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质性膀胱炎水扩张治疗的术后护理

2012-01-24谭玉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20期
关键词:膀胱炎间质性尿管

谭玉芹

间质性膀胱炎(IC)是指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确的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性病变,通过治疗可缓解症状。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和慢性盆腔疼痛,患者极其痛苦,发病人群中,儿童少见,女性较多见。但近期研究表明,男性(IC)的发病率被严重低估,误诊率高,相当一部分患者被诊断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或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等。[1]所以,IC患者就诊时因对疾病缺乏了解,都存在严重的焦虑、恐惧心理,加之入院后进行的相关检查,如膀胱测压、膀胱镜检查等,都不同程度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此,在诊疗过程中,周到细致的护理能消除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患者了解到此病是可以治疗的,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乐观的面对生活。

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泌尿外科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0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女7例,男3例,年龄在42~56之间。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2~3年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尿频、尿急,尿潴留时疼痛加重,询问病史,白天排尿6~8次,夜间排尿4~6次,尿量100~130 ml/次,应用抗生素无效。入院后行膀胱镜检查,注入生理盐水50~100 ml时,患者膀胱区及尿道疼痛剧烈,膀胱三角区颈部可见粘膜水肿,严重充血,未见结石及肿瘤,临床诊断为间质性膀胱炎[2]。3 d可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镜检查水扩张治疗,注入生理盐水300 ml,观察膀胱粘膜,三角区颈部粘膜水肿,充血并散在表浅溃疡,双侧输尿管开口清晰。取三角区粘膜数块备送病理,留置三腔气囊尿管,气囊内注入30 ml生理盐水,膀胱内注水约400 ml生理盐水并保留5 min,放出膀胱内生理盐水,接冲洗系统,冲洗液微红。术中给予立止血1Ku肌内注射、1Ku静脉注射,给予盐酸哌替啶注射液100 mg肌内注射,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给予吗啡注射液20 mg分4次注入硬膜外腔,缓解膀胱不稳定及疼痛症状,3 d后病理诊断为“间质性膀胱炎”。5 d后拔出留置尿管,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术后疼痛完全解除,膀胱刺激征基本缓解,排尿间隔时间延长,疗效满意。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

2.1.1 入院宣教 护士要在患者入院的第一时间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和蔼可亲的语言向患者介绍负责医生、护士、病区环境及规章制度,协助患者适应医院环境,适应因住院而改变的生活方式。

2.1.2 心理护理 IC患者由于膀胱刺激症状重、病程长,经治疗效果不佳,对治疗已缺乏信心。患者表现为紧张、失眠、情绪抑郁。责任护士应向患者详细介绍IC的相关疾病知识、手术原理、方法及术后效果,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向患者介绍本院高超技术水平及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消除疑虑、克服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2.1.3 基础护理 完善术前各种检查,观察生命体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术前准备的重要性,禁烟酒及辛辣食物并保持大便通畅,术前1 d沐浴更衣后会阴备皮、备血等,术前10 h禁食水。对手术前晚情绪紧张不能入睡者给予适量镇静剂。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 术后禁食水,去枕平卧6 h,待血压平稳后改为半卧位,以利膀胱引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冲洗液颜色,嘱患者术后6 h~8 h内避免弯曲牵引下肢,以免发生严重出血和血块潴留,术后第二日,病情平稳后改为半流质饮食,第五日改为普通饮食,指导其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2.2.2 膀胱冲洗 冲洗液选用无菌生理盐水,应仔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变化,根据引流液的颜色调节冲洗液滴数,术后第一个24 h如有血块阻塞、引流不畅,应用无菌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加压冲洗,通畅后加快冲洗速度,如冲洗液颜色加深或很快又出现堵塞,需重新手术止血。

2.2.3 用药护理 术后用碘伏棉球清洁尿道口2次/d,尿袋每天更换一次,术后常规检查肾功能、电解质,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留置尿管期间鼓励患者多饮水,饮水量在2500 ml/d以上。

2.2.4 膀胱痉挛的护理 膀胱痉挛因手术、尿管的刺激,患者可出现不能控制的强烈尿液、便意伴痉挛性疼痛,尿液自行排出,冲洗管及尿管阻塞,冲洗液红色加深,即为膀胱痉挛。膀胱痉挛可引起各种应激反应,导致脉率加快,血压升高。术后应保持引流系统通畅,根据引流液颜色随时调整冲洗液速度,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备好冰盐水、去甲肾上腺素及吗啡,膀胱刺激症状重伴出血者,可通过留置硬膜外导管给予吗啡镇痛,并用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间断膀胱冲洗,必要时再行手术清除血块。所以,患者回病房时,我们首先应为患者保暖,以理解、尊重的态度与患者交谈,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嘱咐患者放松心情使其情绪稳定,减轻紧张与恐惧,帮助分散注意力,起到一定的镇痛作用[3]。

2.3 出院指导 嘱患者多饮水2500~3000 ml/d,起到稀释尿液和冲洗尿道作用。多食新鲜水果、蔬菜,防止便秘,避免用力排便及剧烈运动,以防造成创面静脉压增高引起再出血。术后4~6个月复查,并保留患者电话号码,以便于术后跟踪随访。

3 结论

间质性膀胱炎患者,通过膀胱镜检水扩张治疗及术前术后的精心细致护理,能够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运用正确的疾病宣教指导,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为治疗赢得了有利时机。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满意的疗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乐观的面对人生。

[1]程丹丹,王国珍.医护人员语言在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运用策略.当代医学,2009,15(32):107-108.

[2]贺大林,李旭东.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研究进展.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9,14(6):403-407.

[3]周花仙,瞿海红.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循证护理.护理研究,2009,23(9B):2401-2404.

猜你喜欢

膀胱炎间质性尿管
间质性肺炎知多少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一例膀胱镜下留置尿管困难拔除个例分析
膀胱炎是怎么回事
行为治疗在非溃疡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