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外固定技术治疗创伤性肢体短缩畸形临床分析

2012-01-23周俊桐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4期
关键词:疼痛感创伤性优良率

周俊桐

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人民医院外科,山西大同 037001

创伤性肢体短缩是因为严重的创伤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或者是因为骨折后并发感染进行骨摘除引起的,属于创伤性骨折的后遗症,患者会出现肢体长度的不均衡[1],而对于创伤性肢体短缩畸形的患者进行治疗,一直都是骨科医学的难题。本研究选取2005年10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46例创伤性肢体短缩畸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组采用骨外固定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0月~2011年10月医院收治的146例创伤性肢体短缩畸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其中男82例,女64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12岁,平均(26.8±1.2)岁;股骨短缩52例,胫骨短缩68例,股骨和胫骨均短缩26例;其中8例合并轻度感染。两组性别、年龄、患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骨外固定技术进行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2.1 对照组 采用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

1.2.2 观察组 采用骨外固定技术进行治疗。麻醉后在患者小腿的内侧取切口,使用6~8枚螺纹针穿透两侧骨皮质,注意每个螺纹钉的位置一定要合适,不但要在同一个平面上,同时要互相平行,并且和患者胫骨纵轴垂直。然后在两组螺纹钉间骨膜下进行截骨,再进行骨膜缝合,将骨外固定器安装在皮外螺纹针的尾部,在第3天对固定器进行调整[2],直到患者骨不连端相接触之后,每隔两周对不连接处进行一次加压,调整、加压期间注意患者末端血流情况和肢体活动情况,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案调整。

1.3 观察项目和评价标准

两组的骨愈合情况和功能恢复情况。

1.3.1 骨愈合情况[3]优:患者的骨折得到愈合;没有感染发生;患者延长骨畸形程度在7度以下;患者双肢的长度相差小于2.5 cm。良:未达到优的水平,患者的骨折得到愈合,并且其他3项满足2项。中:未达到优和良的水平,患者的骨折得到愈合,并且其他3项满足1项。差:患者的骨没有愈合或者在手术后又发生骨折,并且其他3项均没有满足。优良率=(优+良)/总病例数×100%。

1.3.2 功能恢复情况 优:患者没有疼痛感或者轻微的疼痛感;日常生活可以自理;已经不用辅助工具进行行走;患者的髋、膝关节的萎缩度5度以下;患者髋、膝关节的活动度比较手术前减少20度以下。良:患者没有疼痛感或者轻微的疼痛感,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并且其他三项满足两项。中:患者没有疼痛感或者轻微的疼痛感,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并且其他3项满足1项。差:患者疼痛感剧烈,日常生活无法自理,并且其他3项均没有满足。优良率=(优+良)/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愈合情况

对照组优11例,良36例,中23例,差3例,优良率为64.38%;观察组优20例,良42例,中10例,差1例,优良率为84.93%。两组患者骨愈合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2,P<0.05)。

2.2 功能恢复情况

对照组优10例,良34例,中25例,差4例,优良率为60.27%;观察组优23例,良44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为91.78%。两组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2,P< 0.05)。

3 讨论

对于创伤性肢体短缩患者,传统上主要采用分期手术骨内固定的方法,临床证明这种方法创伤大,且治疗的周期长。随着我国医疗水平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骨外固定技术越来越得到临床的认可和重视,本研究选取2005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46例创伤性肢体短缩畸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骨外固定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骨愈合优良率为84.93%,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78%。观察组在骨愈合优良率和功能恢复优良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使用骨外固定技术不但可以对患者的肢体短缩畸形情况进行调整,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例如年龄等选用最为适合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操作加内固定更为方便,安全、感染率低,伤口很小,可以通过一次手术完成[4],患者的痛苦明显减轻,恢复时间很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骨外固定的方法,因为固定用的钢针经过患者的皮肤和肌肉的肌腱,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关节的活动,但是这种关节受限是暂时的,通过功能锻炼还是可以调整恢复的。综上所述,使用骨外固定技术治疗创伤性肢体短缩畸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患者康复的速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

[1]王序全,李起鸿,吴雪晖,等.骨外固定技术治疗创伤性肢体短缩畸形[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9(12):1111-1114.

[2]郭军,陈朝晖,樊小莉.组织瓣移植与外固定器固定修复创伤性下肢组织缺损 [J].天津医药,2010,38(1):67-68.

[3]Sahibzada AS,Khan MA,Khan MS.Management of tibial bone de-fects due to high energy trauma using the locally manufactres exter-nal fixator by segmental bone transport [J].Ayub Med Coll Abbottanad,2005,17:68-72.

[4]岳中斌.骨外固定技术治疗创伤性肢体短缩畸形32例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70-71.

猜你喜欢

疼痛感创伤性优良率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儿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肿痛安胶囊治疗踝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