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药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2-01-23周霆高宁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8期
关键词:生药学生药教研室

周霆 高宁

第三军医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

生药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周霆 高宁

第三军医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

生药学是军队药学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为提高教学质量,本教研室对生药学理论和实验教学的方法、手段、模式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适合当前军队生药学教学的一些措施,力争培养优秀的药学专业人才。

生药学;教学改革;探索

生药学(Pharmacognosy)是一门以具有医疗或保健作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名称、基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与显微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临床功效等内容的一门学科[1]。该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传统医药学课程。生药学作为高等教育药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之一,其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生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鉴定生药真伪优劣的能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生药学教研室成立于2008年,作为新建药学专业学科,教研室近3年来发展迅速,为军队和地方培养全面药学专业人才建立了良好的平台。如何加强军队当前生药学本科教育,更有效地教授本门课程,笔者结合生药学学科的特点及生药学教学的切身体会,在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1 强化多媒体教学,实物引入课堂

生药学是一门理论性、直观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生药学中包含大量形态学方面的知识,例如生药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等,这些在课本上都只是墨线图和极少部分的彩图,不够生动,学员准确理解有困难。多媒体可以运用大量的彩色实物图片和视频,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原植物形态、性状和显微特征以图像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使教学内容更充实、更丰富,提高教员的课堂教学效率[2]。我教研室教员利用PowerPoint系统制作了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直观而生动的生药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将药材实物彩图、药材横截面和粉末显微彩图、相关文字描述、药材影像等整合在一起,通过动画、彩图等结合,将原本枯燥、缺乏吸引力的内容变成动静分明、图文并茂的知识,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便于学生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结合黑板板书,使学员对生药学教学要点清晰明了,有利于学员加深对药材鉴定的理解。

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我教研室教员将生药标本直接带入课堂,先由学员依照课本独立观察,根据生药性状鉴别的方法,仔细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表面颜色、横断面的特征,通过鼻闻、口尝去感受药材的气味,让每位学员都能亲自体验药材的特性,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先请学员代表语言描述药材标本,然后由教员进行总结性讲解,对有疑惑的地方教员引导再次进行观察。生药标本的课堂引入,使学员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生药的性状,印象更为深刻,对于授课内容便于记忆,易于复习、掌握,也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产生了教与学的互动。

2 趣味教学与实用教学相结合,提高学员自主学习能动性,促进教学互长

生药学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普遍觉得枯燥乏味,针对此问题,在讲述每一味生药时,教研室教员穿插讲述与该药有关的民间故事、典故,如何首乌、人参、当归、使君子等药材药名的来由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讲授生药现代研究中与市场、临床等实践有关的新闻或事件,如马兜铃酸事件、相关中成药的功效与市场等,将所学生药知识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员跳出书本中的条条框框,增加了学习兴趣,了解学科相关的更多知识。同时将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把握每堂课的重点与难点,针对重点科属中有代表性的中药,对其基源、性状、显微与化学成分等结合实物标本、多媒体课件进行重点讲述。课堂教学中,采用共性归纳法、异同点分析法、比较鉴定法、道地药材与经验术语集中记忆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有效帮助学员掌握生药鉴定要点。

传统的生药学教学都是老师满堂灌,学生抄笔记。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单调乏味,学生上课容易走神。笔者尝试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学员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3]。教员安排学员下一堂课做指定药材的生药现代研究进展汇报,同学们课后自己查阅文献,撰写报告,从而提高了对文献的收集归纳总结能力和科研综合素质。

同时我教研室定期召开教学联席会议,请学员代表出席,倾听其对本学科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双方信息沟通反馈,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予以加强和改正,以达到教学互长。

3 建设网络生药标本库和开放实物标本室,结合野外见习,增强学员的实践能力

生药实物标本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利用药材标本,能使学员获得最直接的感官认识,这促进了学员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4]。在学校和院系的支持下,第三军医大学生药教研室成功建立了网络生药标本库和虚拟药用植物园,大大增加了教学信息量,使学员能够在网上实现自主学习;同时建成了面积约为40m2的生药标本室,目前已展示生药标本200余种,周一至周六均对学员全天开放,让学员灵活支配自己的时间,调动学员学习的自主能力,了解标本馆所展示的常见药材、饮片及易混淆品种,提高学生认药能力,培养过硬的认药基本功。

同时,我教研室结合本地区的生药资源进行野外实物教学,组织学员到重庆南山植物园、南川金佛山药用植物园、附近的药店及药材交易市场进行见习,现场直观教学。野外实物教学生动实在、直观性更强,激发了学员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其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药材的植物基源、采制、形态特征及功效,并在通过实践学习了解药材的鉴定方法,对中药材资源现状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外笔者也利用野外实践的机会,采集生药标本,扩大生药标本馆数量,并拍摄生药图片,以供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标本库使用,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药材和原植物的性状和鉴别特征[5-6]。

