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2012-01-19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稻谷效益大豆

李 凤

(渭南师范学院 统计科学与社会计算研究所,陕西 渭南 714000)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理坐标 110°21'-116°39'E,31°23'-36°22'N,全省总面积约 16.7万 km2,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74%,其中山地面积约4.4万km2,占 26.6%,丘陵面积约3万km2,占17.7%,平原面积约9.3万km2,占55.7%。是全国第1农业大省、第1粮食生产大省、第1粮食转化加工大省、第1劳动力输出大省,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稻谷、大豆等。文献 [1-6]利用传统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和主要粮食作物进行了比较优势分析,但是传统方法没有考虑经济效益,作者利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建立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效益优势指数和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7]对河南省小麦、玉米、稻谷、大豆4种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进行测算和分析,从而为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结构的调整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研究所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河南统计年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采用4个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效益优势指数,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8]。

2 结果与分析

2.1 规模比较优势

从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7年平均规模优势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小麦>玉米>大豆>稻谷。其中,小麦和玉米的规模优势指数>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较大的种植规模。大豆和稻谷不具有规模优势,特别是稻谷,规模优势指数<0.25,种植规模严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2004-2010年稻谷的种植规模呈现增加趋势,而小麦,玉米和大豆呈现下降趋势。

2.2 效率比较优势

从表2可以看出,河南省4种粮食作物7年平均效率优势指数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小麦>稻谷>玉米>大豆。小麦和稻谷的效率优势指数都>1,玉米的效率优势指数2004和2005年<1,2006-2010年>1,大豆的效率优势指数2005-2006年<1,2004年,2007-2010年 >1。说明小麦和稻谷的生产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单位面积产出量高,玉米和大豆基本与全国水平持平。小麦和玉米的生产效率呈震荡增加趋势,稻谷和大豆的生产效率基本保持不变。

2.3 效益比较优势

从表3可以看出,河南4种粮食作物7年平均效益优势指数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小麦>玉米>大豆>稻谷。4种粮食作物的效益指数平均都>1,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4种作物在种植业内部有明显优势。但2010年,玉米和大豆的效益指数<1,而且小麦、玉米和大豆从2004年到2010年的效益指数呈现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20.2%,34.7%,44.1%,表明这3种作物在种植业的内部优势正在减少。

表1 河南2004-2010年主要农作物规模优势指数

表2 河南2004-2010年主要农作物效率优势指数

表3 河南2004-2010年主要农作物效益优势指数

2.4 综合比较优势

从表4可以看出,河南省4种粮食作物7年平均综合优势指数从高到底排序依次为:小麦>玉米>大豆>稻谷。其中,小麦和玉米的综合效益指数>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生产优势。而稻谷和大豆的综合指数<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稻谷的综合优势指数呈现增长趋势,小麦,玉米和大豆呈下降趋势。

表4 河南2004-2010年主要农作物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3 小结与讨论

运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河南省稻谷、小麦、玉米、大豆4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进行了系统分析,定量测定了4种作物的优劣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4种主要粮食作物中,河南省7年平均规模优势指数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小麦>玉米>大豆>稻谷;平均效率优势指数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小麦>稻谷>玉米>大豆;平均效益优势指数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小麦>玉米>大豆>稻谷;平均综合优势指数从高到底排序依次为小麦>玉米>大豆>稻谷。2004-2010年小麦和玉米的平均规模优势、平均效率优势、平均效益优势和平均综合优势指数都>1,效率优势呈现增加趋势,而其余指数都震荡下降。2004-2010年稻谷的规模优势指数<0.25,效率优势和效益优势指数>1.1,综合优势指数<0.7,不具有规模优势和生产优势,但其效率和效益却呈现增长趋势,单位面积产出量和种植业内部的优势都有所增加。2004-2010年大豆的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指数<1,效率和效益优势指数>1。

建议扩大优势作物生产,缩小、淘汰劣势作物生产。根据自然条件及其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河南省应建立以优质小麦、优质玉米为主的产业布局,并着力提高小麦、玉米的产量水平,以提高其区域生产能力,适当缩减稻谷、大豆等最不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作物的生产。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质高产新品种,推广科学的耕作栽培技术。优势农作物的形成与种植面积、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密不可分。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培养优质高产新品种,推广科学的耕作栽培技术和农业机械化,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扩大土地产出率,节约生产成本,增加种植业内部的优势,加强优势农作物的生产优势和竞争力。

[1] 宋晨,马新明.河南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分析[J].中国农业通报,2011,27(20):141-145.

[2] 王学强,贾志宽,李轶冰.河南省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35(11):48-52.

[3] 杨贞.河南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研究 [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37(4):407-410.

[4] 孙海潮,卢道文,万金红,等.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897-15900.

[5] 周贤君,邹冬生,王敏.湖南省主要农作物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6):712-715.

[6] 刘海清,胡盛红.海南热带水果生产优势的比较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7):254-257.

[7] 张文晓.连云港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研究 [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

[8] 袁梁.陕西省主要农作物国内比较优势分析 [J].浙江农业科学,2011(1):13-15.

猜你喜欢

稻谷效益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谦卑的稻谷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玉米价疯涨 稻谷也凑热闹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