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成书过程以及作者和艺术表现手法研究
2012-01-21黄晋
黄 晋
(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三国演义》成书过程以及作者和艺术表现手法研究
黄 晋
(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处处尊刘贬曹,尤其是明清时期流行的毛评本,进一步“强调汉室皇朝正统”为作品主题思想,具有极高的艺术创作价值。结构严谨,脉络分明,语言精练。虽然,它也存在一些瑕疵,但是其依然是一部瑕不掩瑜的流传千古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广为流传的伟大古典文学巨著。
三国演义;成书过程;作者;艺术表现手法;研究
一、《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
三国故事由于极具传奇色彩,经典人物形象性格鲜明,个性迥异。所以早在宋元时期就在中国民间颇为流传,几乎家喻户晓,在老百姓中影响极深。
三国故事在宋元时代就被大量搬上舞台不断演绎,金、元时期演出的三国故事剧目更是多达30多种,流传甚广。元代即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
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以陈寿所撰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为蓝本,并结合民间三国故事传说和戏曲、话本等民间艺人的创作成果,“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尤其是博采各种典籍包括史注、笔记、传说、平话、剧本、诗文等,共冶一炉,根据其感悟和喜好,创作了被誉为“第一才子书”[1]《三国志通俗演义》小说,即在明清时期流传甚广甚深的《三国演义》原始版本。《三国演义》实际上凝聚了千千万万前人不断加工改进的心血。在罗贯中以前,在故事文字和情节方面进行修改加工的无名作者,也同样功不可没,罗贯中可以说是后期一个集大成者。虽然如此,但是如果没有罗贯中的呕心沥血创作,就没有在明清时期广泛传播并且流传至今的文学巨著《三国演义》。所以说,罗贯中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历史演义小说史上浓墨重彩地撰写了极其亮丽的一笔,绝不为过。
在对三国态度上,当时民间的主要倾向是尊刘反曹鄙吴。《三国演义》小说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小说描写的中心,隐含着作者和元末明初老百姓对汉族复兴的希望和汉室皇朝正统的思想倾向。
《三国志通俗演义》大概成书于元末明初,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240则,每则前有七言一句的小目。后来,又陆续出现了万历《新刊按鉴全相批评三国志》20卷240则,以及万历间吴观明刊《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等版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240则合并为120回,回目由单句变为偶句。
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纲父子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参考了《三国志》史料,毛氏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增加评点,辩正改误,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即后来的《三国演义》。正如毛宗纲在《三国志演义凡例》中所云:“一、俗本之夫者也等字,大半龌龊不通,又词语冗长,每反复沓处。今悉依古本改正,颇觉直捷痛快。一、俗本纪事多讹,如昭烈闻雷失箸及马腾入京遇害,关公封汉寿亭之类,皆与古本不合,今悉依本辩定。一、俗本提纲,参差不对,杂乱无章,又于一回之中,分上下两截。今悉体作者之意而连贯之,每回必以二语对偶为题,务取精工,以快悦〔阅〕者之目。”[2]
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节录)也作了较详尽的说明:“一、《三国演义》讲三国底事情的,也并不自罗贯中起始,宋时里巷中说古话者,有‘说三分’,就讲的是三国故事。因为三国底事情,不象五代那样纷乱,又不象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而且三国底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都喜欢取来做小说底材料。再有裴松之注《三国志》,甚为详细,也足以引起人之注意三国的事情。至罗贯中之《三国演义》是否出于创作,还是继承,现在固不敢草草断定。但是现在的《三国演义》却已多经后人改易,不是本来面目了。”[3]
《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演义小说的先河。自此以后,明清时期文人纷纷效仿,撰写了甚多类似的历史演义小说,但成就都无法与《三国演义》相提并论,更加凸显了《三国演义》高超的创作手法和巨大的艺术价值,所以也铸就了《三国演义》在中国历史演义小说中的崇高地位无可撼动。
二、《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生平及其著作考证
罗贯中创作的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小说史上的扛鼎之
作,他开创了以断代史为据的中国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之先河。作为中国章回体历史小说的开山鼻祖罗贯中,在中国小说史特别是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史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罗贯中的生平介绍并且流传至今的史料却甚少,了解作者罗贯中的生平和其著作对于研究《三国演义》在明清时期的传播及其影响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重用。
