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2-01-23常毅刚
常毅刚
对本院2006年1月以来,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癌的50例住院患者的超声诊断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经验,以提高甲状腺乳头癌的超声诊断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甲状腺乳头癌患者;其中女36例,男14例;年龄28~65岁,平均42岁。病史4 d~6年。均经手术治疗,最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单发病灶42例,多发性病灶8例,其中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9例,甲状腺腺瘤6例。12例甲状腺乳头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
1.2 方法 使用仪器为ALOKA-α-1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 MHz),。受检者取仰卧位,颈后垫枕;充分暴露前颈部以显示甲状腺两侧叶部、峡部、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及其周围软组织;观察甲状腺内结节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结节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分特点;根据肿块血流分布的形态分3级:0级为无血流信号;Ⅰ级为少血流:彩色血流数在2条或5点以下;Ⅱ级为中等丰富血流:彩色血流数在3条或5点以上[1],并记录颈部有肿大的淋巴结,两侧对比扫查,必要时令受检者作吞咽动作。
2 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甲状腺癌患者中,超声探及最小结节为0.4 cm;超声诊断为甲状腺癌14例(36.8%),误诊良性病变10例(26.4%),未能确定良恶性14例(36.8%)。在24例单发病灶中,超声诊断为甲状腺癌10例(41.7%);14例多发性病灶中,超声发现恶性结节4例(28.6%)。10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合并结节周边或内部丰富血流号,超声均作了明确诊断。
3 讨论
随着高频探头改进、超宽频率连续动态聚焦的出现和采用先进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以及彩色多普勒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也明显提高。据文献报道,目前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达97.5%,明显优于临床及CT、核素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方法[2]。目前彩超能检出直径2 mm的囊性结节及3 mm的实质性结节,大大提高了其诊断甲状腺肿瘤的敏感性[3]。本组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为100%。对甲状腺结节声像图特征的综合分析有利于甲状腺乳头癌的明确诊断[2-4]。
甲状腺癌的声像图特征:①甲状腺癌多为单发肿物。本组50例中,单发结节32例(64%),多发结节18例(36%)。②甲状腺癌结节的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甚至呈伪足样改变,这与恶性肿瘤生长方式相一致,特别是乳头状癌的浸润性生长为超声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本组病例中有29例(58%)边界不清。③结节内部回声特征有时可成为反映恶性结节的重要征象,分析本组病例超声图像,恶性结节绝大部分表现为实质性低回声40例(80%),一部分为实质性强回声或混合性回声,如结节内出现液性暗区。④结节内钙化也被许多学者所重视,随着超声探头分辨率的提高,对于仅为几百微米或几十微米的细小光点都能探及。据报道,60%甲状腺恶性结节内有钙化灶,一般可分为4种类型:点状钙化、圆形钙化、粗糙不规则钙化、沙粒状钙化。后2种在甲状腺恶性结节中更为常见。微钙化显示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文献报道为95.3%[5,6]。本组结节中有30例(60%)出现钙化灶。⑤甲状腺乳头癌在可在肿物中发现特有的乳头样结构,本组中发现37例(74%);⑥血流动力学多表现为瘤内丰富的血流号,周边有少量血流分布。本组病例中有血流信号者48(96%),其中38例表现为内部丰富的Ⅱ级血流信号,无流信号的仅2例。张素珍等[7]报道甲状腺癌中血流检出率较高,但形态杂乱,血流阻力指数(RI)一般>0.7。本组50例肿块周边或内部均可见动脉血流信号,主要是因为甲状腺位置表浅及高频超声技术的应用,致使微小癌灶内的血流信号较为容易测及。本组病灶所测及的小动脉频谱血流峰值速度为8.8~35 cm/s,阻力指数为0.6~0.8;目前甲状腺癌的收缩期峰值流速及RI值争议较大,有学者认为高代谢和肿瘤组织的快速生长,血管形成较多,而新生血管缺乏平滑肌组织、壁薄等特点,在CDFI可显示血流速度增高,阻力指数偏低的频谱图,但在小于5 mm的病变中病灶内及周边无明显彩色血流增多、增速的迹象[8];而有学者认为甲状腺癌频谱多显示为高阻动脉血流。血流信号增多及高速血流并不为恶性肿瘤所特有,功能自主性结节或增生活跃的良性结节所需血供增多,也可出现血流信号增多及高速血流,而一些生长相对缓慢的恶性肿瘤则相反,因此临床检查不能仅凭峰值流速来确定肿块的良恶性,而RI值增高可能有参考价值。⑦颈部肿大淋巴结的检测,可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本组18例(36%)甲状腺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均明确诊断。据报道:转移性淋巴结的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偏强,有时可见小沙粒样钙化点,皮髓质分界不清,结构消失。彩色多普勒可见淋巴结内血供丰富,动脉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均明显增高[9]。必要时也可以作为逆行推断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
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以及超声诊断研究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对甲状腺癌的确诊率明显提高,并已成为甲状腺疾病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甲状腺癌超声图像亦呈现多样性,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声像图的表现存在交叉现象,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另外,超声应与X线、CT、同位素扫描有机地结合起来,必要时,应进一步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以从病理学角度明确诊断。
[1] 唐丽娜,任永富,阎若元,等.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19(4):266-268.
[2] 关玉宝,曾庆思,黄帼英,等.甲状腺癌的CT与US表现对比研究.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4,10(5):387-389.
[3] 杨帆,郭美金,吴斌,等.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7(4):310-311.
[4] 钱蕴秋.实用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85.
[5] 龚新环,金亚萍.甲状腺病变的超声诊断探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6,12(11):45-47.
[6]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385.
[7] 张素珍.75例甲状腺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分析.山东医药,2008,48(30):63-64.
[8] 蔡胜,张一休,李建初,等.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征象及其诊断价值.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8,17:704-708.
[9] 胡志强,赵齐羽.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术后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4,2(3):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