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大学生就业公平问题探讨: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视角
2012-01-21缪学超伍秋林
缪学超,伍秋林
(1.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湖南女子学院 教育与法学系,湖南 长沙 410001)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公平问题探讨: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视角
缪学超1,伍秋林2
(1.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湖南女子学院 教育与法学系,湖南 长沙 410001)
目前我国仍面临着严峻的女大学生就业不公平问题。基于后现代女性主义公平理论的分析,重新审视当代女大学生就业公平问题,并试图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性别化教育、注重人文关怀、转变就业思维等方式,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不公平问题提供新的路径。
女大学生;就业公平;后现代女性主义
梁启超先生曾在《人权与女权》一文中认为,人权含有三层意思:首先是教育上的平等权,其次是职业上的平等权,最后是政治上的平等权。职业上的平等权是教育上平等权的一个重要表现,又是获得政治平等权的重要前提。[1]同样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教育的不平等引起就业不平等,就业不平等引起收入不平等,收入不平等引起生活不平等,导致下一代又不平等。”[2]可见,就业公平问题与一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具有密切联系。当前我国仍然面临一系列就业公平问题,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的不公平。后现代女性主义者强调教育研究中的女性主义视角,声称女性教育研究的目的是寻求全体女性更为平等和充分的发展,主张站在女性主义立场上,用女性特有的感知、思维和逻辑解释和表达女性在参与教育中特殊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女性的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3]因此,以后现代女性主义为视角,研究当代女大学生就业公平问题,既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对女性的诉求,也是对如何解决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探索。
一、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公平观
1. 关注重心:从性别平等走向性别公平
19世纪30年代,西方女性掀起了为实现社会公平目标而进行的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高潮。这次高潮的思想基础是自由女性主义,其关注的主要内容是女性的自然权利、公平和民主,希望中产阶级妇女能够在政治、法律和就业方面获得应有的权力。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二次高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以激进女性主义为思想基础,主张消除两性差异,废除传统的社会性别制度。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出现了后现代的转向。后现代女性主义以多元思维为主,寻求性别差异中的平等。可见,从自由女性主义到后现代女性主义,女性主义学者超越了传统的性别平等观,而走向了性别公平观。
“平等”说建立在西方启蒙运动以来所宣传的“人是自然的主体”、“天赋人权”等观念基础上,强调女性作为人与男性所具有的共同特性,即同样的人性和自然权利;“公平”说则受后现代主义影响,否定整体“人”的存在,注重个体人的差异,把女性不同于男性的独特之处作为研究重点。[4]后现代女性主义者拓展了传统的“社会性别”内涵,她们否认“男性”、“女性”的概念,认为男女两性“平等”说并不能从本质上说明女性的弱势地位,反而限定人们的两性观念,因为不仅男性与女性之间存在着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差异,女性与女性之间也存着社会地位、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后现代女性主义者承认差异,接受差异,追求差异前提下男女两性都能得到适合其性别特征的发展环境。
2. 研究范式:从二元对立到提倡多元
传统的自由女性主义和激进女性主义倾向于采用二元平等的分析范式。即摆脱一元中心主义的霸权地位,实现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二元对立与隔绝,从而使女性自然的权利、公平和民主得到关注,实现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就业等现实境遇的权利。[5]后现代女性主义提倡的多元论则拒绝一种绝对、统一的标准,尊重每一种不同地域和群体的文化,承认他们同等的地位和权利。[6]在这方面,后现代女性主义者主要吸收了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Leotard)的思想。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中呼吁:“让我们向同一整体宣战……让我们持续开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的声誉而努力。”[7]其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最大特色就是反对整体性和同一性、倡导异质性和多元性。[8]
后现代女性主义提倡异质性和多元化,主张以女性特有的思考方式审视社会,从社会角度出发,考虑社会问题、社会背景及社会整体的发展,避免男性与女性的相互冲突,寻求两性之间的和谐。为了达到两性和谐,女性必须从与男性的差异性出发,从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禁锢中解放出来,通过对自身地位的批判性反思,塑造具有丰富自由个性的主体。后现代女性主义对二元对立研究范式的颠覆,彰显了女性主义研究的发展脉络,也体现了女性主义学者对两性公平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3. 女性关怀:从言语发声到道德“发声”