(一)《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生平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其作者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和中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鼻祖罗贯中。对于《三国演义》小说作者乃罗贯中这一学术问题已得到明清时期和近现代文学界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考证,已形成共识,并无争议。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生于(约1330年—约1400年),籍贯山西太原府。一说山西省祁县;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其经过元末明初的大动乱,有经纶乱世之宏大志向。明朝建立后,罗贯中则潜心于小说创作,创作了《三国演义》、《隋唐志传》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可惜大部分文学作品已经散佚,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明代高儒在《百川书志》(节录)有记载为佐证:“《三国志通俗演义》二百四卷,晋平阳侯陈寿史传,明罗本贯中编次。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非俗非虚,易观易入,非史氏苍古之文,去瞽传诙谐之气,陈叙百年,该括万事。”[4]
鲁迅也对罗贯中的生平及其著作等进行了考证,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节录)中的说明:“罗贯中名本,钱唐人,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他做的小说很多,可惜现在只剩了四种。而此四种又多经后人乱改,已非本来面目了。——因为中国人向来以小说为无足轻重,不似经书,所以多喜欢随便改动它——至于贯中生平之事迹,我们现在也无从而知;……贯中的四种小说,就是:一、《三国演义》;二、《水浒传》;三、《隋唐志传》;四、《北宋三遂平妖传》。……最盛行,而且最有势力的,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3]
明朝郎瑛在《七修类稿》(节选)中也对罗贯中作了记载:“《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宋江》,又曰钱塘施耐庵的本。昨于旧书肆中得抄本《鬼录簿》,乃元大梁钟继先作,载宋、元传纪之名,而于二书之事尤多。据此尤〔尤字据明本补〕见原亦有迹,因而增益编成之耳。”[5]
(二)罗贯中的著作考证
罗贯中生前非常勤奋,笔耕不辍,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著作。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隋唐志传》等,《三国演义》为其代表作。据悉:《水浒传》乃罗贯中与施耐庵合著(此观点待深入考证,本文不展开论述)。明王圻在《续文献通考》(节录)有文字为证:“《水浒传》,罗贯著。贯字本中,杭州人,编撰小说数十种,而《水浒传》叙宋江事,奸盗脱骗机械甚详。然变诈百端,坏人之术,说者谓子孙三代皆哑,天道好还之报如此。”[6]
当然,对于罗贯中由于撰写了《水浒传》一书而导致“子孙三代皆哑,天道好还之报如此”则纯粹是一种误传,鲁迅辩证地作了分析说明:“有的说他因为做了水浒,他的子孙三代都是哑巴,那可也是一种谣言。”[3]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虽然才华横溢,学识渊博,著作颇丰,为后世留下了众多宝贵的颇高文学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特别是罗贯中的传世代表之作《三国演义》,体现出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超常的智慧,丰富的实践,不懈的追求,何以能名扬千古?他所创作的小说《三国演义》至今还被视为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具有里程碑式的伟大意义。
但是,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罗贯中的社会地位极其卑微,一生生活窘迫,甚至穷困潦倒,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所以,流传下来关于罗贯中生平的介绍的文献资料甚少,只有明代无名氏编著的《录鬼簿续编》(节录)用了寥寥百余字对其作了简单介绍:“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风云会》(赵太祖龙虎风云会)、《连环谏》(忠正孝子连环谏)、《蜚虎子》(三平章死哭蜚虎子)。”[7]
三、《三国演义》主题思想、内容及其艺术表现手法
《三国演义》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小说,该小说以蜀汉为正统,处处尊刘贬曹,与陈寿《三国志》以魏晋为正统有别,历来视此为《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
小说采用浅近的半文半白的语言,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文笔精练,行云流水,字字珠玑;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层层推进,首尾呼应;故事情节错综复杂,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经典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现象凸显,深入人心。
《三国演义》具有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创作技巧,特别是在描写战争场面和塑造经典人物形象更是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艺,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三国演义》主题思想
《三国演义》这部文学巨著大致以陈寿《三国志》的历史范围为基础,从文学角度再现了汉末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近百年间的演变过程。因为历史大事件不便随意纂改,但其中细节却可根据小说故事情节需要而肆意发挥甚至虚构,作者在编写小说时融入了其个人的主观思想,成为主观思想性较明显的文学作品之一。《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处处尊刘贬曹,与陈寿《三国志》以魏晋为正统有别,历来视此为《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扬刘抑曹是《三国演义》的主调,尤其是现在流行的毛评本,进一步“强调正统”是该书主题。而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8]的观念,也与作者所处元未明初动荡的时代背景不无关系。
