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举例法在物理习题教学中的运用和体会

2012-01-23杭庆祥

物理通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滑片变阻器举例

杭庆祥 柯 瑶

(江宁高级中学 江苏 南京 211100)

在习题教学中,有时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或在物理模型的建立,或在思维深度和缜密程度上,都难以达到解决目前问题所需的基础.我们尝试通过实验、课件及深入浅出的分析来破解学生遇到的障碍,但均难以使学生透析和领悟;然而,在看似山穷水尽时,教师和学生有时发现,通过恰当举例,原来晦涩深奥的问题是如此熟悉.下面通过几个教学案例来说明这一方法的运用和体会.

1 通过举例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

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看做哪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从该角度推导其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

这是一个简单的运动合成和分解问题,但对学生是有较大困难的,因为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没有关于“运动合成和分解”的独立章节,更没有关于“运动独立性”的知识篇幅,只是在第五章第1节“曲线运动”一节通过实验直接给出了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相关结论.编者的意图非常清楚,学生对运动合成和分解相关知识的生活体验较少,且学习这部分内容要求有很高的抽象思维,即使部分版本的高一物理新课标教材有这方面的内容,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也处于被动的认知状态,效率低下.故删减相关内容,降低教学要求,减少学生学习困难,也是一种合理安排.

那么,如何破解这一问题?追根求源,从“运动独立性”,或从“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理论说起肯定不行;又不能通过实验来观测、分析这一问题;又很难通过制作课件、动画来实现抽象到形象的转化.故举例如下.

【例1】如图1,火车以速度v0匀速运动,车上人以加速度a和火车同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问:时刻t人的速度和0~t时间内人的位移?

这是一个学生有生活经验且初中甚至小学就接触过的问题.笔者曾当堂要求所有学生推算,结果绝大多数同学得到正确答案,关键是学生在推算过程中已发现,此问题即彼问题,问题不攻自破.

图1

【例2】关于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相同时间内做的功一定大小相等,正负相反

B.不论怎样的力对物体做功,都可以用W=Fscosα

C.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都可以对物体做正功或负功

学生回答此问题的A,C,D选项均有困难,稍作思考可以发现,困难不在于思维的深刻、过程的复杂、数理知识的深奥,关键是学生对问题涉及的事例少有感知,不能建立对应的物理模型,所以,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增加实验或举例.

对A问题,在两个小车上绑上磁铁,演示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各种情况: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均做正功,如图2(a)所示.

(2)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均做负功,如图2(b)所示.

(3)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做负功,如图2(c)所示.

(4)作用力不做功,反作用力做正功或做负功,如图2(d)所示.

图2

此实验简单易操作,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给学生清晰的物理图景,不必纠结繁琐的过程分析,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张度顷刻得到训练.

对C问题,笔者让学生手拉着胶带做匀速圆周运动,判断合外力和合外力做的功,学生对过程饶有兴趣,体验了知识探究的乐趣.

对D问题,通过举例让学生建立物理图景和模型仍然是最有效的方法.如传送带上的粮食所受的摩擦力[图3(a)]的分析,可让学生在课桌上放一本书,书上再放上铅笔盒,手拉着书加速或减速运动,判断铅笔盒所受的摩擦力及其功[图3(b)].

图3

这样的事例,既帮助学生克服了困难,建立了物理模型,又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就在生活中,就在身边.

2 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过程

【例3】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铁块,令该端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提升(图4),另一端不动,则铁块受到的摩擦力随α角(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增大过程中的变化是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图4

此问题前一过程铁块与木板相对静止,其摩擦力为静摩擦力;缓慢向上提升木板的一端,则每一元过程为平衡态,有f=mgsinα;当倾角α大于某一值时,铁块与木板相对运动,摩擦为滑动摩擦,有f=μmgcosα.认识这一问题的两个不同物理过程是突破这一困难的关键.单纯的作图或通过课件演示都不能触及问题的本质,最好的方法还是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这种动态中的变化.为此,上课时笔者将方凳拿到讲台上,粉笔盒放到方凳上,演示这一过程;同时,要求学生将橡皮放在书上(图5),做这一实验.学生手脑并用,琢磨其中的奥妙,将一道练习变成了一个探究过程,思考与实验并重,非常有趣.