后现代女性主义关注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女性的主体性问题、知识与权力的关系问题等。其中以诺丁斯为代表提出以女性关怀理论为核心的道德公平观,为我们考察女性公平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他们提出建立一种新的女性主义道德教育,强调关怀的女性化道德教育,及两性的公正、平等、权利和自主,并要求男性和女性在道德上都得到自主而全面的发展”。[9]诺丁斯认为,“关怀”是女性的本性,“女性十分熟悉的关怀,能够成为建立一个伦理和道德上强盛且协调,并与现在完全不同的世界的基础。”[10]关怀伦理其主要目的在于,阻止剥削和被剥削、压迫者和被压迫者、道德代言人和反对者等之间的二元对立和分离。[11]关怀伦理认为,“关怀”是一种与女性更为相关的成熟的道德品质,但它并不局限于女性,而是在当代女性主义政治运动和学术研究中,应该突破西方传统伦理学对女性的思想、特质以及思维方式的忽略或压抑,让女性的“关怀”本性在道德领域发出强有力的声音。关怀理论对道德“发声”的重视,为帮助女性实现公平的社会地位提供了伦理学的理论支撑。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应关怀自己,关怀身边的人,关怀周边坏境,关怀知识,实现男女两性在道德上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男女两性的道德公平。诺丁斯还强调尊重和平等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尊严与价值,关心和理解每个学生,这样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公平。
二、当代女大学生就业不公平问题的表现
近年来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并引起我国学者的普遍关注。据“腾讯-麦可思2012届大学毕业生流向月度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2012届毕业生中,签约月收入最高以及签约与专业相关度最高的均为地矿、土建等理科专业,而就读这些专业的几乎是男生。公共管理、语言文化、法学类等女生就读人数较多的文科类毕业生则由于工作难找而被迫转行。由此可见,当代女大学生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就业不公平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1. 就业环境的不公平
我国整体的就业大环境还存在诸多不公平因素。首先,由男尊女卑传统造成的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仍然严重地阻碍女大学生的求职。由于市场的逐利性,很多用人单位夸大招聘女性的负面效应,既考虑女性生育问题,又考虑女性退休年龄问题。很多企业在招聘时,公开打出“只招男生”的旗号,导致很多优秀女大学生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其次,在法律保障方面,我国主要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其中对女性公平就业问题略有提及,但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加之我国还没有出台《反就业歧视法》等专门性法律,对保障女性公平就业的法律条文、配套措施、监管办法等作出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当前就业市场对女大学生的不公平待遇。再次,我国女子高等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高等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从总的情况来看,“女性主导”的学科和专业与“男性主导”的学科和专业相比,在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处于弱势地位。从这种意义上说,女性高等教育的状况限制了她们参与社会的条件、资格和能力,从而决定了她们在社会中普遍低下的地位。[12]
2. 就业资源分配不公平
本文的就业资源主要指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教学资源。首先,主流的高等教育规范模式是由男性创造和规定,从其研究领域和对象、主题、内容、方法及结论等各方面来看都是符合男性中心的价值体系,它对高等教育诸多问题的分析和解释总体上是从现行社会秩序、权力体系和主流男性群体的利益出发,它已和男性在社会中的角色融为一体。[13]因此,整个高等教育规范模式不免有向男性倾斜的导向。其次,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刻板印象。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认为女生成绩好是因为比较勤奋,但日后发展潜力不大,男生相对聪明,只要努力,日后发展潜力会很大。男生在数学和科学这样的科目上具有较大的“天赋”,因此应该把有限的教学资源配置到这些男生身上。有效教学资源的不公平配置甚至缺失,将直接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从而阻碍其顺利就业。
3. 自身发展机会不公平
除了在求职过程中女大学生遭遇“性别壁垒”外,女大学生在就业后依然遭受着不公平待遇。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同工不同酬。有学者曾针对2002年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的一项就业调查显示:女大学毕业生为了获取一份工作而不得已接受比男生低的工资收入。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作用的前提下,签约单位对男生拟付的工资水平要高出女生的10.9%。[14]第二,由于女大学生大部分从事与传统角色相关的职业,如卫生、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等,就业层次相对低于男大学生,这无疑限制了女大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即便女大学生进入了所谓社会评价高或前景好的行业,也往往因为“女性发展潜力小”、“女性眼光短浅”等刻板印象而得不到与男性同等的发展机会。也就是说,女大学生虽然获得了就业机会,但实际上很难在工作过程中获得有利于自身的向上流动机会。