(二)《三国演义》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开始(公元184年),一直叙写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吴亡为止(公元280年)约一个世纪。全书以描写战争为主,在三国时期约一个世纪上演了一幕幕波澜壮阔、气势磅礴、血肉横飞的残酷战争场面,罗贯中巧妙地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诸葛亮、曹操、周瑜等各方英雄各施奇谋,斗智斗勇,精彩纷呈。“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煮酒论英雄”、“诸葛亮三气周瑜”、“许褚裸衣斗马超”、“关云长单刀赴会”、“关云长刮骨疗毒”、“孔明挥泪斩马谡”、“诸葛亮七擒孟获”[8]等故事情节脍炙人口,跌宕起伏,曲折迂回,引人入胜。
同时,小说成功刻画了一千多个人物形象,其中刘备、诸葛亮、曹操、孙权、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周瑜、吕布等经典人物形象凸显,妇孺皆知。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而且作者还赋予其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非常人具有的奇异本领。曹操则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8]的白脸奸臣,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野心政治家、出色军事家和奸诈阴谋家。毛宗岗点睛评曰:“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8]曹操被称为“古今奸人第一奇人”。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谢绝曹操高官厚禄的一再诱惑,一生始终不渝地追随刘备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千百年来老百姓心中至高的“武圣”,而受到老百姓虔诚地拜祭。刘备“三顾茅庐”,与结拜兄弟关羽、张飞情同手足,相互之间鱼水之情,被塑造成为仁民爱民、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圣人贤君”典型。
《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战争场面,瞬息万变,惊险刺激,处处给读者一种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直感。其中,小说中描写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战争被认为是波澜起伏,跌宕起伏,尔虞我诈,斗智斗勇,高潮迭起,使人感到惊心动魄,如身临其境。
(三)《三国演义》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是作者罗贯中以陈寿的《三国志》以蓝本,经过了艺术加工而创作的小说,其中既有史实,也有作者根据小说情节需要而虚构的如“桃园三结义”、“诸葛亮三气周瑜”、“落凤坡”、“既生瑜何生亮”、“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火烧新野”等不少故事情节。作者在《三国演义》中的艺术表现手法非常高超,其取得的艺术成就非常巨大,在明清时期被视为经典之作,很多明清学者对其给予了至高的评价。清代徐时栋在《烟屿楼笔记》(节录)对《三国演义》作了高度评价:“史事演义,惟罗贯中之《三国志》最佳。”[9]
明朝陈际泰在《太乙山房文稿》(节选)中对《三国演义》在明清时期备受老百姓欢迎程度作了记载:“从族舅借《三国演义》,向墙角曝日观之,母呼我食粥,不应,呼食饭,又不应。后忽饥,索粥饭,母怒捉襟,将与之杖,既而释之。母后问舅:‘何故借尔甥书?书中有人马相杀之事,甥耽之,大废服食。’”[10]从中,我们便可从中窥视《三国演义》所散发出来的无穷艺术魅力。
鲁迅对《三国演义》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也给予了甚高的评价:“——然而究竟它有很好的地方,象写关云长斩华雄一节,真是有声有色;写华容道上放曹操一节,则义勇之气可掬,如见其人。后来做历史小说的很多,如《开辟演义》,《东西汉演义》,《东西晋演义》,……都没有一种跟得住《三国演义》。所以人都喜欢看它;将来也仍旧能保持相当价值的。”[3]
1.描写了无数流传千古的经典人物形象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描写了1798人,其中近1200人有姓名,并且经典人物多达数人十人,其不愧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人物形象最丰富的文学巨著。数十个经典人物形象各具特点,现象迥异,深入人心。各类人物形象共性与个性并存,绝不会让读者混淆。作者在刻画经典人物时,善于增加故事情节、语言、动作以及神态等抓住来突出其某个个性特点,表情合理充分运用夸张、衬托、对比等一系列描写手法,彰显人物形象,凸显其鲜明,使其跃然纸上,给广大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充分体现了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高超艺术表现手法。
其实,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刻画经典人物形象的创作手法和创作技巧也是有规律可循:对于诸葛亮、曹操、关羽等主要人物形象,罗贯中会匠心独运,为其特别安排一系列尖锐复杂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尖锐矛盾冲突中来刻画其复杂的性格特征,凸显其智勇双全的形象魅力,通过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和与其性格极其吻合的个性化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来凸显经典人物的各自不同的鲜明个性。譬如,为了凸显关羽的“忠”,作者设计了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为了彰显张飞的“猛”,作者巧妙安排了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为了突出赵云的“勇”,作者独具匠心地布局了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为了描写诸葛亮的“智”,作者精心谋篇了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为了突出刘玄德爱民如子,作者巧设了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8]作者煞费苦心匠心独运地布局谋篇的目的就是为了突出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凸显他们独特的个性,彰显他们的无穷魅力,使他们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大放光芒,给读者留下永不磨灭的深刻印象。
