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固和提升弥勒葡萄酒产业浅析

2012-01-23李金成

中国果业信息 2012年12期
关键词:弥勒鲜食酒庄

□ 李金成

一、弥勒县葡萄酿酒业发展优势和条件

气候资源优势。弥勒县地处滇中,位于北伟 23°50’~24°40’之间,属于亚热带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7.3℃,日照充足,年有效积温高达5 300℃以上),早春气温回升快,葡萄成熟早,比北方葡萄主产区提早成熟40~50天,抢占市场先机,市场空间大,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葡萄品质好,赢得了市场青睐。弥勒县区域国土面积4 004 km2,水资源丰富,有利于葡萄栽培灌溉。

区位优势。弥勒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北大门,距省会昆明129 km、距州府蒙自126 km,自古就是红河州北上昆明、南下两广的重要门户,待已经开工的石(林)蒙(自)高速公路、云桂铁路(广西南宁至云南省昆明市)两大动脉建成后,弥勒县将成为云南连接两广并经广西防城港出海、经河口国家一级口岸“出境”之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交通十分便利。

品种优势。200多年前,法国传教士将葡萄引入弥勒县;上世纪50年代试验规模化种植;经过几十年的繁育种植,品种不断优化,以玫瑰蜜、水晶为代表的弥勒葡萄,适应了弥阳、东风、新哨等地气候种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性强,果品色香味浓,口感好,既可鲜食又可酿酒和易栽培管理等特性,深受种植户和消费者喜爱,2012年种植面积达2.86万hm2,占葡萄种植总面积的65.2%。

技术优势。弥勒葡萄栽培历史悠久,迄今已有50多年的栽培史,栽培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可实现一年定植,两年丰产,为葡萄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弥勒县,以云南红葡萄酒庄为龙头、云南红品牌为主的高原葡萄酒产品体系基本建立,产品知名度遍及国内外。同时,带动了东风庄园酒庄、龙缘酒庄、宝云酒庄、米轨时光酒庄、长石酒庄、神泉等6家葡萄酒加工企业的发展。产品有干红、干白、葡萄烈酒、葡萄果汁等,为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产品价格有高档、中档、低档,产品体系健全,远销国内外。

文化优势。弥勒葡萄种植于盆地和丘陵,万亩连片,造就了弥勒县独特的高原葡萄风光;绚烂的阿细民族文化和浪漫的葡萄酒庄文化相互交融,葡萄酒庄文化深厚;古朴的弥勒佛文化,寄寓未来,寄寓希望,使人流连忘返。2006年,弥勒葡萄酿制的 “云南红葡萄酒”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云南红干红、干白葡萄酒和神泉、印象干红葡萄酒取得本土70%的市场份额。并逐步取得了桂、川、闽、粤、湘、黔等部分市场份额,部分出口日本、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二、葡萄酒产业发展概况

云南省弥勒县自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规模化种植葡萄,80年代末,在省政府的号召下,打造绿色经济强省,建设绿色昆河经济带,1998年县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发展葡萄产业,每667 m2贴息2 000元扶持农民发展葡萄,弥勒县掀起发展葡萄产业的浪潮,云南高原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和云南神泉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先后入驻弥勒,带动弥勒县葡萄产业快速发展,2003年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 0.27万 hm2;2004年,由于受气候、葡萄鲜食市场和红酒市场的影响,葡萄种植面积大幅锐减,2005年,葡萄种植面积由2003年的0.27万 hm2降至 2005年的 0.15万 hm2。2009—2012年在葡萄鲜食市场价格的拉动下,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各级干部、科技人员及群众的努力下,弥勒葡萄产业迅猛发展,2012年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 0.39万 hm2,产量 6.6万 t,其中:纯鲜食葡萄1.01万hm2,纯酿葡萄0.01万hm2,鲜食酿酒兼用型葡萄 2.76万hm2,产值3.5亿元。

