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良种繁育高产栽培技术
2012-01-22王恭平张世宏李尚意
王恭平,张世宏,李尚意
(竹山县种管理局,湖北 竹山 442200)
近三年来,竹山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油料产业大县建设,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产业,以油菜、花生、大豆为主的油料产业已经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为保证竹山县花生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搞好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利用竹山县有利的气候、土地等自然优势、技术优势和信息服务优势,广泛搜集国内花生新品种和地方特色品种,通过对比试验,筛选适宜我县不同区域、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加工产品类型的花生新品种进行保纯扩繁,确保年产2000 t左右的花生良种,以满足全县15万亩花生用种。为了探索高效高产栽培模式,我局经过近几年的田间试验示范,现总结如下:
1 选择土壤
选择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土或砂壤土。
2 选用品种
选用经审定推广的、生育期适宜、比较早熟、株型紧凑、结荚集中、抗旱性较强、较抗叶斑病的优良品种。在我县,主要选用中花8号、中花16号、白沙1016、远杂9102、花育 22号、花育25号、花育 30号、鲁花 11号等品种。
3 土壤改良与轮作
3.1 土壤改良
对于丘陵山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块需整修水平梯田,耕深26~32 cm,以加深活土层。对于土质瘠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地块要增施有机肥,或施用河泥、塘泥、淤泥等,黏土地要掺砂。
3.2 轮作
实行二三年的合理轮作制,要避免花生与豆类作物换茬。换不开茬时,需采取深翻、深刨、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加以补救。
4 种子播前处理
4.1 发芽试验
要求发芽率达95%以上。
4.2 晒种与剥壳
4.2.1 晒种:播前要带壳晒种,选晴天9~15时,在干燥的地方把花生平铺在席子上,厚10 cm左右,每隔1~2 h翻动一次,晒二三天。
4.2.2 剥壳:剥壳时间在播种前10~15天,以人工剥壳为好,不宜机械剥壳。
4.3 分级粒选
选种仁整齐、饱满、色泽好、没有机械损伤的一级、二级大粒作种,淘汰三级小粒。
4.4 根瘤菌或钼酸铵拌种
4.4.1 花生根瘤菌粉拌种:每亩用25 g菌粉加清水100~150 mL调成菌液,均匀地拌在种子上。
4.4.2 钼酸铵拌种:按每亩花生播种量用15 g钼酸铵拌种。先用少量热水将钼酸铵溶解,再加水稀释,用水量根据种子量而定。然后把种子摊开,将配好的肥液喷在种子上,边喷洒边翻动拌和,晾干后即可播种。
5 整地与施肥
5.1 整地
秋季前茬作物收割后深翻土地,播种前旋耕碎垡起垄,做成厢宽130~140 cm、畦高5 cm,畦面宽120 cm的畦,畦与畦中间宽20~25 cm,畦面平整后喷药覆膜。
5.2 选肥与施肥
选施腐熟圈粪、沤制绿肥等,亩施1000~2000 kg,垄作开沟撒施,整地撒施。垄作栽培也可在播种当年下种前撒施农家肥。播种时亩施花生专用肥50 kg作种肥。
6 播种
6.1 播种期
春季5 cm土层地温稳定在12℃时即可播种。我县春播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底,夏播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
6.2 播种密度与方式
6.2.1 垄作:行距30 cm,穴距20~25 cm,亩植0.8万~1.0万穴,每穴播2粒。
6.2.2 地膜覆盖畦作:一畦4行,行距30 cm,穴距20~25 cm,亩植0.8万 ~1.0万穴,每穴播2粒,亩保苗1.5万 ~2.0万株。
6.3 播种方法
采用露地作畦播种的先开沟,深5 cm左右,因墒情而定。先施种肥,再以每穴2粒等距离下种。务使肥种隔离,均匀覆土,使畦面中间稍鼓呈微弧形,要求地表整洁,土壤细碎。然后喷除草剂乙草胺,亩用量40~60 mL兑水50~75 kg喷洒。如墒情不好,要加大兑水量,均匀喷洒,使土壤保持湿润。
采用地膜覆盖畦作形式的,先播种后覆膜和先覆膜后播种均可。
7 田间管理
7.1 垄作田间管理
7.1.1 清棵蹲苗:苗基本出齐时进行,先拔除田间杂草,然后把土扒开,使子叶露出地面,注意不要伤根。清棵后经半个月左右再培土。
7.1.2 中耕除草:在苗期、中期、花期进行三次中耕除草,掌握“浅、深、浅”的原则。注意苗期中耕防止培土压苗,花期中耕防止损伤果针。
7.1.3 培土:开花后半个月进行培土,不要过厚,以3 cm为宜。
7.2 覆膜栽培的田间管理
覆膜到出苗期间,发现薄膜破口或覆盖不严时,及时用土重新压膜封口。当幼苗破膜拱土,开始露出真叶时,扒去膜上的土,使子叶露于地表。发现缺穴立即补种。开花前在畦沟内进行一次中耕除草。在开花下针到荚果充实期间,根据花生长势,可在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500倍溶液二三次。在此期间,如遇干旱要及时灌水。
