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患者发生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与观察
2012-01-24程慧新张福玲王宏华
程慧新 张 娟 张福玲 王宏华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济南 25003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巴金森氏症或柏金逊症,多在60岁以后发病。该病主要是因位于中脑部位“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则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失衡的结果便出现了"震颤麻痹"。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柔软性,变得僵硬。最早系统描述该病的是英国的内科医生詹母·帕金森,当时还不知道该病应归入哪一类疾病,称该病为“震颤麻痹”。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该病的病情分级Ⅰ级最轻,Ⅴ级最重。Ⅲ级以上影响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劳动力丧失,在日常生活中极易发生摔倒骨折现象。美国统计学资料显示,轻度损伤造成的骨折在老年人群中占很大的比率,其中髋部骨折占80%(包括股骨颈及转子间骨折)。在我国目前60岁以上老人已达1.44亿。占人口总数的11%。帕金森的发生率在≥65岁0.4%,合并骨折的病人逐年增加,回顾我院自2005年5月~2011年5月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帕金森病人共17例。
本组17例患者通过准确及时的健康评估,采取有效的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和功能康复指导,病人全部康复出院。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5年5月~2011年5月收治股骨颈骨折合并帕金森病患者17例;男2例,女15例,年龄67~89岁,平均79.6岁。骨折类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并同侧粗隆间骨折、冠心病及帕金森病2例,股骨颈头下型合并糖尿病、帕金森3例,股骨颈经颈型骨折合并帕金森4例,股骨颈基底型骨折合并帕金森8例。17例病人均有高血压病史15年以上。手术治疗: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5例,PFNA内固定术3例,DHS内固定(动力髋螺钉)5例,疗效显著。
1.2 围手术期处理
入院后按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流程[1],进行常规化验检查和器官功能评估。积极治疗和处理相关内科合并症,保证生命体征的稳定,尽快调整血糖(8~10mmol/L),血压维持在(110~145/65~95mmHg)的较稳水平,按照生理需要标准补液,有治疗休克或低血容量时进行扩容治疗。完善术前准备尽早进行手术治疗(2~10d),平均5d。评估帕金森病分级、药物治疗种类剂量间隔时间、用药规律等情况,准备安排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术前镇静剂及术中麻醉剂的选择,充分考虑术后镇痛与治疗帕金森药物的配伍问题,合理安全地度过围术期。
2 结果
随访6~18个月,平均10.3个月,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骨折手术后未出现刀口感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帕金森症状未加加重,根据 Harris评分标准评分[2],优8例,良 5例,可2例,差 2例,优良率84.6%,未出现明显的后遗症及下肢深静脉栓塞、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压疮、关节挛缩和畸形愈合等骨科常见并发症。
3 观察与护理
3.1 入院术前病情观察与健康指导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病人的外伤史及原有的基础病病史,尤其是帕金森的病史及治疗情况,并请相关科室会诊后规范用药,由于PD患者四肢肌张力病理性增强,肌肉僵直及静止性震颤,情绪激动或紧张后症状加重,少数患者可合并抑郁、痴呆、言语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加之老年病人合并症较多,90%的髋部骨折病人年龄超过65岁且多数合并老年性疾病,研究表明20%患者在1年内死亡;而存活的患者中许多人没有恢复到骨折前水平[3]。病人和家属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很大。护理人员应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正确观察病情变化,观察药物效果和副反应,掌握患者以往的用药规律,严格掌握美多巴的剂量间隔时间,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时发现患者有无胃肠道反应、心血管反应、精神方面反应,尤其观察其“开-关现象”、“剂末现象”、“晨僵现象”、“波动现象”、“异动现象” 等迟发性运动障碍症状,对药物的更换及剂量的调整提供临床依据。针对评估结果列出护理计划制定护理措施,解释疾病相关的检查、手术方式、风险评估,介绍成功病例鼓励患者及家属增强信心,提高家庭支持系统的能力,配合手术和术后治疗护理,保证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3.2 术后护理