弥勒县现有大小葡萄酒加工厂7个,年加工总量35 700 t,其中:云南红葡萄酒厂年加工能力25 000 t;神泉葡萄酒厂年加工能力4 800 t;东风庄园葡萄酒厂年加工能力1 300 t;米轨时光葡萄酒厂年加工能力1 000 t;宝云酒庄年加工能力1 600 t;龙缘酒庄年加工能力1 000 t;长石酒庄年加工能力 1 000 t。2011年累计收购葡萄11 585.6 t,实现工业产值1.34亿元;2012年,累计收购葡萄7 022 t,实现工业产值0.91亿元,酿酒葡萄收购总量逐年萎缩。

三、酿酒葡萄产业和葡萄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兼用型葡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高端优质酿酒葡萄发展滞后。2009年,全县葡萄种植面积 0.16万 hm2,2010—2012年,在鲜食市场的拉动和政府葡萄观光带扶持政策的带动下,葡萄产业快速发展,2012年,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 0.39万 hm2,3年新植葡萄面积0.23万 hm2,增幅 141.7%,其中:鲜食酿酒兼用型葡萄种植面积为2.76万hm2,纯酿酒葡萄种植面积为0.01万 hm2,鲜食 1.01 万 hm2。

产量剧增而加工企业原料短缺。随着面积增加、技术不断创新和农艺措施的实施,酿酒葡萄产量空前增长,酿酒葡萄总产量2010年为2.79万t,2011年为 4.29万 t,2012年为 6.6万 t,较2010年增2.89万t,增长103.6%。加工业原料收购上:2010年收购总量为9000t,2011年收购总量为11 585.6 t,2012年收购总量为7 022 t。由于受鲜食市场的影响,鲜食价格远远高于酿酒原料收购价格,鲜食酿酒兼用收做酿酒原料仅为5 871.3 t,流向鲜食市场50 505.7 t,从而造成加工企业原料严重短缺。

红酒加工企业出现两极分化。大的红酒加工企业加工萎缩,小酒庄加工迅速提升。目前,全县有7家葡萄酒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35 700 t,其中:大型葡萄酒企业2家,年加工能力29 800 t,即:云南高原葡萄洒业公司25 000 t,神泉葡萄酒业公司4 800 t;小型葡萄酒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能力5 900 t,即:红河龙缘葡萄酒业有限公司1 000 t、弥勒县东风宝云酒庄1 600 t、弥勒东风庄园葡萄酒业有限公司1 300 t、米轨时光葡萄酒庄1 000 t、弥勒县长石酒庄有限公司1 000 t。云南红和神泉两家大型红酒加工企业最高年葡萄收购总量为13 050 t,2011年葡萄收购总量为7 705 t,收购量萎缩40.95%。其中:云南红酒厂2008年葡萄收购量达11 850 t,而2011年葡萄收购量仅为7 385 t,收购量萎缩37.3%,神泉酒厂2003年葡萄收购量达1 200 t,而2011年葡萄收购量仅为320 t,收购量萎缩73.3%;小酒庄2005年葡萄收购总量为1 000 t,2011年葡萄收购总量达3 900 t,增幅为290%。

行业资金不足,服务不到位。弥勒县有葡萄种植户11 269户,加入协会的会员不足200户,协会运转缺乏资金、人员、技术、场地保证。

酒庄用地缺乏,规模小,融资困难。

酒庄用地多为临时建设,无用地合法产权手续;除云南红,其余企业加工规模小,缺乏文化和酒庄特色;资金短缺、融资难;市场占有能力弱,销售地域小。

气候因素制约葡萄销售。弥勒葡萄成熟期分两段:5月中旬至7月中旬以及6月上旬至7月中旬,此期间正逢盛雨期和病发高峰期,葡萄品质受到一定影响,特殊年份往往造成产量大幅减产和品质下降。

