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相关肺炎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分析
2012-01-23李晓萌吕晓红
李晓萌, 刘 伟, 吕晓红, 丁 会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 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系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脑卒中患者由于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功能缺失及其胃肠蠕动功能下降,导致其更容易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由于胃内容物的反复吸入,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高,其极大程度威胁患者的健康。因此,探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合并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特征,对于减少或避免此类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8例均为2009年1月~2012年3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脑卒中相关肺炎患者。患者既往均因脑出血、脑梗死等在脑外科或神经内科诊治,入我科时距首次脑卒中发病时间为1个月~1年,卧床,但意识清楚,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入院时发热、咳嗽,肺CT示单或双下肺肺炎。既往脑出血25例(43.1%),脑梗死33例(56.9%)。
1.2 诊断标准 (1)脑血管意外诊断标准:既往有明确的脑出血或脑梗死病史,经头部CT和(或)头部MRI证实,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1];(2)肺炎诊断标准:发热、咳嗽,肺CT示单或双下肺肺炎;(3)胃食管返流病(GERD)诊断标准:主要采用中国胃食管反流疾病研究协作组制作的反流性疾病问卷(GerdQ)[2]。
1.3 程度分级 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记录近4w来患者烧心、胸痛(胸口痛)、反流及反流造成的不适感4项指标,分别评价每种症状的发作频率及程度,具体如下:(1)发作频率计分:无症状出现为0分,症状出现频度<1d/w、2~3d/w、4~5d/w 以及 6~7d/w 分别记为 1、2、3、4及 5分。(2)症状程度计分:无症状记0分,症状不明显,经提醒后发现为1分;症状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偶尔服药为3分;症状非常明显,影响正常生活,需长期服药治疗为5分。症状介于1分和3分之间为2分,介于3分和5分之间为4分。总积分为发作频率积分与症状程度积分之和,总分>12分可以诊断GERD。
1.4 统计学方法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58例脑卒中相关肺炎患者中,符合GERD诊断标准者为22例,占37.93%;其中在急性期应用鼻饲营养者20例,酸反流者为13例(65.00%);未应用鼻饲营养者38例,酸反流者为9例(23.6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多发生于有心脑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对脑出血患者多要求卧床休息,其胃肠道蠕动功能减弱,胃肠道排空时间延迟;脑卒中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咽反射降低及吞咽功能的异常,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误吸发生概率明显增高,进而吸入性肺炎明显增加,如果应用鼻饲营养者,虽然可避免因呛咳引起的吸入性肺炎,但由于留置胃管对咽喉部的机械性刺激以及机体针对异物的排异反应,会加剧酸反流的发生[3]。
目前对卒中相关性危险因素及其并发症研究较多,但对脑卒中患者酸反流病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尚不清楚。本文结果表明,脑卒中急性期应用鼻饲营养者酸反流的发生率为65.00%;未应用鼻饲营养者,酸反流发生率为23.68%;应用鼻饲营养者酸反流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临床工作中,应在以下几方面注意:(1)积极治疗原发病,尽可能缩短住院时间;(2)做好口腔护理,常规2次/d,必要时可改为4次/d,注意加强患者营养,可增强免疫力,对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半卧位,床头抬高15°~30°,可有效减少胃内容物反流、误吸;(3)常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及胃肠动力药物,促进胃肠蠕动,降低酸反流,同时可以减轻酸反流造成的口咽部、喉咽部、气道的腐蚀作用,并能减轻化学腐蚀性肺炎的发生率,尤其是应用鼻饲营养的患者尤其需要应用相关药物进行干预[4~6]。
总之,医护人员应对脑卒中患者合并酸反流提高认识,并及时急性干预治疗和相应处理,以达到减少或避免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
[1]中华神经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及治疗诊断[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1):2.
[2]GerdQ研究协作组.胃食管反流病问卷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J].中华消化内科杂志,2009,29(12):793-798.
[3]王伟平,李保华,张 梅,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关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1):1246-1247.
[4]翁心植,王 辰.呼吸内科专题讲座[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190.
[5]安小虎,袁应华,王丽萍,等.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71.
[6]Gibbs CP,Modell JH.Pjlmonary aspiration of gastric contents:path physiology,prevention,and management[M].New York:Churchill Livingstonek,1994.1437-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