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薛岔地区长6油层组油水分布特征研究

2012-01-18刘长亮

地下水 2012年3期
关键词:同层层段试油

马 强,刘长亮,常 森,王 涛

(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2.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3.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录井公司,东营257064;4.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第五采气厂,内蒙古乌审旗017300)

薛岔地区长6油层组油水分布特征研究

马 强1,2,刘长亮3,常 森4,王 涛4

(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2.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3.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录井公司,东营257064;4.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第五采气厂,内蒙古乌审旗017300)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厘清研究区长6储层油水分布特征。方法顺延砂体走向和垂直砂体走向分别制作两条油藏剖面图,通过对剖面图详细分析,得出目的层油水分布规律。结果 研究区砂体呈条带状展布,纵向上层间非均质性较强,油层厚度较薄,厚度变化较快。结论研究区长6储层油水接触关系正常,但油水分异程度差,油水同层现象普遍,纯油层较少,差油层、油水同层较为发育,并且油水相变迅速,以连片层状或透镜体状为主。

薛岔地区;油藏剖面;油水分布

薛岔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西部,隶属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北起墩梁村,南到刘崾岘、东达杨崾岘、西达薛岔沟,面积约150 km2。长6段成为该地区油气储量增长的主力层位[1~4],现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近5 000万 t。

研究区主要产层是长6油层组,物源方向主要为东北向,长6地层总沉积厚度为115~140 m,平均125 m左右。按照延长油矿的划分标准,自下而上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长64、长63、长62、长61四个亚油层组(图1)。其中长61砂层组厚度最大,可达40 m左右,长64砂层组最薄,一般厚20 m左右,长63油层组和长62油层组厚度分别在35 m和30 m左右。长61、长62、长63砂层组一般又各由2~3个次级旋回组成,发育多套砂体,盆地东部发育的凝灰岩在本区不发育,为见高伽马砂岩,各油层组以及个旋回之间岩石岩性特征都有一定差异。

1 储层地质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岩心观察结果以及测井分析,薛岔区块长6段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和远沙坝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范围较大,水下分流间湾范围则相应较小。水下分流河道砂地比值一般在50%左右,但在河道中央可达到70%。水下分流河道底部可见泥砾以及植物茎干等,下部岩性主要为中-细砂岩,中上部逐步变细,成为粉砂、泥质粉砂岩。水下分流间湾范围一般小于水下分流河道范围,以泥岩为主,偶见薄层粉砂岩和细砂岩,水平层理发育[5~8]。

薛岔区块储层岩石中杂基含量最高不超过15%,因而其大类属于纯净砂岩。岩石碎屑中石英含量最高,平均为46.59%,最高可达 88.49%;其次为长石含量平均为44.56%;岩屑含量最低,平均仅为8.87%。因此研究区长6储层主要为长石砂岩(82.9%),其次有少量的岩屑长石砂岩(9.3%),偶尔可见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或长石石英砂岩。

图1 吴起薛岔区块X2井长6小层划分

2 油水分布特征

本区共制作了5幅油藏剖面图,其中顺砂体走向2幅,垂直砂体走向3幅。本区主要是岩性圈闭,相对孔隙度和渗透率值较低,属低孔、低渗储层。油藏主要分布在长6层中的长62和63小层中,长61、长64相对含油较少。下面分别以两组剖面中的各一例来介绍储层油水分布特征。

2.1 剖面X6井—X32井

X6井—X32井剖面是研究区西南至东北向的,包括有X6井、X17、X25、X12井、X35井、X38井、X16井、X28井、X32井,主要含油层位是长62、长63。

剖面起始井是X6井,该井长64段发育有一段砂体,其邻井X17井不发育该砂体,故砂体在两井之间尖灭,测井解释为油水同层,厚度不到4m;长63小层发育两套砂体,下套砂体较薄,测井解释为纯水层。上套砂体解释有2个油水同层段,其中下部油水同层段一直延续至邻井X17井,试油资料显示为日产油1.25 m3,含水率为85%。上部油水同层段仅发育于该井中,厚度约4 m。长62发育两套砂体,下部砂体解释为干层,上部砂体解释为油水同层,与邻井X17井油层相通,厚度约3 m。长61同样发育两套砂体,上部砂体解释为干层,下部砂体解释为油水同层,厚约2 m。

X17井长64砂体不发育;长63发育两套砂体,上部砂体解释为油水同层与邻井X6井连通,而向砂体上倾方向尖灭,厚度为2 m。下部砂体解释为干层;长62发育两套砂体,上部砂体解释为纯油层,厚4 m试油资料显示日产油10.6 m3,与邻井X6井连通,下部砂体解释为油水同层,与相邻井不连通;长61发育两套砂体,测井解释为干层。