稳定的产业链连接机制尚未形成,兼用型葡萄产业十分脆弱。2012年,葡萄加工企业原料收购订单为380户,种植面积为243.33 hm2,占可酿酒种植面积的8.5%,其中 :云南红酒厂原料收购订单户是 340多户, 面积213.33 hm2,产量 4 500 t;龙缘酒庄原料收购订单户是40户,面积23.33 hm2,产量 490 t。尚有 91.5%可酿酒原料尚未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稳定的产业链连接机制,兼用型葡萄一旦鲜食市场受阻,酿酒葡萄产业将受重创。

四、弥勒葡萄加工业发展意见及建议

加快葡萄产业园区建设。加快葡萄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带动发展,打造集旅游观光、品酒、餐饮为一体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挖掘红酒文化,推动葡萄加工业朝多样化、规模化、聚集化方向发展,以葡萄观光大道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弥勒县葡萄加工园区”项目建设,项目规划地点:位于弥勒县葡萄产业观光带的东风农场23队云山庄园以北国有和新哨镇土地67.23 hm2。 规划建设内容:(1)建设独具弥勒高原酒文化风情,集加工、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小酒堡18座。(2)集中引进目前分散的葡萄烈酒、果酒生产厂进园区,建设标准化生产葡萄酒庄,每个酒庄面积为3.73 hm2(其中建设用地1.68 hm2,种植用地1.80 hm2, 公共用地0.27 hm2),集葡萄种植、餐饮、住宿、酿酒、观光、销售、娱乐、弥勒高原酒文化为一体,打造提升弥勒葡萄品牌。

加大酒庄建设项目资金扶持。对酒庄应从建设和项目两个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小酒庄建设上要坚持一直以来形成的特色化、简易化、扩大化的发展模式,不能苦等土地手续,贷款融资,建永久性建筑的思路。要加大对小酒庄建设资金支持。2011年对龙缘酒庄扶持60万元,2012年对东风庄园扶持10万元,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扶持小酒庄发展。要加大对云南红的扶持力度,对葡萄烈酒精深加工和葡萄果汁精深加工项目的扶持,加大酒庄建设力度。

加快高端酿酒原料基地建设。酿酒葡萄发展上,稳定传统酿酒品种,积极发展高端酿酒品种,促进葡萄酒升级和转化。在高端葡萄酒原料基地建设上政府和加工企业对种植户给予一定资金的扶持,土地上帮助协调解决,企业与种植户之间签订产品收购合同,让种植户吃下定心丸,形成 “企业 +基地 +农户”的链接机制。

加快葡萄旅游业建设。以葡萄产业为资源,培育弥勒葡萄园生态观光旅游和葡萄酒加工、品尝体验旅游。一是开发建设旅游观光景点和旅游项目。结合葡萄庄园(酒堡)建设开发酿酒葡萄旅游观光,葡萄酒手工酿制,葡萄酒品尝展示,葡萄酒文化展示,体现酿酒葡萄工艺及其他相应服务设施 (如展示厅、旅游、饭店等)。二是开展以葡萄、葡萄酒为主体旅游活动。重点开发弥勒葡萄一日游项目,开通昆明到弥勒县葡萄旅游专线,每年定期召开葡萄采摘节、葡萄酒节、品酒节、葡萄园消夏晚会、手工酿造葡萄酒、葡萄园艺体验等文化活动,带动葡萄旅游业的发展。

依托红酒文化建设葡萄酒展示城。在葡萄酒市场培育建设上,结合高原葡萄酒城建设,在东风农场规划建设葡萄酒批发市场;建设葡萄酒展示城,以展示全县所有葡萄酒生产品牌。同时建设葡萄酒品尝、葡萄酒文化、娱乐场所等配套设施。县城主要道路,街面要设立有关葡萄、葡萄酒的雕塑和景点,以此吸引国内外客商认识欣赏弥勒葡萄酒,提高弥勒县的知名度,促进葡萄加工业升级和转化。

猜你喜欢

弥勒鲜食酒庄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一部承前启后的剧本——吐火罗文A《弥勒会见记戏剧》的意义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美贺酒庄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托忒文《般若弥勒经》木刻时间考释
弥勒市总工会:抓紧抓实城镇职工解困脱困工作
莫高窟西夏洞窟壁画弥勒经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