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军队医院疗养护理工作水平的实践与做法
2012-01-21陶海华孙艳萍
陶海华 孙艳萍
(苏州解放军100医院,215007)
解放军100医院是驻在素有“天堂”之称——苏州的一所中小型军队医院。近年来,医院疗养科面对现代医学及疗养护理模式的转变、疗养服务客体日趋广泛、需求呈现多元化这一趋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护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环境”为目标,紧紧抓住医院治疗诊断的固有资源,善于挖掘景观因子疗养的特有手段,积极转变现代疗养护理理念,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不断创新疗养护理举措,走出了一条具有军队医院特点、苏州地方特色、现代疗养护理理念的军队中小型医院疗养护理工作的新路子,开创了军队中小型医院疗养护理工作的新局面。
1 充分发挥军队医院的固有资源,建立疗治结合的疗养护理体系
从近年来我院疗养的军队干部的身体健康情况来看,一些疗养员所患疾病有年轻化、多元化趋势,如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心脏病等等,已成为危害干部健康的主要疾病。
单纯的疗养不只是军队干部的固有需求,疾病治疗已是疗养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一些离退休干部对疾病治疗的需求更高。为适应疗养员这一需求,我院坚持疗治结合的疗养护理思路,充分发挥医院就诊治疗的优势和软硬件资源,努力为疗养员提供疗养与治疗并举的疗养环境。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建立由院领导与各科室负责人参与的治疗工作小组,负责对疗养员病情治疗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建立专家网络。集中临床科室专家,构建对口治疗与综合治疗同步推进的治疗体系,对疗养员的疾病进行重点诊断和治疗,使疗养员在疗养期间获得更多的医疗监测,更多的治疗服务。三是实施临床路径流程化管理。建立入院监测、诊断、检查、治疗、药物、饮食等治疗手段流程化管理,医护人员按照标准化疗养方案,按照病史采集、体检、检验及检查项目,定期开展检查、治疗、护理工作,使诊断治疗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
2 有效借助苏州人文景观的特有优势,积极开展景观因子疗养
有效发挥景观因子的外在效应,是疗养护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医护人员的科学指导,使疗养员置身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中,促进疗养员的身体健康和疾病康复,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 100 mm,年均温15.5℃,1月均温2.5℃,7月均温28℃。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格局保持完整,山明水秀,自然景观独具特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缩景的手法,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为苏州赢得“园林之城”的美誉。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让人感叹园艺的巧夺天工与自然精致[1]。
我院积极借助苏州特有的景观因子,坚持疗养和观赏相结合,组织疗养员进行风景观赏,使疗养员置于大自然的医疗环境与人文景观所构成的富有生机的气氛之中,有益于中枢神经的协调,有益于人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与能量平衡[2]。这些景观通过人们的感官,对于大脑皮质和心理状态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以消除疲劳和精神紧张、缓解心理矛盾,使心情愉快,情绪稳定,精力充沛,食欲增加,睡眠改善,从而起到祛病强身的作用。疗养员观赏景观的过程,也是进行体育锻炼、沐浴阳光、呼吸新鲜空气的最好时机。景观疗养对于身心疾病如神经官能症、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溃疡病、冠心病、高血压病以及情绪不佳等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我们在对疗养员的观察中,发现不少疗养员在入院时心理不平衡,如焦虑、烦躁、忧伤、悲观、苦闷等,当他们走进风景如画的姑苏园林时,感到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心理逐渐趋于平衡。这是因为优美的景观和外在环境能使人产生安神、镇静的作用,并能协调神经反射,从而消除和减弱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状态。
3 针对军队疗养员的心理特点,积极推行心理护理
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中国革命的功臣,离开工作岗位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角色的转变,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特别是一些刚退下来的老同志,失落感和无用感普遍存在。为减少对疗养员精神心理的影响,减轻军队干部因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及社会、家庭、退休等因素造成的心理问题,我们在军队疗养员中普遍推行心理护理,要求科室医生、护士努力做到“四会”:会用热情周到的服务照顾,会用心理护理疏导,会用健康美好的语言沟通,会用文明端庄的举止感染,切实提升疗养护理水平。同时,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推动护理人员掌握心理护理基本知识,提高心理护理基本技能。近年来,85%的护士外送进行心理护理培训,大幅提高了护理人员开展心理护理的能力和水平。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的心理护理方针,通过护理人员与疗养员进行良好的沟通,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并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采取疗养心理的理论认知、情绪放松、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治疗,有效缓解或消除心理紧张或压力大、认知或情绪变化的心理问题,提升疗养质量,提高疗养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4 以人性化服务为基本理念,不断提升疗养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人性化服务不仅是对现代疗养护理的新要求,也是每位疗养员追求更高更好的医疗护理服务的体现。一是领导重视。我院党委坚持把以人为本贯彻到疗养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切实强化疗养护理工作突出人性化服务这一工作理念。院领导及科室负责人坚持定期参加科室会议,主动向带队领导和疗养员介绍社情、院情,主动征求意见,坚持每周查房制度,经常到体检现场,到疗养室、餐厅问寒问暖,真正把以人为本落实到疗养工作的方方面面。集中力量重点做好军队疗养团队的服务接待工作,2010年7月我院疗养科接待了一批军区优秀士官疗养团,得到了军区领导和优秀士官的一致好评。二是突出规范。疗养科护士担任的不再是单纯的医疗专业护理的角色,而是承担了更多的重要角色,如服务员角色,协调者角色,陪护者角色等。护士的规范化服务是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前提。我们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规章制度、服务流程,组织服务礼仪培训,制定疗养护理服务措施,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依法行医的意识,规范护理人员的服务行为。要求护理人员工作时间着淡妆上岗,发不过肩,衣帽整洁,举止文雅,不聊天,不用电话谈私事,使用文明用语,挂牌服务,提倡微笑服务,主动与疗养员打招呼,缩短与疗养员之间的距离,让疗养员感到亲切。三是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我院疗养科始终把疗养员满意作为检验服务工作质量的唯一标准,在服务上我们从关注疗养员的需要出发,从细节管理抓起,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在疗养方案上,从疗养员的接站、入住、就诊、景观治疗、出院送站等,实行一站式服务、全程化护理。在疗养员的生活起居上做到热情周到、跟踪服务。在疗养环境上,做到每日检查,确保提供优良的疗养房间。在饮食上,针对疗养员不同饮食爱好和病情对饮食的讳忌,主动联系协调食堂,为疗养员提供理想的饮食。护理人员高度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疗养员的广泛好评。近年来院疗养的疗养员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
[1]王少如.苏州古典园林[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2]孙辉.景观在疗养中的作用[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3):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