总之,由于传统的性别偏见、教育不公平的存在、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女生的生理特征、就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造成了当代女大学生就业不公平的现状。随着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兴起,女性主义的公平观为我们审视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无疑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后现代女性主义视野下女大学生就业公平的探讨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当代女大学生无论在就业前、就业中以致就业后都面临着许多不公平待遇。当今社会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时代精神的一种体现,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许多观念已渗透和影响到女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公平观为分析视角,可以为探讨当代女大学生就业公平问题注入新的活力。
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文化是多元化、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后现代女性主义公平观的重要文化载体。后现代女性主义提倡尊重男女两性差异,大学校园文化无疑会对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性别差异产生重要影响。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等) 是影响大学生性别观念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创设无性别偏见与性别歧视的校园文化,是促进两性教育公平的重要路径。原全国妇联主席彭佩云指出:“高校是造就人才、培育文明的摇篮,应该成为推动性别平等的重要力量,在学校里也要建设性别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女生节活动,逐渐改变了校园文化的无性别差异状态,为女大学生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女生节发端于理工科院校,后逐渐扩展到综合性院校、文科类院校和女子学院等。在女生节期间,各高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富有特色的活动,如成功女性事迹展、女大学生之星评选、社会性别意识讲座、女大学生篮球赛、与男生的联谊会等,这些活动颠覆了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重塑社会性别角色。女生节活动促进了女大学生性别平等意识的觉醒,扩大了女性平等参与的机会,使一批优秀的女生通过女生节舞台脱颖而出,既锻炼了她们的能力,也为今后的就业创造了条件。
2. 突出性别化教育
在后现代女性主义者看来,教育不应当以优胜劣汰、划分等级、遗弃或歧视等方式展开;课程内容应体现人类文化的多元性,而不应被某一类文化所垄断;教学过程则应关照人的各种能力与情感。因此教育应还原其本真面目,即一种类似母亲养育不同个性孩子的实践。[15]大学教育应该做到“因性施教”,在教学方面尝试根据女生的特质开设特色课程,培养内外兼修的优秀女性;同时可根据女性的性格及心理优势,提高女性在擅长领域的技能水平。随着“女性学”研究的兴起,后现代女性主义学者致力于“女性学”课程的研究、建构与开发,以此推动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大学课程改革;她们已深刻意识到要从根本上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就必须触及那些在大学教育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知识形式及认知方式。“总体而言,女性学对课程内容最大的挑战在于质疑了传统课程内容中对女性和有关女性知识的扭曲与忽视,并在标榜为‘客观性’的课程内容中强调对个人陈述的尊重、理解,在多元化思想的指导下,将个体层面的经验纳入课程内容之中。”[16]《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明确规定:在课程、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把社会性别纳入到教师培训课程,在高等教育相关专业中开设妇女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社会性别与发展等课程,增加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大学课程也应该通过突出性别化教育,唤起女大学生自立自强意识,为消除就业领域的性别歧视与性别偏见提供有效的途径。
3. 注重人文关怀
诺丁斯以关怀伦理学为基础,批判了现实中的教育不平等现象,提出了以尊重个体独特性、培养平等关系中的个体为主旨的教育公平观。她认为教育必须围绕各种“关心”的主题组织,而不是根据传统的学科来组织。“在我们关爱的时候,我们就承担了运用我们自己的能力去工作的责任,这样我们的关爱内容也就会不断扩展。关爱是人类生活的活力的源泉”。[17]后现代女性主义启示我们,应该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关怀女性的人文氛围。从国家层面来说,应该倡导文明的家庭观和生育观,制定相关政策把对女性的尊重落实到行动中。同时,通过立法保护女性的平等参与,并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文化、社会和舆论环境。从学校层面来说,各高校应通过重建课程、目标和方法,以求得女性的真正解放,为女性发挥特有的潜能和优势创造宽松自由的氛围。从女大学生自身来说,要用“关怀”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关怀自己、关怀周边的人,同时还要努力塑造“刻苦钻研、努力上进、做事干练”的良好形象,用实际行动改变用人单位“女不如男”的刻板印象。此外,开展人格教育也是培养女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格以及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心理的需要,人格模式不仅影响女大学生的人生道路选择,而且关乎她们就业心理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4. 转变就业思维
