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疗养员心理疗养对策
2012-01-21付晓
付晓
(济南军区烟台疗养院,264000)
老年人在疗养员中占有很大比例,随着生活适应能力的下降,身体状况的减退,老年人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依目前条件,躯体疾病能够得到良好的救治,心理状态则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因此,疗养院不但要使老年疗养员在疗养期间身体状况得到改善,还要注重心理疗养,改善心理障碍,建立良好的心态,达到身心同疗。
1 老年疗养员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需求
1.1 老年疗养员心理特点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视力明显减退、听力下降、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等生理减退的表现[1]。离退休以后,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社会地位和收入降低,随之带来情绪上的变化,表现为自卑、压抑、消沉、郁闷、烦躁等;由于权势的失落而引发自卑感;由于子女关心照顾的较少,或失去配偶等因素而导致孤独和苦楚;由于身体健康问题和经济收入问题引发不安全感、焦虑感;由于参过战、立过功,对人民和国家有很大的贡献,而产生心理上的荣誉感、优越感、成就感;对新环境很难适应,依恋已有的习惯,怀旧、守旧而产生落伍感、无用感等等[2]。
1.2 老年疗养员的心理需求 老年人来到疗养院首先产生的是想熟悉环境的心理需求,希望能尽快熟悉疗养院的自然环境、疗养科室的医疗环境及了解医疗设备情况。进而会产生疾病矫治的心理需求,希望在疗养期间躯体疾病会有所好转,健康状况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迫切地希望健康长寿。在疗养期间还会有被尊重的心理需求、文体活动的需求、交友的需求、愉悦的需求等等[3]。
2 老年人心理疗养对策
2.1 为疗养员创造良好、愉快的疗养氛围 老年疗养员出现焦虑,很多是因为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入院后,面对陌生环境,离开了亲人和老朋友的关怀、体贴,不能进行自己熟悉的业余爱好和社会劳动,如果再受到疾病的煎熬,就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我们医护人员在与疗养员的接触中,要尽量减少能够引起疗养员焦虑的心理刺激,如对新入院的老年疗养员,主动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新环境;运用安慰、鼓励、解释、疏导等方法,帮助病人建立信心;利用欢迎仪式、建立兴趣小组等方式使老年疗养员之间相互熟悉,消除隔阂,避免误解,消除焦虑与恐惧心理,使老年人在疗养院感受到温暖、友爱的愉快氛围。
2.2 为疗养员消除有碍健康的负性情绪 影响老年人健康的负性情绪主要有焦虑、紧张、抑郁、自卑等。引起老年人焦虑、紧张情绪最重要的因素是对疾病或自身健康状况的担忧,要使老年人正确地对待身体的变化,定期体检,发现疾病及早治疗,不能抱有侥幸心理,麻痹大意,自欺欺人,延误治疗,也不要被疾病吓倒,要坦然面对死亡,认识到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要认真快乐地过好每一天。加强科普宣传,针对疗养员担心疾病的预后这一心理特点,我们要耐心讲解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使他们掌握疾病的规律,懂得如何适应疾病,如何在生活中尽量避免和控制各种诱发因素,一旦疾病发作如何急救,以便更科学、合理地安排好生活。疗养期间生活节奏要根据老年人特点适当放慢,要根据病情安排做适当的活动,如户外散步、看电视、看报纸、下棋、听音乐等活动,以调节和改善情绪和精神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在组织景观治疗和体育锻炼时要合理安排,放慢节奏,避免过度劳累。
老年疗养员由于脑组织萎缩、脑细胞减少、脑功能减退而导致智力水平下降、记忆力减退、敏感、多疑、爱唠叨、对人不信任、斤斤计较等[4],对老年人的健忘和唠叨我们要给予谅解,不可奚落和讥讽。离退休疗养员有极强的自尊心,工作人员必须掌握老年疗养员这一心理特点,主动与他们打招呼,根据其以前的职业和岗位给予恰当的称呼,不能直呼其名,更不能呼叫床号。平时除了要尊重老年人外,对待在职疗养员和离退休疗养员要一视同仁,对待领导和普通群众一样看待,使他们没有受冷落的感觉。和疗养员交谈时,言行要有礼貌,举止要文雅大方,语言要热情亲切,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减少抑郁情绪,避免愤怒情绪,积极配合疗养[5]。
2.3 对老年疗养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团体训练 根据疗养员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安排心理卫生及保健知识讲座,宣传、解释衰老程度的差异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老年人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及自我心理调试方法,增强心理抵抗力,保持乐观愉快的心理状态,消除悲观和消极情绪。根据老年人个人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心理辅导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障碍。在疗养期间可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组织安全的、力所能及的心理团体训练,如:“体验放松”让老年疗养员集体体验放松的感觉,掌握自我放松的要领和技巧;在“盲人的旅行”活动中,通过“盲人”与“拐棍”角色的体验,让老人理解自助与他助同等重要,感受信任与被信任、爱与被爱的幸福与快乐;在“寻找归属”活动中,不用语言交流,通过肢体语言找到与自己属相相同的人,让老年人从了解自己开始,逐渐关注同伴,最后融入团体,体验归属感;在“最佳配图”活动中,使老人学会“不妨听听别人的意见”,在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同时改善自己,避免钻“牛角尖”。通过多种多样的心理训练小游戏可使老年疗养员了解自身的心理缺陷,掌握调整心态的方法,逐步改变自己,维护心理健康,最终拥有健康心理。
总之,老年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是身体及心理极易出现问题的时期。应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变化特点,及时发现老年人的变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及时治疗慢性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使之愉快地度过晚年。研究老年疗养员的心理特征并有针对性地实施个性化心理疗养治疗,使老年疗养员掌握自我心理调试的方法,对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及提高老年疗养员的疗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1]郭念峰.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241-248.
[2]张春生.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53-554.
[3]沈澄,杜筱丽.军队老年疗养员心理需求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07,16(6):336-337.
[4]卫小媛,牛丁岚.老年人的健康干预[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3):277.
[5]李洪瑞,马峰.疗养护理实务全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