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便秘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对策
2012-01-23杜宝启
杜宝启
湖北省嘉鱼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北嘉鱼 437200
便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少,在不使用泻剂的情况下,7 d内自发性排空粪便不超过2次或长期无便意[1]。本病以老年患者多见,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便秘调查显示:北京患病率为20.3%, 西安为12.9%,沈阳为18.5% ,上海为7.0%,广州为9.0% ,成都为10.4%[2-3]。伴有排便不畅,时间延长,粪便量少质硬,或有排便不尽感。正确认识治疗便秘药物的不良反应,合理选择和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总结文献资料报道及笔者自身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对各类治疗便秘的药物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预防对策进行归纳总结并报道如下。
1 各类治疗便秘药物的不良反应
1.1 容积性泻药
又称为膨松剂,主要为含纤维素和欧车前的各种制剂、小麦麸皮、玉米麸皮、魔竽、琼脂、甲基纤维素、车前子制剂等。临床使用较普遍,由于其能被细菌降解,可引起产气增加和腹胀,部分发生过敏和哮喘等不良反应。一项对743例患者应用欧车前泻剂的调查显示,18%有过敏事件,其中5%有短暂的呼吸困难或在接触药物30 min后发生荨麻疹[4]。
1.2 刺激性泻药
此类药物有酚酞(果导)、双醋酚汀、蒽醌类泻药(大黄、弗朗鼠李皮、番泻叶、芦荟等)、蓖麻油和比沙可啶等。这类药物作用较强烈,刺激性强,连续应用可引起水泻和腹痛,出现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长期使用容易出现耐药、继发性便秘、惰性结肠、结肠黑病变,损害患者的肠神经系统,而且很可能是不可逆的。
1.3 润滑性泻药
又称为便软化剂,包括液体石腊、甘油、开塞露、多库酯钠等。此类药物作用温和,不引起剧泻,但是容易发生脂质吸入性肺炎和肛周渗漏。长期使用会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且依赖性强,不宜长期使用。
1.4 渗透性泻药
主要有盐类(硫酸镁)和糖类(乳果糖)、醇类(聚乙二醇4000)等。反复过量服用此类药物,易发生腹泻、腹胀、增加产气和腹痛等不良反应,并伴有高镁血症、高钠血症和高磷血症的并发症。乳果糖是糖类渗透性泻剂,当渗透压通过乳果糖在肠腔内被细菌酵解成单糖而增高,山梨醇本身呈高渗状态,携带大量的水分导致腹泻。醇类渗透性泻药不易被酶解或细菌分解,当相对分子质量增至3 000以上时,仍不被肠内细菌代谢,肠道内吸收量几乎为零,通过自身氢键之间能携带水分和增加容积来使粪便软化。与乳果糖、山梨醇等相比,较少引起腹胀和腹痛[5]。
1.5 促肠动力药
这类药物主要是从不同的环节促进肠动力,加快排便。临床常用的有西沙必利、拟副交感药(氨甲酰甲胆碱,新斯的明)、胃动素激动剂红霉素、CCK受体阻滞剂氯谷胺,以及动力/促分泌剂有米索前列醇、秋水仙碱等[6]。西沙必利对治疗某些慢传输性便秘有效,但其有潜在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秋水仙碱在导致腹泻的同时易发生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也可引起肝肾功能异常。米索前列醇易发生过敏性休克。
2 防治方法与临床应用对策
2.1 注意药物使用禁忌
在使用容积性泻药时应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慎用于有哮喘病患者。刺激性泻药可引起水泻和腹痛,不能作为治疗慢性便秘的常用药物,应慎用于孕妇,禁用于急腹症患者。润滑性泻药依赖性强也不宜长期使用,在使用时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和钙、磷等微量元素;慎用于肛周围渗漏和吸入性肺炎患者。盐类渗透性泻药因作用强烈,应慎用于严重心、脑、肺、肾疾病或全身重度衰竭患者。禁用于孕妇和因严重器质性病变肠梗阻引起的近期排便困难者。糖类渗透性泻药应禁用于糖尿病患者。
2.2 针对特定群体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2.1 老年人便秘 老年人由于活动少,膳食中缺少纤维素,且多伴有全身性疾病。常服用多种药物,如抗抑郁药、钙离子拮抗剂、利尿药等,都是促发便秘的因素。临床表现为排便费力和次数减少,过分用力排便会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导致晕厥,甚至会并发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疾病。故对老年人应慎选通便药,临床上一般应先选乳果糖类药物或中药六味安消胶囊短期调整,待便秘缓解后改用聚乙二醇类维持治疗,逐渐减量服用。
