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佳县四项措施做强红枣产业

2012-01-24孙兆军

中国果业信息 2012年6期
关键词:枣农佳县红枣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孙兆军) 今年,陕西省佳县科学构建红枣产业发展战略体系,建立新政推动、科技驱动、市场拉动为主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做强做精红枣产业。一是狠抓红枣基地建设。引导枣农高标准建设有机红枣基地,鼓励土地集中流转,大户承包经营,全年新栽红枣4 000 hm2,低产改造3 333.33 hm2。大力建设新品种枣园,通过内育外引、高接换种、砍伐再植等方式,淘汰劣势品种,更新老化枣林,优化基地结构。实行差异化补助标准,精品示范园每667 m2补助600元,标准化示范园每667 m2补助200元,低产枣园改造每667 m2补助150元,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枣农和民营企业参与红枣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二是狠抓红枣错季开发。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按照多季发展的思路,试种一定数量的夏枣和冬枣,引进推广早熟、晚熟、耐雨等优良红枣品种。强化科技服务,加强枣农培训,积极推广抗寒防冻、病虫害群防、裂烂病预防、合理采贮等精细化管理技术。改变传统采收习惯,对鲜食品种、兼用品种、干制品种实施1/3青采、1/3红采、1/3熟采的“三三制”分批采摘计划。加大烤炉和保鲜库建设力度,实施红枣产业保险政策,延长鲜枣销售贮藏期。三是狠抓红枣品牌建设。积极开发市优省优部优产品,全面推进佳县红枣品牌开发。今年启动中国“佳县红枣”品牌营销促进计划,注册“佳县红枣”国家认证商标,组建中国“佳县红枣”品牌营销公司,着力发展国内外品牌营销,逐步实现“佳县红枣”红遍国内,走向世界的目标。四是狠抓红枣产业提升。积极推广集团公司+专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枣农的生产经营模式,培育产业龙头,催生集团企业;大力推进红枣加工企业由分散布局向工业园区集中,实现投资规模化、专业化,将红枣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大力开发适应现代人消费理念的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不断拉长红枣产业链,促进红枣沿着食品—营养品—补品—药品的方向发展,实现多环节增值。积极扶持枣木雕刻为主的木雕加工业,不断拓展产业领域。加强红枣产业化组织体系建设,组建红枣生产经营集团,建设佳县大型红枣集贸市场,建成区域红枣集散中心。建设红枣专家工作站,举办红枣采摘节和红枣产业论坛,全面加快枣业开发。健全产业扶持政策,积极培育和发展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设立红枣产业发展基金,加大红枣产业投入力度和财政贴息力度,积极引导各种政策资金更多更好地用于枣业开发建设,促进红枣产业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枣农佳县红枣
佳县文化馆:非遗传递爱心 消费助力振兴
一颗大红枣
快乐佳县人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圪蹴起”的红枣,富起来的枣农
佳县找回“佳米驴”
我爱家乡的红枣
红枣期货价格大涨之后怎么走
分红枣
论新郑红枣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