4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拓展学员知识面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生物技术、药物化学、仪器分析技术迅猛发展,并被不断引入到生药学中。随着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生药学的研究层次不断深入,水平不断提高。同样在生药学的教学中,只有继承传统生药学精髓,并结合当代新技术、新方法在生药学研究中的应用,才能使生药学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传统的生药教学往往只重视显微鉴别的讲述,内容抽象不易掌握,照本宣科无法让学员提起兴趣。笔者适当增加了相关学科知识的讲授,如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炮制学等,并紧密结合药材的现代研究与教研室相关科研成果,如熊果酸、丹参酮类化合物抗白血病的研究等,既激发了学员的兴趣,又巩固了学员的理论知识。

5 教学与科研互长,完善考核机制

生药学课程实践性相对较强,若想让学员对对知识点的理解透彻并做到融会贯通,仅仅讲授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在本门课程授课过程中,在讲授传统鉴定理论的基础的同时,我教研室教员结合国内外现在生药学科的研究热点、生药学相关课题组的最新科研成果等,把一些相关知识点融入进去,如生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中药合理的质量控制模式、中药的毒性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在生药鉴定中的应用、中药新药的研发进程、某些药材药用部位的调整,药材不同药用部位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等,从而激发学员对生药学科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鼓励学员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到生药教研室参与完成中药成分提取分离或活性研究等相关实验。学员首先独立制订实验计划、实验方法和步骤,并交由教员审核指导,形成一套合理、完善的方案,并开展实验。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时组织学员一块讨论。这样既让学员课堂的所学的的生药学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又锻炼和培养了操作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员的科学态度、科学思维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员对我教研室课题研究的积极参与,也为我室科研课题的顺利完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极大地推动了我校生药学科的发展,真正做到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

生药学课程中,记忆内容较多,仅凭一次期末笔试考试,难以反映学员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真实水平。为防止应试教育的弊端出现,我教研室对生药学课程的考核机制进行了完善,将多种考核项目相结合,例如,学员的最终成绩由平时考勤、实验课药材形状及粉末特点考核、野外实践环节中的生药辨别和期末考试成绩等四方面综合确定,既可保证学员重视平时的实践教学环节,又可通过考试使学员对所学知识做到全面复习[7]。

生药学教学中需要将专业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学员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教研室将进一步结合生药学特点和学科发展趋势,不断地更新学科知识,紧密地与学科前沿结合,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探索提高学员素质和培养学员能力的教学新模式,为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和较强动手能力的药学专业人才做出不断努力。

[1]刘惠娟,毕志明,李会军,等.生药学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探索与建立[J].药学教育,2009,25(1):50-52.

[2]牟玲丽,翁榕安,冯星,等.浅谈生药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751-753.

[3]丛嫒媛,帕丽达·阿不力孜,米仁沙·牙库甫,等.生药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多方位教学模式的创建[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2(1):58.

[4]张磊,张宏,孙连娜.军队药学本科生药学教学刍议[J].医学教育探索,2008,7(11):1161-1163.

[5]姚婕,曹波,李泽桂,等.生药学和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体会和改革[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3):474-475.

[6]高春华,张亚秋,李繁,等.生药学开放型实验教学的探索[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6):106,108.

[7]李伟,张晶,包海鹰.中药鉴定学的教学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3):121-125.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eachingmodes of pharmacognosy

ZHOU Ting GAO N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ognosy,School of Pharmacy,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8,China

Pharmacognosy is an important discipline formilitary phanaceutical education.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our department summarizes the teachingmethods,tools,models of pharmacognosy theory and experiments,and proposes some measures appropriate formilitary pharmacognosy teaching by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and strive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pharmaceutical personnel.

Pharmacognosy;Teaching reforms;Exploration

G642

C

1673-7210(2012)10(a)-0143-02

周霆(1986-),男,满族,重庆人,本科,助教,主要从事生药学教学及生药活性成分研究工作。

高宁(1959-),男,汉族,四川成都人,博士,现任生药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致力于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抗肿瘤等重大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2012-05-28 本文编辑:谷俊英)

猜你喜欢

生药学生药教研室
基于偏振光显微镜与λ波长补偿器联用在生药显微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山豆根及其混伪品生药学研究进展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民族药柳兰的生药学鉴别
趣闻
羊肚参的生药学研究
长花忍冬生药学初步研究
生药学教学中关于“主动学习”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