2.2.2 儿童便秘 儿童便秘一般不建议使用泻药,情况特别严重的患儿如严重便秘、大便过硬、形成大的坚硬粪块排除困难,饮食上先选用高纤维、水分充足补充。如无效,可选用临床上常用的比较安全的治疗幼儿便秘的药物,缓泻剂等,如乳果糖、聚乙二醇、中药四磨汤、麻仁润肠丸等。对粪便嵌塞患儿予清洁灌肠或结合短期使用刺激性泻剂以解除嵌塞,然后再选用膨松剂,以保持排便通畅。
2.2.3 孕妇便秘 孕妇便秘尤为常见,因为子宫的增大压迫直肠使其生理曲度发生变化,在用药方面要严格控制更为谨慎,以免影响胎儿的发育生长,避免腹泻,严重者还会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等。临床上治疗孕妇便秘的药物中,乳果糖类中的杜秘克比较安全,先予小剂量,如果效果不明显时再加量。
2.2.4 肛门术后便秘 患者在肛门术后伤口易感染,排便时易产生疼痛,影响或延长恢复时间,应使用疗效确定、作用快的缓泻药,通常多选用润滑性药物。术后第1天可用开塞露,口服麻仁润肠丸等中药。
2.2.5 慢传输型便秘 患者的直肠壁对容积扩张的低敏感、高耐受、高顺应性引起慢传输型便秘,治疗时多用膨松剂和渗透性通便剂,膨松剂如麦麸、欧车前等,渗透性通便剂如聚乙二醇4000、乳果糖等,在辅助使用促动力剂,如西沙必利或莫沙必利等。此类药物能通过激动肠壁5-HT受体刺激肠肌间神经丛释放乙酰胆碱而促进肠道运动,提高正常和便秘患者的直肠静息压、加快便秘患者的结肠转运速度,从而缓解便秘症状。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青年人便秘发病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现代人生活质量,造成了工作和生活的不便[4]。但如果治疗不当,擅自或长期以服用治疗便秘的泻药来改善症状,不但会导致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还会令自身排泄功能退化,反而易造成习惯性便秘,电解质紊乱、低血钾、维生素缺乏、肠道炎症,严重的可诱发结肠黑变等癌前病变和神经源性假性肠梗阻。
总之,在选择治疗便秘药物时,一方面应当根据便秘的病因、类型、程度和特定人群来选择适当的药物,另一方面应尽量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依赖性为原则,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另外,在选择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教育患者保持适当的运动量,改变不良膳食习惯,多饮水、多吃蔬菜、粗粮增强纤维素的摄入量,从而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便秘诊治暂行标准[J].现代实用医学,2003,15(4):258-259.
[2] 于普林,李增,郑宏,等.老年人便秘流行性病学特点的初步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1,20(2):132-134.
[3] 王惠吉,梁晓梅,于中麟,等.聚乙二醇3350治疗成人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2,11(6):483-486.
[4] Xing JH,Soffer EE.Adverse effects of laxatives[J].Dis Colon Rectum,2001,44(8):1201-1209.
[5] Corazziari E,Badiali D,Bazzocchi G,et al.Long term efficacy,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low daily doses of osmotic polyethylene glycol electrolyte balanced solution(PMF-100)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chronic constipation[J].Gut,2000,46(4):522-526.
[6] Verne GN,Davis RH,Robinosn ME,et al.Treatment of chronic constipation with colchicine: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crossover trial[J].Am J Gastromenterol,2003,98(5):1112-1l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