2.擅长描写各具特点的各类战争
罗贯中最大的写作技巧就是擅长描写各类战争,而且,其能写出每次战争各自迥异的特点。罗贯中的高超的写作技巧通过《三国演义》惊心动魄、惊险无比的大大小小大小四十多次战争展露无遗,为读者展现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把读者拉回了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作者特别注重描写双方统帅和将领尔虞我诈和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详细过程,把双方运用谋略的细节刻画得入木三分。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作手法各异,绝不雷同。对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等几次决定魏、蜀、吴存亡的最重要的大战役,作者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不惜笔墨,着力刻画。作者既从大处着墨,又从细处入手,把战争的双方统帅谋划的过程写得张弛有道,紧张刺激,如身临其境。并以经典人物形象为中心,把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甚至天时地利人和等都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战争充满了惊险、刺激、紧张和激烈的气氛。战争过程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有血有肉,更加能够吸引广大读者的眼球,这也是《三国演义》历经数百年传播还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3. 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三国故事错综复杂,人物形象丰富多彩,并且历时百年。所以,作者在创作《三国演义》小说史必须遵循以下两条基本原则:首先,小说中的主要情节和经典人物形象均不能偏离陈寿《三国志》史料,这是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否则,就会怪诞不已。其次,由于《三国演义》是小说,必须要具有可读性。所以,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还要突出经典人物形象。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必须特别讲究布局谋篇。可是作者却能安排得有条不紊,井井有条。使整篇小说结构严谨,脉络分明,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融合为整体,没有丝毫破绽和瑕疵。充分表现了作者构思宏伟,布局谋篇严密。并且,剪裁精细,取舍得当,脉络清楚,布局周密,把近百年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经典人物形象溶为一炉,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4.言简意赅,字字珠玑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大胆摒弃了当时一直沿用但是生涩难懂的文言文,吸收了我国古代文言的精华,改变了由文言作为唯一描写手段的局面,而采用了半文不白的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把规范化的文言和当时运用的方言口语汇于一书,熔于一炉,言简意赅,语气明快,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成效。罗贯中新颖的创作手法便于更多的普罗大众阅读,这在封建时代一般稍能识字者,均可欣赏,也为《三国演义》在明清时期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在当时既是一种创举,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先知之明。
特别是毛评本《三国演义》,引用了古代文学家很多诗词,与白话文比较,使用浅白文言文,更能够使之与这些诗词在语言风格上较为和谐统一。罗贯中还在《三国演义》中创造了很多成语,引用或自造许多谚语,生动活泼,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既惜墨如金,又泼墨如水,在布局谋篇时独具匠心,对刻画不同的人物形象采取不同的语言文字来描述,力求准确无误地刻画该人物形象,更加能够凸显其鲜明个性,让读者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整篇文章行云流水,极为流畅,回与回之间衔接紧凑,一脉相承,首尾呼应,给读者一种极为流畅的整体感。并且,作者在全文遣词造句时异常讲究,语言极为精练,可谓字字珠玑,回回精品,不愧为一部流传千古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广为流传的伟大文学巨著。
(三)《三国演义》存在的艺术瑕疵
《三国演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明清时期已经得到了公认,其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瑰宝,至今还熠熠生辉。但是,由于作者罗贯中虚构了不少故事情节,与史料既不吻合。而且,还赋予了诸葛亮等人超乎常人的奇异本领。所以,对于《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明清时期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也进行了辩证地批评:“一、俗本之尤可笑者,与事之是者,则圈点之,于事之非者,则涂抹之,不论其文,而论其事,则春秋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将尽取圣人之经而涂之抹之耶?今斯编评阅处,有圈点而无涂抹,一洗从前之陋。”[2]
