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脾胃藏象辨证论治思想的临床意义浅析*
2012-01-24郝纪蓉
郝 军,郝纪蓉
(1.甘肃中医学院基础课部,甘肃 兰州730000;2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脾胃藏象辨证论治思想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素问·五藏别论》曰:“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指出生理上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内而脏腑、外而四肢百骸无不依其营养。病理上若脾胃功能失常,会引起脾胃及其它脏腑、经络、皮肤、肌肉等各方面的多种病证。后经东汉张仲景等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和发挥,确定了其基本理论。至北宋《圣济总录》将脾胃藏象辨证论治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根据脾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其它脏腑的关系,季节病因特性,及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循行络属等,对多种病证从脾胃进行辨证论治,对脾胃藏象辨证论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本文对《圣济总录》在脾胃藏象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从脾胃治疗胸痹、中风、消渴和积聚等病证的临床意义分别进行分析探讨。
1 胸 痹
《圣济总录》曰:“论曰脾者中州,为孤藏以灌四旁。脾气盛则四脏皆得所养,今脾虚受病,气上乘心,故其为痛特甚。古方谓如针锥所刺而急迫者,是为脾心痛之候。”指出生理上脾化生气血,对其它脏腑起营养作用。其中脾生营气与肺呼吸进新鲜空气结合形成宗气,灌血脉,使心有所养。病理上脾气虚,宗气不足,推动无力,血行不畅,瘀血闭阻心脉,故心痛如针锥所刺而急迫。提出从脾胃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代表方白蔹膏。从临床来看,恣食肥甘厚味或经常饱餐过度,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酿湿生痰,上犯心胸,清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痹阻,遂成本病。胸痹心气不足证,表现为心胸阵阵隐痛,胸闷气短,动则益甚,心中动悸,倦怠乏力,神疲懒言,面色白,或易出汗,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缓或结代。
治法:补养心气,活血化瘀。代表方:保元汤。方中以人参、黄芪大补元气,扶助心气;甘草炙用,甘温益气,通经利脉,行血气;肉桂辛热补阳,温通血脉;或以桂枝易肉桂,有通阳、行瘀之功;生姜温中。补心气药常用人参、党参、黄芪、大枣、太子参等健脾益气,可加丹参或当归,活血化瘀。
2 中 风
《圣济总录》曰:“中风身体不遂者,以机关纵缓,筋脉不收,故四肢皆不用也。此由腠理开疏,风邪伤脾胃之经,脾胃既虚,不能传化气泽,故四肢无所禀养。此《内经》所谓脾病四肢不用也。”指出中风病因是风邪袭脾胃之经。病机是脾气虚,卫气不足,腠理开泄,失其卫外,风邪趁虚侵入,循经伤及脾胃,致其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失常,四肢失其所养,导致四肢不用,活动受限。这是对《内经》“脾病四肢不用”理论的具体补充。提出从脾胃用补益阳气、祛风通络法治之,代表方附子汤,方中附子辛热,其性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
《圣济总录》曰:“中风舌强不语者,盖脾脉络胃、挟咽、连舌本,心气所通。今风邪客搏,则气脉闭塞不利,所以舌强不能舒卷,有害于言语也。”指出中风舌强不语,生理上足太阴脾经循行连舌本,病理上风邪侵袭足太阴脾经,气血运行失常,血瘀气滞于舌,导致舌强直,不能音语。提出从脾胃用祛风活血法治,代表方防风汤。
从临床来看,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气血精微衰少,脑脉失养,再加之情志过极、劳倦过度等诱因,使气血逆乱,脑之神明不用,而发为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口角流涎,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治法:益气活血,扶正祛邪。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本方重用黄芪补气,配当归养血,合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以活血化瘀通络。中风病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多以气虚血瘀为基本病机。补益阳气,祛风通络亦常用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治疗,气虚明显者,加党参、太子参以益气通络。
3 消 渴
《圣济总录》曰:“脾主口,心主舌,消渴口舌干燥者,邪热积于心脾,津液枯耗,不能上凑故也。其证饮食无味,善渴而口苦,治法当涤去心脾积热,使藏真濡于脾则愈。”指出消渴生理上脾主口,心主舌。病理上心脾有热,热灼津伤。津伤则不能上荣于口舌,故口舌干燥,口渴。热邪困脾,脾失健运,则饮食无味。热邪伤心故口苦。提出从脾胃用健脾清心,清热生津法治之,代表方茯苓汤。
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消渴脾胃热盛证,表现为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治法:益气扶正,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代表方:白虎加人参汤。方中以生石膏、知母清肺胃、除烦热,人参益气扶正,甘草、梗米益胃护津,共奏益气养胃、清热生津之效。对于病程较久,以及过用寒凉而致脾胃气虚,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而干,脉弱者,治宜健脾益气、生津止渴,可用七味白术散。方中用四君子汤健脾益气,木香、藿香醒脾行气散津,葛根升清生津止渴。
4 积 聚
《圣济总录》曰:“论曰结瘕者、积聚之类也。结伏聚积,久不散,谓之结。浮流腹内,按抑有形,谓之瘕。结之证,形体瘦瘁,食不作肌肤,遇阴寒冷湿之气则发,而胁块硬,隐隐然痛者是也。瘕之证,腹中气痛,动转横连胁下,有如癖气,遇脾胃有冷,阳气不足而发动者是也。”指出结瘕是属积聚的病证。病因为外感寒湿。病机为脾胃气虚,气虚则推动血液运行无力。再感受寒湿之邪,寒凝湿滞导致血瘀而成本证。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不足,故形体瘦瘁,食不作肌肤。血瘀故胁块硬,隐隐然痛。提出从脾胃用温中散寒,活血化瘀法治之,代表方木香煎丸。
瘕:病因为外感寒邪或饮食生冷。病机为脾胃阳虚生内寒。再感受寒冷之邪,外寒引动内寒,寒凝则气滞而成本证。气滞故腹中气痛,动转横连胁下。提出从脾胃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法治之。代表方羌活丸。
从临床来看,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使脾失健运,以致湿浊内停,甚至凝结成痰。痰浊阻滞之后,又会进一步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形成气机郁滞,血脉瘀阻,气、血、痰互相搏结,而引发积聚。积证气结血瘀证,表现为腹部积块渐大,按之较硬,痛处不移,饮食减少,体倦乏力,面黯消瘦,时有寒热,女子或见经闭不行,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滑或细涩。
治法:祛瘀软坚,补益脾胃。代表方:膈下逐瘀汤、六君子汤。方中以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五灵脂、延胡索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香附、乌药、枳壳行气止痛,甘草益气缓中。在使用膈下逐瘀汤治疗的同时,间服具有补益脾胃、扶助正气的六君子汤,以攻补兼施。
综上所述,《圣济总录》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基础上,在藏象学说指导下,从脾胃角度对胸痹、中风、消渴和积聚等多种病证进行辨证论治,对后世医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金元时期李杲创立了“脾胃学说”,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指出:“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认为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源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明代医家李中梓提出“脾为后天之本”,强调了脾胃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性。对目前临床多种病证从脾胃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