后现代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后现代本身就蕴含着诸多创新的意味。从这一视角考察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给我们的启示首先是就业前的思维转变。基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公平观,女大学生应该在充分认识自己与男性差异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自己生理、心理特点的专业,而不是基于“女性不适合学习自然科学”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错误观念进行专业选择。其次是就业过程中,注重突出女性的性别优势。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应存在“我不如男生”这种消极观念,而应努力通过女性自身的语言能力、交往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去竞争合适的就业岗位。在就业后,女大学生也应摒弃那种“有个稳定的工作就行了”、“差不多就行了”、“不求有大发展”之类的想法。女性获得社会地位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经济上独立。因此,女性在就业后应该密切关注市场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抓住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机会,不断拓展向上流动的空间。
总之,后现代女性主义主张用一种新的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男女平等观,取代传统的抽象男女平等观, 要求与男性展开全面的合作, 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 在差异中追求平等, 在平等中彰显个性与独立。这种平等观无疑为我们探讨当代女大学生就业公平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1] 吴晓兰,王敬杰,李晓群.教育问题中的性别不平等探讨——基于女性主义视角[J].技术与市场, 2009,16(5):28-29.
[2] 马常艳,厉以宁.从“厉股份”到“厉三农”[EB/OL].http://pri.pku.edu.cn:8081/pri/xinwenbrowes.asp?ID=419
[3] 周 群.女性主义思潮对现代西方教育的影响[J].全球教育展望,2011,(3):73.
[4] 史静寰.现代西方女性主义的教育理论与实践[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8.
[5] 苗学洁.女性主义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与走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8,(3):25.
[6] 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潮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M]. 岛子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267.
[8] 刘 晶,谷 峪.女性主义批判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外国教育研究, 2009,(12):21.
[9] 汪 霞.后现代女性主义课程研究及其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07,(2):70.
[10] 徐 辉,辛治洋.现代外国教育思潮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84.
[11] 敬少丽.高等教育的选择问题分析与探究——女性主义视角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11):58.
[12] 王 珺.社会性别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研究[J]. 江苏高教, 2003,(6):59.
[13] 叶文振,刘建华,夏怡然,等.女大学生的“同民同工”——2002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启示[J].中国人口科学,2002,(6):61.
[14] 周小李.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性别平等——源自三个隐喻的解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129.
[15] 王 珺.大学课程改革的女性主义批判[J].煤炭高教研究,2007,(3):101.
[16] 张文军.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0,(2):11.
On the Employment Equality of Moder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modern Feminism
MIAO Xue-chao1, WU Qiu-lin2
(1.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Hunan, China;2.Education and Law Department, Hunan Women’s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1, Hunan, China)
It is a serious problem to have ineq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quality theory of post-modern feminism, we can revisit this problem and try to fi nd new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Those solutions includ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emphasizing the gendered education,valuing the humanistic care and transforming the employment thinking.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equality; post-modern feminism
G646
A
1673-9272(2012)04-0092-04
2012-06-05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当代在校女大学生就业意向实证分析——以湖南女子学院为例》(编号:11YBA165)。
缪学超(1986—),女,河北唐山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教育。
伍秋林(1963—),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女子学院教育与法学系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本文编校:李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