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结肠癌、甲状腺癌异时三重癌一例报告及分析
2012-01-21高世平胡延彪李仲明
高世平, 胡延彪, 李仲明
多重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s,MPC)是指同一患者的单个或多个器官组织发生2个以上的原发癌。多重癌临床并不少见,其在全部恶性肿瘤中的构成比例文献报道不等,国外平均为10.6%,国内为0.52% ~2.45%,国内报道低的主要原因为尸检率低[1]。我院曾收治1例子宫内膜癌、结肠癌、甲状腺癌异时三重癌病例,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6岁,青海乐都籍人。1998年2月因“阴道不规则流血3月余”行诊断性刮宫,病理示子宫内膜癌,住院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肿瘤侵及宫颈,远处无转移,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腺癌、Ⅱ级,FIGO分期Ⅱb期。术后给予盆腔放疗,静脉全身化疗,化疗方案:顺铂80 mg/m2,紫杉醇150 mg/m2,第1 天,21 天/周期,化疗20周期。随访至今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2003年7月因“腹泻、黏液血便3个月”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降结肠近脾曲肠腔轻度狭窄,有一2 cm×1.5 cm溃疡,表面污秽,活检病理示黏液腺癌,入院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肿瘤侵及黏膜下层,肠旁淋巴结转移,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黏液腺癌、Ⅱ级,Dukes分期C1期。术后予化疗,化疗方案:奥沙利铂100 mg,第 1 天,5-FU 0.75,亚叶酸钙 0.4,第1~5天,21天/周期,化疗24周期。随访至今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2009年3月又因“颈前肿物2月余”入院,考虑为“双侧甲状腺肿瘤”,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左侧肿块为甲状腺髓样癌,区域淋巴结无转移,分期T2N0M0,Ⅱ期,再次行左侧甲状腺全切术、左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骨扫描检查未见转移病灶,予颈部预防性放疗,同时口服甲状腺素片治疗,随访至今无复发及转移。目前仍健在。
2 讨论
自19世纪Billroth首次报道了MPC的病例后,相关报道日益增多,MPC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发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1)医疗水平提高使MPC的诊断率提高;(2)患者寿命延长使发生第二肿瘤的机会增多;(3)肿瘤放、化疗增加可能导致MPC增多;(4)人们健康意识增强和定期体检使肿瘤疾病获得早诊早治的几率增加。
目前多重癌的诊断仍按照1932年Warren及Gates的诊断标准[2]:(1)每一肿瘤在组织学上必须是恶性的;(2)每一肿瘤有其独特的病理形态;(3)肿瘤发生于不同部位,两者不相连;(4)必须排除互为转移的可能。根据确诊时间不同可分为同时性MPC(同时确诊或确诊时间间隔<6个月)和异时性MPC(确诊时间间隔>6个月)。本例患者子宫内膜癌、结肠癌、甲状腺癌经细胞学证实,病理类型各不相同,各肿瘤确诊时间间隔均超过6个月,符合异时性MPC。
对于MPC的病因仍未完全了解,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染色体的不稳定性、机体的易感性、环境因素、机体免疫力下降及医源性因素(放、化疗等)有关[3]。本例患者父亲有结肠癌病史,母亲有患宫颈癌史,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MPC的治疗应按照癌发时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放疗、化疗或综合治疗。对异时性MPC可根据各个原发肿瘤的性质分别选择合适的根治性治疗方案;对于同时性MPC应先处理预后差的、直接危及生命的、引起明显症状的肿瘤。总的来说,MPC的预后较复发癌和转移癌好,国内外都有MPC多次手术治疗成功的报道。本例患者非早期病例,其治疗后预后良好,这主要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同时治疗也及时、规范。值得注意的是,异时性MPC临床上易误诊为复发和转移癌而错过手术治疗时机,因此,对于MPC病例尤其是异时性MPC应早期发现,及时规范治疗。另外,综合治疗(包括靶向治疗及中医治疗)可提高肿瘤治愈率。
[1]Park YK,Kim DY,Joo JK,et al.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gastric carcinoma patients with other primary carcinomas[J].Langenbecks Arch Surg,2005 ,390(4):300-305.
[2]Okada M,Tsubota N,Yoshimura M,et al.Operative approach for multiple primary lung carcinomas[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1998 ,115(4):836-840.
[3]孙文洁.三重癌一例报告[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1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