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赶幸福脚步,寻找海南坐标——从全国两会看海南加快发展科学提速

2012-01-21本刊综合

今日海南 2012年4期
关键词:菜篮子海南建设

□本刊综合

追赶幸福脚步,寻找海南坐标
——从全国两会看海南加快发展科学提速

□本刊综合

又是一年全国两会。如何提高国民的幸福感,再次成为焦点话题。

全国两会现场,肩负使命的驻琼全国代表、委员深读《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幸福提速思想大碰撞”,追问新一轮发展部署给海南带来怎样的机遇,下一步强岛富民之路该怎么走。

在全国视野下寻找海南坐标,破解海南科学发展难题,成为驻琼代表委员的主要议题。

促发展:自我加压,把“蛋糕”做大

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定为7.5%,这是中国经济增速目标,8年来第一次调至8%以下。

然而海南却把今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定为13%。在全国各个省份中,也只有海南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高于去年增速。

是基于什么样的底气,让海南敢于独树一帜?针对海南这一目标的制定和落实,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保铭和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定之分别作出相应解答。

罗保铭说,13%目标的确定,其信心来自国际旅游岛建设两年来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第一,海南经济总量小,去年仅2550亿元,同样的增速或者哪怕更高的增速,和发达地区相比其绝对值相差巨大。第二,海南过去5年经济平均增速是13.1%,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三,在2011年固定资产

幸福脚步,寻找海南坐标

——从全国两会看海南加快发展科学提速投资增长36.2%的基础上,今年海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为28%,在今年“项目建设年”的背景下,一大批项目落地,对于完成这个投资增速有一定的把握,投资将成为完成13%增长的主要动力。第四,海南经济受出口影响很小,国际需求下行对海南的影响不大。

13%目标还来自对海南欠发达的基本省情的综合考虑。海南省省长蒋定之说:“我们确定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经过反复的权衡,反复的斟酌以后作出的安排。”他指出,以更开阔的视野审视海南,海南和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都是偏下的,人均GDP、人均投资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80%左右,人均耗电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60%。欠发达地区的第一位任务就是“发展”,面对欠发达省情,必须要“跳一跳,摘果子”,否则海南和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13%,这是基于对经济大环境进行冷静判断后的自我加压。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这一政策导向将给内需承接地的海南带来巨大商机。

海南以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背靠逐渐富裕起来的追求健康、旅游、休闲的中国人的客源市场,只要完善设施,优质服务,不断创新旅游产品,需求潜力和发展潜力将是巨大的。海南热带特色农产品具有反季节、高品质等优势,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形势下,需求和价格的增长都将呈长期趋势。中央把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作为今年的战略基点,为我省旅游业、服务业、农业的加快发展带来良机。

同时,面对资源短缺、环境超载、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海南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土地资源、地处南海面向东南亚的极佳区位和港口等比较优势,越来越显现出吸引人流、资金流的巨大商业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大企业的青睐。洋浦现已成为石化巨头们追逐的香饽饽,惠普等知名IT企业也纷纷布局海南。

据悉,今年海南有一大批重点项目将破土动工。农业方面,有200万头猪肉联加工等8个重点项目投产;旅游方面,有20多家5星级酒店竣工;工业方面,有210万吨PTA、100万吨PET、中海油精细化工、30万箱产能的红塔卷烟、英利4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汉能250兆瓦薄膜太阳能电池、400万吨水泥等一批大项目投产。

这些项目投产,不仅可以形成新的产能,也会进一步优化海南的经济结构、壮大经济总量。

抓作风:以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治贪顺民心

在这次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在阐述“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部分,明确将“加快推进政府改革”,建设服务、责任、法治、廉洁政府。

“抓作风,就是抓发展”,省委书记罗保铭这一观点在全国两会期间再次加以强调。在去年8月履新之初,罗保铭要求有关部门就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进行调研;从去年10月的全省领导干部大会到年底召开的省委五届十二次全会,干部作风建设都是极为重要的议题。

罗保铭认为,越发展,越要保持党的纯洁性。作风纯洁,是党的纯洁性的具体体现。去年底,省委五届十二次全会通过了《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若干意见》。今年是海南的科学规划年和项目建设年,任务繁重,需要广大干部真抓实干、创新实干、改革实干、廉洁实干。要把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作为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突破口,着力治理“庸懒散贪”问题,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以治贪顺民心。对一些干部存在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思进取、无所作为、与民争利、损民伤民、脱离群众、腐化堕落等问题,要大张旗鼓地集中整治。对那些在岗不在状态、出工不出力的“混事官”,不学无术、瞎指挥、乱作为的“糊涂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老爷官”,以权谋私、受贿枉法的“腐败官”,要坚决调整、严肃处理。

“各级领导班子、各级干部,特别是公职人员,履职如何、作风如何、真抓实干如何,决定着国际旅游岛能否又好又快发展。或者说作风决定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成败!”3月7日,在海南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上,面对境内外记者,罗保铭再次表露加强海南干部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

罗保铭说,海南省委、省政府把作风问题看得很重,因为海南经济总量比较小,基础比较薄弱,人口受教育程度也不高,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基础条件并不好。在这种条件下要加快发展,各级领导和干部的作风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抓改革、创新和真抓实干,是抓作风的核心环节。

