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降幅收窄 投资增长下行压力依存
2012-01-19
中国今年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将略高于7.5%。在欧债危机反复恶化、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主动调控房地产市场、化解投融资平台风险和推动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成绩来之不易。
从国家统计局对去年至今年第三季度的GDP总值累计同比增长速度的统计结果(如图)可以发现两个现象。第一,今年经济增长下行是去年经济增长下行趋势的延伸。第二,今年第三季度与第二季度相比,经济回落的步伐明显放缓。所以,中国当前的经济可以用“缓中趋稳、降幅收窄”来描述。前三季度,经济增长持续下行态势,企稳回升明显后延,表明我国经济运行内在机制发生变化。从全年走势看,第三季度应为短期底部。
当前一些积极因素正在积累,第四季度我国经济有望小幅回升。
自欧洲央行实施直接货币交易(OMT)、美联储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QE3)后,多国相继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短期内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提振消费信心。在此背景下,9月我国出口增长达到9.9%,明显高于7月(1%)和8月(2.7%)的增幅。
9月,美国、欧盟、德国、日本及新兴市场采购经理指数(PMI)都出现回升。汇丰中国10月制造业PMI达49.1,比上月回升1.2点,达到近三个月最高。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呈回升态势。今年以来,在中国经济增长下行过程中,企业去库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工业生产。如果原材料上涨,企业从价格预期的角度来考虑,将增加原材料库存,从而增加需求,有利于推动工业生产的回升。
在内需方面,1至9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5%,比1至8月加快0.3个百分点。在房地产销售回升、长假等因素的拉动下,消费实际增速高于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1.6%,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8月大宗商品、鲜菜等价格上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出现季节性回升,但至9月已回落为1.9%。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在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的回升和传导作用下,油料、肉禽及制品等价格将回升。虽然第四季度的涨价因素将有所增加,但翘尾因素逐月下降,全年CPI涨幅将略低于3%。
预计2013年消费、出口增长将与今年大体持平,但投资增长面临下行压力。
首先,房地产投资回升力量不足。随着商品房销售回暖,且销售增速超过新开工面积增速以及土地购置面积增速降幅收窄,市场主导的房地产投资将小幅回升。但明年保障房施工套数、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均有所下降,保障房投资增速将明显减缓。
其次,出口不振、产能过剩、利润偏低将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长。我国制造业投资与出口增长密切相关,明年出口增长相对低迷,出口拉动的投资动力不足。今年众多企业出现亏损,自有资金不足,投资扩张动力减弱。
再次,根据“十二五”规划部署,公路、铁路、地铁、水利等基建投资明年仍有一定增长潜力。但地方负债率较高,税收增收困难,而民生类支出压力较大,局部地区风险约束明显增加,基建投资扩张能力受到限制。
受新一轮全球性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和短期资本回流都可能推高明年的CPI。食品供求总体处于紧平衡格局,国际、国内供给冲击或货币宽松都容易使物价上涨预期转化为上涨现实,明年物价综合压力将略有上升。再考虑要素价格改革等,应为CPI上涨预留一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