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职业院校护理学基础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2012-01-24段静
段静
(新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新疆阿克苏 843000
刍议职业院校护理学基础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段静
(新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新疆阿克苏 843000
21世纪的护理人才,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也需具备人文素养的综合性人才。该文探讨了职业院校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问题及解决途径,并介绍了笔者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培养的经验。
职业院校;护理学基础;教学;人文素质
护理学基础是各专科护理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最早接触的一门专业性课程,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基本技能以及角色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士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娴熟的技能,更要求有较强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良好的人文素养。
1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①“人文”就是指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与文明。早在《周易》中便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名句。②人文精神则是人文价值的一种具体的理论形态,其内涵包括:对幸福以及价值和尊严的追求;对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真理性追求;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它是一种对于人的关注思想,主要是指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即关怀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③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人格、气质和修养方面的内化,同时也包括文化素质(即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伦理道德、文明礼仪修养等),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2]。④人文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多种方法将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道德、思想、政治等人文学科知识传授给受教育者的一个教育活动,是一种既重意识熏陶、又重行为养成的教育,也是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从而使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3]。
2 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素有“礼仪之邦”之誉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医学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作为医学院校学生要时刻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词铭记在心,而护理作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与患者的生活及治疗保持最为密切的联系,对于护生素质教育的责任更是任重道远。护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除了要求她们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要求学会尊重、关心、理解患者。护理工作中如能站在患者的角度上,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则可减轻患者身心方面的痛苦。此外,在护士竭力为患者寻求治疗和缓解病痛措施的同时,如果能更注重工作中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如通过对患者的同情、关心、安慰等,那么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将会显著提高[4]。
3 职业院校护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问题
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面向基层为生产、服务、管理等提供一线技术人才。护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相对于其他专业要求掌握的专业知识较多,课程设置上仍是专业课占据优势;而学生整体学习年限相对较短,导致专业课的学习占用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5]。广大专业课教师未能很好地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融合,从而失掉了这块教育阵地。而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也并不令人满意,学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时缺乏灵活度,忽视了对学生综合培养。在生源上,职业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要低于一般本科院校,加上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人文素质较为薄弱。此外,社会对护士的职业观和价值观产生偏差,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护理工作的价值,认为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就可以胜任工作,而不能主动地扩展知识面。上述弊端已成为当前职业院校在人文素质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4 护理学基础与人文素质教育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了护理学发展史、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护理程序、基础操作技术等,承担了与其他专业课程基础及桥梁作用。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的知识、情感、意志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精神面貌和内在品质的综合体现;而护理的服务对象是人,护理学是关爱生命的专业,是对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的照顾和护理,护士从业期间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必不可少。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并不是要求教师直接教会学生所有的人文学科,而是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思想、文化、气质、观念等方面加以濡染,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使人文素质成为稳定的内在品质。只有在护理学基础的学习阶段就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有良好的职业操守、高尚的人格品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降低护患矛盾,增加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护理学科对护士的职业要求与人文素质的定义不谋而合,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6]。
5 人文素质的培养途径
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适合新时代的医疗护理人才,需要从以下途径着手:①在原有学科的基础上加设人文性质的选修课或必修课,使传统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转变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此外,重新制定对学生的评价标准,由原来的理论考试转变为理论、实践、道德相结合评价体系[7]。②学校要大力宣传人文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专业知识与人文素质的综合知识竞赛、趣味活动等,提高学生扩展知识面的兴趣,养成全面发展的习惯。积极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的领导作用,组织各种有利于发展人文素质的社团陶冶学生的情操,弘扬人文精神。③护理专业课教师和人文课教师双方要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摒弃原有的陈旧思想,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④可利用假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医院见习、敬老院慰问等,以此提高学生对将来从事行业的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向医务人员的角色转换[8]。
6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
①护理学基础教师,是护理学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位专业教师,经调查发现多数学生会把护理学基础教师定格为心目中的护士形象[9]。这就要求教师无论在课堂上或课下都应注重自身的形象,通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认识到护士的职业美是由内而外的气质美,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升职业自豪感。②通过理论课堂的榜样作用激发学生对职业的认同,并使之努力向榜样学习。如讲述护理学发展史时,可多例举古今中外著名的护理专家,介绍他们的伟大事迹和高尚情操等。③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可采用角色互换的方法,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护士角色和病人角色,再通过让学生互换角色从而使其懂得如何关爱、尊重和理解病人;还可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使学生身处模拟病房教会其如何与病人沟通、如何操作,使其消除紧张感、增强人际交往能力。④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
7 结语
孔子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职业院校护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向学生传授为人之道,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在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今天,人们呼唤医疗服务要有现代化的道德风貌,思想境界,专业技术和学识造诣。故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一线护理人才是大势所趋。
[1]范青兰.《护理学基础》五种教学模式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 8(22):81-82.
[2]杨丽,何国平.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7):923-925.
[3]庄梅宝,孙小娅,庄前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护生职业认同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9):3540.
[4]贾佳.加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J].重庆医学, 2010,39(18):2442-2443.
[5]李辉.人文教育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20): 69-70.
[6]夏雅雄,方仕婷.护理礼仪融入护理学基础教学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0):1881-1882.
[7]何应伍,任小红.浅淡护理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与对策[J].2009,11(3): 178-179.
[8]熊碧君,冯建琼,史艳玲.护理人员人文素质临床培养初探[J].西南军医,2008,10(2):165-166.
[9]杜利.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 4(8):787-788.
R4
A
1674-0742(2012)10(b)-0149-02
2012-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