X25井长64发育一套砂体,测井解释为水层,与邻井X12井的油水同层相连通;长63不发育油层段;长62仅发育一个厚度为3 m的油水同层段,与相邻井X12井连通,而在邻井X17井之间尖灭;长61上部砂体发育一个油水同层段,向两边尖灭,呈透镜状。

X12井长64发育一个油水同层段,向邻井X35井方向尖灭;长63不发育油层段;长62发育3个油水同层段,总厚度不超过10 m,最下部油层段连通性较好,与相邻井均连通。中间油层段和上部油层段均向两边均尖灭,呈透镜状;长61发育一个油层段,厚度为2 m,与邻井X35井连通。

X35井长64、长63不发育油层段;长62解释有一厚近4 m的油水同层段,与左右邻井相连通。长61发育两套砂体,上套砂体解释有一厚2 m的油水同层段,与左右领井连通,但相砂体上倾方向减薄。

X38井长64发育一套透镜状砂体,解释为油水同层;长63解释有4个总厚度约14 m的油水同层段,试油资料显示最上段日产油2.8 m3,含水率30%;长62发育两套砂体,上套砂体解释有一厚度为2 m的油水同层段,与左右邻井相连通。

X16井长64发育两套砂体,下部砂体解释为厚3 m的油水同层段,与邻井X28井相连通,而在邻井X38井之间尖灭;长63砂体不发育;长62解释有3个油水同层段,总厚度不足10 m,均与邻井连通,最上段试油资料显示日产油2.43 m3,含水率79.1%;长61发育两套砂体,解释有3个油水同层段,下砂体有2个,上砂体1个,总厚度不足6 m,最下油水同层段与相邻井连通,上2个油层段向邻井尖灭。

X28井长64解释有两个油水同层段,上段与邻井之间尖灭,下段与邻井X16井相连通,而在X32井之间尖灭;长63解释有两个油水同层段,两段均与邻井X16井之间尖灭,而与邻井X32井连通,总厚度为6 m;长62解释有四个油水同层段,总厚度约15 m,其中下三个油层段均与邻井连通,上一个与邻井之间尖灭,试油资料显示日产油1.35 m3,含水率55%;长61解释有一个油水同层段,厚度约2 m,与邻井X16井连通,与X32井之间尖灭。

X32井是此剖面最后一口井,相对油层段不发育。长64发育一套砂体,但不发育油层段;长63发育两套砂体,下套砂体试油资料显示为水层,上套砂体解释为油水同层,与邻井X28连通,厚度为4.5 m;长62发育四套厚度变化较大的砂体,下两套解释为水层,次上套解释为油水同层,最上套为干层;长61不发育油层段。

2.2 剖面X37井—X5井

剖面X37井—X35井是西北至东南方向的,包含井有X37井、X17井、X11井、Q5-98井、X8井、X13井、X5井,主要含油层位长62和长63。

剖面第一口井位X37井,改进含油层段较少。长64发育两套透镜状砂体,上套砂体解释为厚度2.5 m的油水同层段;长63不发育油层段;长62发育一套砂体,测井解释有一个厚约3.5 m的油水同层段,与邻井X17井相连通;长61不发育油层段。

X17井长64不发育油层段;长63解释有一个油水同层段,厚2 m向两边尖灭,呈透镜状;长62发育三套砂体,最下套解释为油水同层,厚度为2 m,呈透镜状。中部砂体试油资料显示为纯油层,日产油10.6 m3,厚度为4 m,与邻井 X11井相连通。上部砂体解释为油水同层,厚3 m,与左、右邻井均相连通;长61不发育油层段。

X11井长64不发育油层段;长63解释有两个油水同层段,下油层段厚2 m,与邻井Q5-98相连通。上油层段呈透镜状,厚3 m;长62发育三套砂体,最下套砂体测井解释为油层,厚2.5 m,与邻井X17相连通。中间段砂体试油资料显示为油水同层,日产油10.32 m3,含水率 18.1%,厚 4 m;最上一段解释为水层;长61解释有两个油水同层段,均呈透镜状,总厚为 6.5 m。

Q5-98井长64不发育油层段;长63发育两套较厚砂体,下套砂体解释为干层。上套砂体解释有两个油水同层段,下油层段厚4 m,与左、右邻井均相连通,上油层段呈透镜状,厚2.5 m。长62有四套砂体,从上到下,第二套砂体解释为水层。第三套砂体解释为厚4 m的油水同层,与左、右邻井相连通;长61不发育油层段;