3.2.1 饮食护理 病人术前术后均禁饮食6h,以防止麻醉意外,因此术后应将美多巴舌下含化用药,严格用药时间规律防止剂末现象。术后病人胃肠蠕动恢复后可正常进食,尽量不给甜食或豆浆易产气食物,以免腹胀。尽量不给于高蛋白饮食而且在饭前空腹时服用美多巴,以避免蛋白质对美多巴吸收的影响,对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病人严格控制饮食热量。本病主要见于老年人,胃肠功能多有减退,还可合并胃肠蠕动乏力、痉挛、便秘等症。此外,本病肌张力明显增高,肢体震颤,能量消耗相对增加。还有些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痴呆、食欲减退、不知饥饱等。因此饮食中注意糖、蛋白质、脂肪的合理搭配,提供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限制食盐的摄入。自理能力差的患者有专人协助进食,防止呛咳和烫伤意外。帕金森患者长期服用美多巴可导致顽固性便秘,所以应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蜂蜜,提供多种维生素,并能促进肠蠕动,防治大便秘结,必要时应用开塞露或肥皂水灌肠协助排便。该病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出汗多,应注意补充水分。
3.2.2 预防并发症护理 本病老年患者常有免疫功能低下,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应保持病室的温度、湿度恒定、定时通风及采光良好预防感冒。卧床病人要按时翻身,翻身时注意有无皮肤损伤、血运状况,及时更换衣裤被并防止皮肤擦伤做好皮肤护理,以防止尿便浸渍和褥疮的发生。被动活动肢体,加强肌肉、关节按摩,对防止和延缓骨关节的并发症有意义。结合口腔护理,翻身、叩背,以预防吸入性肺炎和坠积性肺炎。翻身时,应注意有无皮肤压伤,并防止皮肤擦伤。
3.3.3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强调因人施护。要做好心理护理,首先了解并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针对其心理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科学知识和感情的融合,通过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朋友娓娓动听的语言来开启病人的心扉,并通过具体的关心、体贴、帮助等措施,从心理上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医-护-患沟通,树立抗病信心的积极的心理活动。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心理休养,讲究语言艺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深入细致,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和心理活动,掌握病人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因此提高护着对治疗依从性和家属支持系统的高度配合。
3.3.4 肢体功能锻炼 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练,三者缺一不可。功能锻炼是骨科疾病治疗的最终目的[4],功能锻练的原则要遵循:早活动、晚负重的原则。由于本病患者年龄偏大,不能耐受长期卧床,术后难以配合制动及功能锻炼,早期应坚持动静结合的原则,每天指导足部主动活动,足趾的自行活动,踝关节趾屈背伸,臀肌收缩,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时间从每次10~15min逐渐加长到30min。患肢可皮牵引或穿“T”型鞋防止肢体过度外旋和内收。四肢其他关节做最大范围的屈伸旋转等活动,以预防肢体挛缩、关节僵直的发生。晚期病人作被动肢体活动和肌肉、关节的按摩。以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术后3~7d可下床活动,行PFNA内固定术和DHS内固定术病人第10天起抬高患肢15~30°,第3周适当半卧位或坐位,逐渐过渡到床边坐位,严禁病人坐矮凳子、做盘腿交叉动作。术后3个月可根据X线恢复情况逐渐负重行走。大多数帕金森病患者都有步态障碍病人在起步和行进中,常常会出现"僵冻现象"出现,脚步迈不开,就象粘在地上了一样。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着急,可以采用下列方法:首先将足跟着地,全身直立站好。在获得平衡之后,再开始步行,必须切记行走时先以足跟着地,足趾背屈,然后足尖着地。遇到障碍物或病人突然停步的时容易跌倒,通过平衡锻炼能改善上述症状。
综上所述帕金森氏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却是进行性加重,有的病人病情也可以发展得很快,在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帕金森病人时,医护人员不但要有熟练的专业技术,更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精心护理使17例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
[1]张世民,袁峰,俞光荣.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流程[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8:1365-1368
[2]Marottli RA,Berkman LF,Cooney LM Jr.Decline in physical function following hip fracture[J].J Am Geriatr Soc,1992,40:861-866.
[3]Mossey JM,Mutran E,Knott K,et al.Determinants of recovery 12months after hip fracture:the importance of psychosocical factors[J].Am J Public Health,1989,79:279-286.
[4]Jacobsen SJ,Goldberg J,Miles TP,et al.Race and sex differences in mortality following of the hip[J].Am J Public Health,1992,82:1147-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