罗保铭同时指出,公职人员依法履职、依法办事也非常关键。如果公职人员吃、拿、卡、要,“脸难看”、“门难进”,势必影响到海南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今年是海南的“项目建设年”,很多项目涉及土地、融资,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要依法规、按规划办事,不能项目上去了,干部倒下来;不能项目上去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受到伤害。所以我们抓作风,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以及各级干部的公信力。

控物价:千方百计让“菜篮子”物丰价实

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海南是个小省份,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是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却位居全国前列。

全国两会期间,海南省省长蒋定之在接受《经济日报》的专访时谈道,使百姓的生活过得比原来好,不断有改善有提高,这是海南省政府工作的立足点。比如,怎么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更加丰富?能否“拎”得起?海南省政府更关注这样一些具体问题。

2010年,海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是6.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2011年1月份海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是4.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海南省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抓“菜篮子”就是抓民生、抓稳定、抓发展。

蒋定之说,海南省政府将从三个方面减轻百姓“菜篮子”的负担:

一是要下决心建设常年“菜篮子”生产基地。面积落实到田块、农户、企业和农民生产合作社;推进蔬菜基地规模化建设;各级财政资金要作出切块安排,用于“菜篮子”建设的直接投资、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生产补助等。大力降低流通费用,继续加强价格调控监管,继续做好物价补贴发放工作。

二是要贯彻落实“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海南省各市县行政负责人是“菜篮子”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具体抓,把任务落到实处。要利用政策设计、制度安排、财政杠杆、政府服务等多种手段,通过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共同管理好“菜篮子”。同时,海南省政府不定期派出督导组,对各市县的“菜篮子”建设进行实地督导检查。

三是要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支持“菜篮子”基地建设。2012年,海南计划拨付2.6亿元,支持常年瓜菜基地建设,新增瓜菜设施大棚2.5万余亩;拨付1亿元,支持生猪生产和猪肉储备,稳定猪肉价格;拨付0.5亿元,带动社会投资2.5亿元,新增瓜菜产品预冷库容量5.1万吨,全省常年蔬菜生产基地达11万亩。2012年,重点旅游城市三亚将增加常年标准化菜篮子基地5000亩,使常年瓜菜基地达到2.2万亩,年产量达到5.5万吨,加上冬季瓜菜4万吨,三亚市瓜菜自给率达到95%。

在3月16日召开的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保铭强调,要建好“菜篮子”基地,保障供给、调控物价。同时,拿出实招、硬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让老百姓及时享受国际旅游岛发展的实惠。

要让老百姓及时享受国际旅游岛发展的实惠,除了严控物价外,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亦是关键。罗保铭强调,要多措并举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把居民增收作为对各市县的重点考核指标,把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引导到提高居民收入上来,尽快让老百姓过上收入不断增加、幸福感逐年提升的美好生活。

罗保铭说,这几年海南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去年的增速分列全国第一和第四位,但绝对值仍然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3441元和531元,城乡居民收入仍然是海南民生改善的工作重点。希望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拿出实招、硬招,加大政策的配套和扶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去年,海南财政贴息带动省农行、省农信社发放农民小额贷款36.34亿元,增长38.7%,有力促进了城乡居民就业、创业和收入增长。

罗保铭要求,今年要继续扩大农民小额贷款贴息范围和支持力度,重点扶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提高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省政府可以研究,根据省情适时适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随着发展逐步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要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财政补贴标准,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

优生态:为海南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创造“绿色银行”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庄严承诺: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以生态环境优良著称全国的海南,始终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立省之本,并在实践中初步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然而,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更强烈的发展需求、更丰厚的资本诱惑和更多对土地、资源的消耗,海南还能保持双赢,建设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吗?出席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对这个问题态度完全一致:海南选择的双赢之路绝不更改,海南在这条道路上将更有坚持。

近年来,海南虽然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开发强度大了,上的项目也多了,但是海南的生态环境质量不但没有降低,反而还有提高,依然保持全国领先:森林覆盖率达到60.5%,位居全国第三;先后建成25个污水处理厂、17座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2座垃圾焚烧发电站,垃圾和污水处理能力比过去提升了很高的档次;空气质量、近海水域水质等也都处于全国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是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不断推进,经济总量超2500亿元,人均GDP超4000美元,投资连续两年增长30%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的基础上实现的。

其他地区发展的大量事实已经告诉海南,生态建设必须以一定的物质为基础,贫困只会加剧生态恶化,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必须加快经济发展。

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近年来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已经使海南有了一定的实力和基础,可以更大声地喊出“生态岛”“绿色岛”。

“海南经济结构在优化,可持续税源在增长,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我们手中的财富足以保障生存和温饱,现在已经到了更有条件、更加自觉地推动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新阶段。”罗保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据悉,今年海南生态保护财政投入将超过25亿元。已经在双赢之路上取得实践经验的海南,拥有更足的底气把这条路走下去。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海南开展的“绿化宝岛”大行动引起了嗅觉敏锐的媒体注意:既然森林覆盖率已经名列全国前茅,为什么还要推进“绿化宝岛”,大兴植树造林?罗保铭代表在回应时说,这是海南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多种树,不仅发挥净化空气、美化景观等环境效果,还可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更是占领碳交易新阵地,增加海南森林碳汇,创造更大发展空间的前瞻之举。

话题聚焦>>>

猜你喜欢

菜篮子海南建设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怀念海南
首都“菜篮子”装满“科技果”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海南杂忆
春天的菜篮子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今日海南的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