X8长64井不发育油层段;长63发育两套较厚砂体,下套砂体解释为干层。上套砂体解释有两个油水同层段,总厚为7 m。下油层段与邻井Q5-98连通,与邻井X13井之间尖灭。上油层段与之相反;长62发育四套砂体,从上到下,第一套砂体解释为油水同层,厚2.5 m,呈透镜状。第二套砂体试油资料显示为含油水层,日产油 0.12,含水率高达99%。第三套砂体解释为油水同层,厚3 m,与左、右邻井相连通。第四套砂体解释为干层;长61发育两套砂体,解释为干层。

X13井长64砂体不发育;长63解释有一个油水同层段,厚4 m,与邻井X8井相连通,而与邻井X5井之间尖灭;长62发育四套砂体,从上到下,第一套砂体解释为干层。第二套砂体试油资料显示为水层。第三套砂体解释有两个油水同层段,总厚约为5 m,均与邻井相连通。第四套砂体解释有两套厚约5m油水同层段,与邻井X5相连通,而与邻井X8井之间尖灭;长61不发育油层段。

X5井位该剖面最后一口井,长64发育一套砂体,解释为油水同层段,厚2.5 m,与邻井X13井之间尖灭。长63发育一套砂体,解释有厚约3 m的一个油水同层段,不与邻井X13连通;长62发育四套砂体,从上到下,第一套砂体试油资料显示为水层。第二套砂体解释为水层。第三套砂体解释为油水同层,厚3.5 m,与邻井X13井连通。第四套砂体解释有两个油水同层段,总厚5.5 m,均与邻井X13井相连通;长61发育一套砂体,解释为干层。

3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区长6段整体含油饱和度较低,油层主要分布在长62和长63,整体连通性较好,呈条带状展布,纵向上层间非均质性强,造成油层厚度较薄,多在1~6 m之间,厚度变化较快,油水分异程度差,油水同层现象普遍,纯油层较少,差油层、油水同层较为发育,并且油水相变迅速,以连片层状或透镜体状为主多层,油藏常发育层状边水。但整体油水关系正常,未见倒置关系。

[1]何自新.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95~105.

[2]陈瑞银,罗晓容,陈占坤,等.鄂尔多斯盆地埋藏演化史恢复[J].石油学报.2006,27(2):43~47.

[3]陈瑞银,罗晓容.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地层剥蚀量估算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06,80(5):685~694.

[4]鄂尔多斯盆地吴旗油田区域沉积岩相研究与分析[J].石油化工应用.2009,28(3):30 ~35.

[5]李文厚,庞军刚,曹红霞,等.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期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演化[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3):501 ~506.

[6]蒋凌志,顾家裕,郭彬程.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低渗透储层的特征及形成机理[J].沉积学报.2004,22(1):13~18.

[7]李德生.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学[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15(1):38 ~46.

[8]罗晓容,张刘平,杨华,等.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1段低渗油藏成藏过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0,31(6):770~837.

Study of oil and water di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6 oil layers in Xuecha

MA Qiang1,2,ZHANG Xiao - li1,2LIU Chang - liang3,CHANG Sen4,WANG Tao4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ntinental Dynamics,Northwest 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69,China;2.Department of Geology,Northwest 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69,China;3.Shengli Geologging Company of Sinopec Group,Dongying,Shandong,257064,China;4 Gas Production Plant 5 of Petro China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Wushen Neimenggu 017300,China)

Purpose:Identify the oil- wate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ervoir in this area by analysis and research.Methods:Follow the alignment of sand body and vertical sand body,and then make up two oil reservoir profile maps.By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profile maps,draw a oil-water distribution rule of the target stratum.Result:Sand body in the target area distributes like ribbons.Besides,oil layer is thin and the thickness of it changes fast.Conclusion:Contact relation between oil and water of Chang 6 reservoir is normal in this area,whereas,differentiation of oil and water is bad.In addition,oil and water are usually in the same layer,thus,pure oil layer is rare.What′s more,bad oil layer and oil- water layer are mature,meanwhile,oil and water facies switch rapidly.Most of the oil layers are slices- banding shaped or lens shaped.

Xuecha;oil reservoir profile map;oil-water distribution

TE122

A

1004-1184(2012)03-0012-03

2012-02-15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金项目(2007BAB1701);西北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基金项目(10D2SY0D1)

马强(1987-),男,陕西米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工作。

猜你喜欢

同层层段试油
易木同层
特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层段划分新方法
浅析同层排水技术在新建住宅中的应用
同层排水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比较和探讨
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展布规律研究
井下作业试油工艺技术探讨
高含水油藏细分注水层段组合优选方法研究
试油测试技术与发展方向
水井的层段注水措施研究
探索高温高压深井试油技术的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