清朝平子在《小说丛话》(节录)对《三国演义》作了较尖锐地贬斥:“金圣叹定才子书,一、《离骚经》,二、《南华经》,三、《史记》,四、《杜诗》,五、《水浒传》,六、《西厢记》。所谓才子者,谓其自成一家言,别开生面,而不傍人门户,而又别于圣贤书者也。圣叹满腹不平之气,于《水浒》、《西厢》二书之批语中,可略见一斑。今人误以为《三国演义》为第一才子书,又谬托圣叹所批,士大夫亦往往多信也,诚不解也。”[10]
清朝陆继铭在《合肥学舍札记》(节录)(卷一 演义三国志)中对《三国演义》予以了全盘否定:“余深恶《演义三国志》,子弟慎不可阅。尝见京朝官论蜀汉事,有误引《演义》者,颇遭讪笑,甚至裒然大集其中咏古之作,用及挑袍等事,笑枋流传,非细故也。”
由于《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史料而创作的历史演义小说,而非真实的历史再现。所以,作者为了小说故事发展的需要而虚构一些非历史的故事情节或者人物形象均在情理之中,我们须辩证地对待和分析,不能用审视历史真伪的眼光来看待小说。我们更要侧重于其本身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三国演义》无愧于“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的美誉。
结语
在明清时期乃至今天,不管人们如何评价罗贯中披心沥血创作的代表作《三国演义》,褒亦好,贬亦罢,它仍然是一部瑕不掩瑜的文学巨著。并且,它并没有湮没在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却在大浪淘沙中予以保存下来并且在明清时期广泛流传,影响深远,其艺术价值之高由此可窥一斑。《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留给中国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宝贵文学遗产,它代表着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最高水平,至今还备受广大读者的推崇和喜爱,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1] [清]许时庚.三国志演义补例[C]//绘图增像第一才子书,广百宋斋校印本, 1890.
[2] [清]毛宗岗,三国志演义凡例[C]//毛宗岗评《三国志演义》卷首新镌世德堂本,1769.
[3] 鲁 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C]//中国小说史略附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4] [明]高 儒.百川书志[C]//史部·野史,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5] [明]郎 瑛.七修类稿[C]//辩证论·三国宋江演义, 北京:中华书局,1959.
[6] [明]王 圻.续文献通考[C]//经籍考·传纪类,北京:北京图书馆,1603.
[7] [明]无名氏.录鬼簿续编[M]. 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8]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M].长沙:岳麓书社,2009:1,20,387,132-136,207-210,454-459 页,226-231,201-206.
[9] [清]徐时栋.烟屿楼笔记(节录)[C]//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第三编转录)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0] [清]平子.小说丛话(节录)[J].《新小说》第一、二卷<1903—4>,据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转录.
The Writing Process, the Author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of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HUANG Jin
(School of Liberal Art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130024, Jilin, China)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took Shu Han as the legitimate one, in which LiuBei was greatly respected,while CaoCao exaggeratedly disparaged. The version remarked by Mao Zonggang criticizes o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recognized comment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novel moves it further “stresses the Han dynasty legitimacy” as its theme. It has extremely high artistic creation value, features by its rigorous structure,clear train of thought and succinct language. Despite of some flaws, it’s still widespread great historic classical literature masterpiece, especially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the writing process; author; mean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research
I106.4
A
1673-9272(2012)01-0097-04
2012-01-16
黄 晋(1970—),男,湖南永州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传播,中学语文教学。
[本文编校:杨 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