

一是外寄生虫感染。草鸡一般选择散养,感染疥癣、羽虱等外寄生虫的机会比圈养鸡要多,患鸡易出现瘙痒不安和羽毛脱落,出现鸡只自啄,更易引起其它鸡对裸露部位的啄癖。

二是球虫、白痢等疾病。野外散养草鸡比圈养鸡容易患球虫病、白痢等疾病,病鸡因腹泻污染泄殖腔周边羽毛而引起啄癖。

三是法氏囊病。鸡在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早期,会出现自啄泄殖腔、尾尖,或互相啄肛出血,引起啄肛、啄尾恶癖。

2 啄癖的防控措施

2.1及时断喙 啄癖是草鸡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即使肉用型草鸡饲养周期较短,也需在7日龄左右进行及时断喙,蛋用型草鸡还需在育成期进行适当修喙。及时断喙和修喙可排除引发草鸡啄癖的各种隐患。

2.2保证营养 为避免因日粮中营养不足或配比不当而引起的草鸡啄癖症,促进鸡群的正常生长,应选择营养全价、比例平衡的优质饲料,自配饲料时尤其要注意补充蛋白质、氨基酸和添加钙、磷、食盐等矿物质。

2.3饲养环境 草鸡虽然对饲养环境要求不高,但要避免密度过大诱发草鸡啄癖;运动场可种植适量牧草供鸡啄食, 阳光强烈的夏秋季节可在舍外搭建凉棚或遮阳网,为草鸡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4科学管理 草鸡规模化养殖应实行分群饲养并合理调整,日常管理要勤加检查和巡视,发现啄癖或有被啄鸡只时要及时隔离,被啄鸡只的伤口可涂抹紫药水、碘酒或鱼石脂等;对出现大量啄癖的成年鸡群可使用鸡眼镜或鸡鼻环,以迅速控制啄癖行为。

2.5防控疫病 据生产实践,草鸡啄癖多与疾病因素有关。因此,养殖场(户)要抓好常见病的防控工作,尤其是肠道病、寄生虫病、法氏囊病等,做到及时清粪、勤换垫料,定期对鸡舍内外环境进行消毒,为草鸡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对患有啄癖的鸡群可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硫化钙粉、生石膏粉或羽毛粉,也可将氯化钴、碘化钾、硫酸锰、硫酸亚铁等按比例混合磨粉拌料饲喂。

猜你喜欢

草鸡法氏囊鸡群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这9 支化妆刷才最值得买?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
对付回南天的6 个宝贝
禽法氏囊发育与免疫功能研究新进展
SPF鸡如何定期监测
优质草鸡的规模化生态养殖技术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春节临近,提醒养殖户谨防鸡群受惊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