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促马英九签和平协议
2012-01-17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胡又中●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李珍 ● 汪北哲 王晓冬
马英九胜选给两岸关系未来提供了巨大想象空间,“和平协议”已经成为台湾岛内热门关键词。《联合报》16日公布最新民调说,77%的民众欣然接受马英九连任,表示难以接受者为10%。马英九的胜利被视为两岸和解政策的胜利,如今一堆关于巩固两岸关系的要求正通过媒体、专家提出来,包括将“九二共识”立法、建立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等,台湾社会中公开呼吁两岸友善的声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有底气。台湾舆论、社会甚至官员大都认为两岸政治协商已经不可避免,但在何时进行仍众说纷纭,乐观者称明年5月时机就会成熟,悲观者则认为未来4年内签署和平协议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马英九胜选后的第一个公开活动是15日会见美国代表团,其间要求购买F-16C/D,放出微妙的政治信号。台湾一名学者说,马英九肯定会继续在太平洋两岸搞“等距离外交”,他不大可能匆匆去碰两岸政治。
两岸能签和平协议吗?
“台湾总统和立法委员大选正式落幕,随之而来的是台湾未来4年的政经变化。”台视新闻16日报道说,“胜选的马英九可说是挑战才开始,他将面对欧债风暴、全球经济衰退、两岸政经谈判、内部贫富不均、青年失业等诸多挑战。”台湾《中央日报》当天一口气提出了许多问题:如果台湾始终坚持只谈经济不谈政治,大陆是否同意?台湾还能拖多久?两岸和平协议纵使在未来4年不谈,但“终止敌对状态”与“军事互信机制”能不能谈?两岸互设办事处有无可能?陆资与陆生来台的诸多限制能否放宽?在经济和政治之间,是否要先进行文化协商?更重要的是,台湾一方面要扩大ECFA效益,希望依靠大陆之助不致被东盟十加三边缘化,另一方面却要加入美国为抗衡中国大陆而筹组的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其间是否会产生矛盾?台湾又如何在两难之间自处?
“马英九必须缔结和平协议。”台湾《中国邮报》16日向马英九提出了强烈要求,这也是台湾观察家连日来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报道说,2008年“总统”选举前,马英九承诺如果当选将与大陆签署和平协议。“他当选了,但放弃了承诺,就像陈水扁当年终止国统会一样”。他角逐第二任时,再度承诺10年内缔结和平协议。马英九现在当选了,应设法在2016年卸任前缔结和平协议。台湾铭传大学教授杨开煌称,台湾不能满足于停留在现状,马英九胜选后应当做一件事:将“九二共识”立法,还应建立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吸纳在野党。岛内《旺报》呼吁,应该“使九二共识成为全民共识”。
岛内《联合报》昨天登社论大谈和平协议,提出了它自己都认为不太可能实现的大胆设想:“在马总统第二任期中,北京应当创想,主动以中华民国总统的名义邀马访问大陆,并签订‘军事互信机制,或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宣言……打开了这个死结,两岸关系即不可折返。”社论还安慰大陆说,“突破两岸关系瓶颈,应有创新思维。须知,北京接受了‘中华民国,其实也并未排除‘统一”。
台视新闻网站16日报道称,台湾师范大学学者曲兆祥认为,未来4年两岸政治谈判不可避免,不过,北京并不清楚马英九所提和平协议的内容,甚至担心他要把两岸现状制度化,限制进一步发展。因此,马英九最好在“5·20”就职典礼前把和平构想说清楚。台湾文化大学学者邵宗海在一个研讨会上说,所谓政治议题,不一定就是马英九在选前提出的两岸和平协议,很可能还有其他方面。他预料明年5月可能是双方政治谈判的成熟期。台湾前“国安会议咨询委员”蔡宏明预计,未来两岸会以经贸团体名义互设办事处,互派官员常驻沟通。台湾另一学者张五岳则强调,以两岸主客观政治氛围判断,马英九第二任期通过政治谈判达成和平协议可能性几乎等于零。他认为,现今情势,台北、北京与国际社会交集点,在于确保台海和平发展局势,并使之不会逆转。
美国《外交杂志》说,马英九的胜选肯定会提高北京的期望。比如,北京可能会呼吁台湾停止从美国购武,将“九二共识”法律化。日本《东京新闻》16日发表社论称,马英九获胜后会使两岸经济联系深化,但现在大多数台湾民众选择“维持现状”,假如大陆着急向台湾施压实现政治协商的话,反而会让迄今为止取得的成绩全部失去,台湾和大陆的关系只会倒退。英国《金融时报》引述台湾一名专家的话说,国民党领导人将利用今后12-18个月的时间巩固选举的胜利,而不是与大陆达成新的协议。该专家称,北京知道在统一问题上能将台北推到什么程度。
岛内资深媒体人兰萱1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马英九竞选时称到哪里都是“中华民国总统”,不会以其他身份访问大陆,但这并不代表两岸领导人没有见面机会。兰萱说,“只要大陆同意,未来两岸领导人在APEC见面就是一种很好、很自然的安排,如果能从这一点来突破,两岸关系在马英九第二任期内的开展将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台湾需要平衡太平洋两岸?