图5

【例4】用图6所示电路,测绘标有“3.8 V ,0.3 A”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除了导线和开关外,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图6

电流表A1(量程100 mA,内阻约2 Ω)

电流表A2(量程0.6 A,内阻约0.3 Ω)

电压表V1(量程5 V,内阻约5 kΩ)

电压表V2(量程15 V,内阻约15 k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0 Ω)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 kΩ)

电源E(电动势为4 V,内阻约为0.04 Ω)

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______,电压表_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___.

此问题有很多难点,但对学生最困难的是滑动变阻器的选择.学生的思考是要选大电阻,教师对此内容的教学也是无厘头.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曾经用几何画板作了一个动画课件,设定R1=10 Ω,滑动变阻器电阻R=2 000 Ω.当滑片P从b滑至a时,灯泡两端电压如图7变化.此图形虽然精准描述了在移动滑片P时,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形象直观地说明了选择大阻值滑动变阻器的缺点,但学生仍很懵懂,难以矫正他们错误的思维定势,不明白为什么,只是强迫记住结论且将信将疑.

图7

多年的实践告诉笔者,能让学生深刻理解的方法是举例和实验.这种方法能使学生体验这一认识过程,彻底消除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疑惑.

首先,让学生算一算(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用时很少):

(1)如果选R2=2 000 Ω,开关闭合前,滑片P开始应置于最大阻值b端,然后缓慢向左移动滑片P.

当RbP=100 Ω时,电灯两端的电压U≈0.006 3E.

当RbP=500 Ω时,电灯两端的电压U≈0.007 9E.

当RbP=1 000 Ω时,电灯两端的电压U≈0.012E.

当RbP=1 500 Ω时,电灯两端的电压U≈0.023E.

当RbP=1 800 Ω时,电灯两端的电压U≈0.06E.

上式中E为电源电动势.

(2)如果选R1=10 Ω,开关闭合前,滑片P开始时置于最大阻值b端,然后缓慢向左移动滑片P.

当RbP=1 Ω时,电灯两端的电压U≈0.1E.

当RbP=5 Ω时,电灯两端的电压U≈0.5E.

当RbP=8 Ω时,电灯两端的电压U≈0.8E.

通过举例和计算,学生豁然开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实验来验证.

实验时选用小灯泡来充当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选择0~10 Ω和0~3 000 Ω两种,分别接入图6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电压表和小灯泡的发光情况.接0~10 Ω滑动变阻器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和小灯泡亮度变化很明显;而接0~3 000 Ω滑动变阻器时,移动滑片P滑动很长一段距离,电流表、电压表示数仍为零,小灯泡不亮;只有滑片P非常接近a端时,灯泡才会变亮,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迅速,且极不易调节.

本问题通过举例让学生自己计算和实验,比较和体验,形式简单,克服了学生在这一问题认识上的一大障碍,获得了真知.

3 通过举例降低学生认识事物的难度

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6节“导体的电阻”中直接给学生这样一个结论: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究其原因是在金属导体中,除了有大量的自由电子外,还有晶体结构点阵上失去核外电子的金属原子,称做原子实.自由电子在定向移动时会不断地与晶体点阵上的原子实碰撞,形成对电子定向运动的阻碍作用,这便是产生电阻的根本原因,如图8所示.而当温度升高时,这些原子实在晶格中平衡位置的振动加剧,对自由电子的阻碍作用增大,从而使电阻增大.但这样一段解释如果直接给学生,学生仍然难于理解.

图8

但可以打一个比方.学生上操时,如果把自己看做是自由电子的话,你自己做定向运动,这样便产生了电流.但想一想.如果其他同学在原地左右摇摆的幅度大一些,你有什么感觉?是不是感到受到他们的阻碍作用会大一些.然后再来向学生讲解理论解释,更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领悟起来会更加简单.

总之,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过的物理知识,通过举例,解决实际的问题,触类旁通,这样既解决了新问题,也使学生有了事物间普遍联系的认识,培养他们发散的思维和创新的品质.

猜你喜欢

滑片变阻器举例
巧解滑动变阻器类动态电路题
一道图象题的拓展思考
滚动活塞压缩机滑片脱空-碰撞实验分析
三角函数求值题型举例
数学竞赛中数列不等式的常见解法举例
多因素影响下滚动活塞压缩机滑片—滑槽运动副摩擦特性瞬态分析
小小变阻器有大用
金属活动性应用举例
抽象函数应用举例
平动回转压缩机滑片受力分析与临界转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