8 病害防治
我县花生病害主要有叶斑病(褐斑病、黑斑病、纹斑病)、锈病、青枯病、根腐病等。
8.1 预防措施
加强检疫,严禁从病区引种。烧毁田间病残体,深翻地,与玉米等禾谷类作物、甘薯实行二三年轮作,雨后排除田间积水。
8.2 防治方法
8.2.1 花生叶斑病:于始花前亩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80 g兑水稀释至400~600倍液或亩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100 g兑水稀释至1000~1500倍液,任选一种喷洒。发生严重时两种杀菌剂交替使用,施药间隔10天左右。如天气干旱,间隔期可适当延长。
8.2.2 花生锈病:发病初期,亩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125 g兑水60~75 kg喷雾。或用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按1:2:200的比例配制的波尔多液喷雾。严重时两种杀菌剂交替使用,每隔8~10天喷一次。
8.2.3 花生斑驳病毒病:早期要注意防蚜,及早清除田间周围杂草,减少蚜虫传播病毒。普遍查田,发现病株及早拔除。
8.2.4 花生根腐病:禁用收获前受过霜冻的花生作种。正常收藏的花生种播前经过晒种后,每100 kg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 g拌种。
9 虫害防治
9.1 蛴螬
9.1.1 在播种时,用50%辛硫磷乳油1 kg拌细土10 kg做成毒土,每亩按2 kg毒土撒入播种沟内。
9.1.2 对秋蛴螬,在6月份花生初花期,亩用14%乐斯本(毒死蜱)颗粒剂600~700 g,或用乐斯本40%乳油200 mL,均加入10 kg细沙,拌匀后顺垄基部撒施,然后浅锄地表,将药剂埋入土内,以延长药效期,对防治蛴螬危害幼嫩荚果效果显著。
9.2 花生蚜虫
及早清除田间周围杂草,减少蚜虫来源。蚜虫发生早期,局部施药。在夏季发生量较多时,可用下列药剂喷雾防治:(1)亩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8 g兑水制成2000~2500倍液;(2)40%乐果乳油50 mL兑水60 kg配成1000~1500倍液。
9.3 银蚊夜蛾、苜蓿夜蛾等食叶性害虫
7~8月危害叶片较重时可用:(1)每亩用2.5%敌杀死 (溴氰菊酯)乳油20~40 mL兑水配成2000~3000倍液;(2)50%马拉硫磷乳油75~100 mL兑水配成 1000~2000倍液;(3)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50 g,兑水配成1000~15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
10 收获
10.1 成熟
正常情况下,当植株上部叶片变黄,中、下部叶片由绿转黄,大部分荚果的果壳硬化、脉纹清晰、海绵组织收缩破裂、种仁饱满、种皮呈现本品种特有光泽时,即可收获。
10.2 收获时期
为避免雨天发芽,应及时起收。我地区一般在8月末9月初收获。
10.3 收获方法
选晴天人工或机械收获。起收后就地铺晒,晒到荚果摇动有响声时运回场院堆垛,荚果朝外,继续风干。约经30天充分干燥后摘果,去除秕粒,再充分晾晒,方可入库储藏。
11 花生种子贮藏技术
总起来说,花生贮藏的主要关键在于适时收获,充分干燥,低温密闭,播前脱壳。
11.1 适时收获,抓紧干燥
11.1.1 适时收获:花生种子收获过早,籽粒不饱满,产量低,发芽率也低;而收获太迟,不但容易霉烂变质,而且早熟花生会在田间发芽。因此,花生种子应在成熟适度的前提下及时收获,以免田间发芽丧失生活力。一般中晚熟品种应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收获完毕。
11.1.2 抓紧干燥:花生掘起后,应采取全株晾晒,这样不仅干燥快,干燥安全,而且有利于植株中的养分继续向种子转移。在田间晾晒时,可将荚果朝上,植株向下顺垅堆放。也可运到晒场上,堆成南北向小长垛,蔓在内,荚果在两侧朝外,晾晒过程中避免雨淋。倘收获时遇到阴雨天气,须将花生荚果上的湿土除去,放在木架上通风,晾晒7天左右即可将荚果摘下。
11.2 荚果贮藏
11.2.1 控制水分:花生荚果贮藏,须将水分控制在10%以下。高水分的荚果可用小囤贮存过冬,经过通风干燥后,第2年春暖前再入仓密闭保管。如水分超过15%,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易遭受冻害,必须设法降低水分,才能保藏。
11.2.2 控制温度:种用花生一般以荚果贮藏为妥。最好在晒干以后先摊开通风降温,待气温降至10℃以下时再入仓贮藏,以防止早期入仓发热。花生入仓初期,尚未完成后熟,呼吸强度大,须注意通风降温,否则可能造成闷仓的异常情况,严重影响发芽率。在次年播种前,不宜脱壳过早,否则会影响发芽率,一般应在播种前10天才能脱壳。
11.2.3 贮藏方式:留种花生荚果最好用袋装法贮藏,剔除破损粒及嫩粒,水分在8%~9%以内,堆垛温度不宜超过25℃。如短期保藏,可采用散装贮藏,堆高不超过2 m(不论脱壳与否,均不耐压)。
贮藏期间要注意勤检查,看种子是否受潮,被虫、鼠危害,以及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是否降低,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花生种子安全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