马英九这几天的活动主要是接见美国代表团、祭奠父亲、感谢辅选团队以及商议未来执政的人事安排。
“提升台美关系,马英九列首务。”香港《明报》16日如此分析。该报关注了马英九连任后首场公务行程就是接见一个12人的美国学者专家访问团,其间马英九提出,进一步提升台美关系是他下一任期的重要目标。他希望继续采购F-16C/D型战机、解决美国牛肉进口问题,还称加入TPP是未来10年的优先考虑之一。台湾亲绿的《自由时报》则引述日本媒体的报道说,今后大陆可能加紧对台政治攻势,“马英九可能闪电访问中国大陆”,报道引述“国民党相关人士”的谈话说,“党内曾讨论过马总统与中国领导人会谈的可能性”,问题在于身份。
台湾《中国时报》16日评论说,对这次台湾选举,华盛顿与北京支持对象相同,立场趋于一致,但是立场一致不代表利益一致。大陆和美国都希望台海维持稳定,毋庸置疑,然而北京要的是两岸加强互动、深化融合,而美国要的是美国、大陆和台湾结构稳定,台海维持“不远、不近、不冲突”的现状。如何追求台湾利益,马政府势必要衡量出与两者之间最恰当的等距关系。美国佩斯大学亚洲中心主任康荣宝说,“马英九会对重要大国采取等距离外交,大陆是台湾的生存命脉,但美日也是台湾不可缺少的助力,所以马英九才会在获胜后会见美国代表团谈论有关军购与加入TPP等问题,这不但是对美国表态,也是让台湾一些人放心”。
“台湾选举结果在全世界都可以感觉到。”加拿大前外交官斯特林15日在《卡尔加里先驱报》撰文说,加拿大总理哈珀下个月将访问北京,马英九的胜选让两岸争议问题变得缓和,从而使加拿大面对北京会更轻松。经常认为两岸关系与朝韩关系有“相似之处”的《韩民族日报》16日称,国民党以较大优势赢得台湾选举。这个意料之外的大胜再度说明,台湾人民支持“台湾版的阳光政策”,该政策给台海关系带来了经济增长和稳定。这推动了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统一进程,两岸经济融合正快速推进,这个改变源自彼此的务实。文章称,“这种做法对于事无补的朝韩敌对关系具有许多借鉴意义”。
印度《商业标准报》16日引述一名评论家的话说,如果国民党继续执政,人们可以认为紧张会降低,(大陆解放军)没有理由要求更高的预算。随着台湾不再像大陆身边的一根刺,北京强硬派声音会缓解,甚至消失,这反过来有助于削减与美国的紧张。报道认为,印度面临困局,台海两岸稳定意味着给印度接触台湾提供更多经济机会,但同时,一个不再那么专注于其后院的北京将更容易向其他地方投放力量,包括针对印度的地方。文章称,“地缘经济机会与地缘政治风险并存,除非新德里能抓住台湾选举后产生的机会迅速扩大经济关系,否则,印度在马英九的成功中不会得到什么好处。”日本《富士产经新闻》评论称,“走亲中路线的马英九的胜利,让台湾越来越靠向大陆,这使得亚洲格局又有了新的变化”,这是一件令人十分担忧的事情。
台湾选举转型中毁誉参半
“如果你认为一枪打中腹部属于幸运,那么陈水扁似乎属于双倍幸运。他受的伤很轻,而枪击使他获得同情。当计票结果出来时,他拿下50.1%,在所统计的大约1290万张选票中,优势不到3万张选票。陈水扁不理会争议,他在民进党竞选总部外对1万名欢呼的支持者说,‘从现在起,我们必须互相拥抱,创造一个和平、统一的新台湾。但6个小时后,国民党竞选人率领几千愤怒的支持者开始进行无限期的静坐。”2004年的“3·19”枪击事件后,美国《时代》周刊曾如此描述台湾“稚嫩的民主”,台湾媒体也为选举混乱而沮丧。
上周选举顺利进行,让岛内媒体大为鼓舞。台湾中时电子报网站16日称,“台湾本届总统大选在大陆造成不小轰动,不少名人在开票当天全天候关注,纷纷表达对台湾民主的向往与羡慕”。联合新闻网也在网站报道说,“陆网友疯台大选,赞马蔡都是胜者”。台湾《旺报》引述英国广播公司的评论说,“台湾为华人圈的民主典范,赞扬大选平和有序,可供香港、新加坡、中国借鉴”。马英九15日会见美国代表团时称,台湾的民主对大陆未来的发展一定会“发生影响”。16日,台湾一名社会评论家说,这次选举确实非常顺畅,但远没有到成为别人榜样的程度,这种有些沾沾自喜的情绪本身就是一种不成熟。
台湾《自由时报》16日则猛烈抨击岛内的选举制度,列出许多问题:行政体系公然介入选举,“把公仆当做家仆,把国家当做我家”;检调司法沦为选举工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宇昌案”,若不是蔡英文保有原始文件,检调大动作查扣宇昌文件,进一步搜索蔡总部、民进党和蔡家乃意料中事;买票贿选依然严重,此次大选各地贿选传闻不断,买票金额从500新台币到数千不等,但检调单位都重重拿起、轻轻放下,令人匪夷所思。该报最后将所有罪责都一股脑推到了执政的国民党身上。英国广播公司引述国际观选团人士的话说,台湾的民主仍持续在转型的过程中。政府与政党对于贿选采取的行动,仍显得不够充分,不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