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胰岛素的合理使用

2012-01-23殷宗亮陈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期
关键词:上臂高峰间隔

殷宗亮 陈梅

胰岛素的种类繁多,而且又需要长期使用,极易发生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1 胰岛素的种类与特点

胰岛素按作用时间可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长效、预混等,具体如下:①超短效:注射后15 min起作用,作用高峰1~2 h。②短效:起效时间为20~30 min,作用高峰2~4 h,持续5~8 h。③中效:起效时间为1.5~4 h,作用高峰6~10 h,持续约12~14 h。④长效:起效时间3~4 h,作用高峰 14~20 h,持续约24~36 h。⑤预混:即将短效和中效按不同比例的混合,作用时间在两者之间的预混胰岛素。

2 注射胰岛素时注意事项

①要注意注射胰岛素与就餐时间间隔,一般注射胰岛素后15~30 min就餐。②若注射时血糖高,则选择腹部注射,注射稍深一些,适当延长注射与就餐时间间隔;若注射后立即就餐,可选择腹部注射;若注射后不能按时就餐,选择上臂或臀部,注射浅一些;若注射时血糖正常,可选择任何部位,正常进餐;若注射时血糖偏低,可选择上臂或臀部,注射浅一些,注射后尽快进餐。③注射吸收快慢顺序:腹部最快,其次前臂外侧,再次为股外侧、臀、双上臂外侧。④应常变换注射部位,两次注射点要间隔2 cm,以保证胰岛素稳定吸收,并防止发生皮下脂肪营养不良。⑤动物胰岛素有一定的抗原性,对动物胰岛素过敏者可应用人胰岛素。⑥未开启的胰岛素应冷藏,冷冻后不可再用,但是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不宜冷藏,可与胰岛素笔一起使用或随身携带,尤其注意在室温下最长可保存4周。

3 怎样合理使用胰岛素

要合理使用胰岛素,必须要确定胰岛素的适用范围,具体是I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B细胞功能绝大部分甚至全部丧失,这类患者必须使用胰岛素终生治疗;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或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由于目前尚不能证实口服降糖药对母婴安全有效,因此这类人群胰岛素也是唯一选择。另外,各种继发性型糖尿病如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等,也要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对于类型难以界定的消瘦患者,使用胰岛素也有助于降低其血糖,提高其生活质量。而对于II型糖尿病来说,常在口服药无效,急性或严重慢性并发症,应激状态,病情严重,重要器官活动性病变的情况下使用胰岛素治疗,另外新发、病重、胰岛素功能差的患者也用胰岛素治疗。

此外,还要清楚胰岛素制剂的合理选用,具体是①短效和超短效胰岛素对降低餐后血糖有明显疗效,中效胰岛素对控制黎明现象有明显疗效。②工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较大不易控制时,可用中效胰岛素,2次/d。如血糖波动过大不易控制者,可用短效胰岛素,4次/d。③正规胰岛素可于餐前30 min皮下注射,3~4次/d。若有严重酮症酸中毒昏迷、皮下吸收不良者,或胰岛素抵抗需使用极大剂量的胰岛素时,可使用正规胰岛素或精蛋白锌胰岛素静脉滴注。④对初诊的II型糖尿病患者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可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⑤II型糖尿病患者口服给药无效时,可在给予短效胰岛素后,给予短效或中效胰岛素的混合制剂,试用剂量后选用精蛋白锌胰岛素加锌结晶胰岛素餐前皮下注射。⑥对成人晚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应立即使用胰岛素治疗,如餐后血糖较高,可酌情调整胰岛素剂量。⑦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肾病、神经病变等,最好使用胰岛素治疗,如用口服药物应选格列喹酮,因为该药从肝胆排泄,特别适合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胰岛素种类、特点、适应证等,合理使用胰岛素。

猜你喜欢

上臂高峰间隔
儿童上臂罕见骨外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病毒病将迎“小高峰”全方位布控巧应对
间隔问题
上臂整形术的研究进展
石庆云
上臂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间隔之谜
一种可调节的限制结构
雨天早高峰,自在从容时。
上楼梯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