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肾Ⅰ号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30例疗效观察
2012-01-15喻闽凤朱卫娜占科邱明亮刘英
喻闽凤, 朱卫娜, 占科, 邱明亮, 刘英
紫癜肾Ⅰ号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30例疗效观察
喻闽凤, 朱卫娜, 占科, 邱明亮, 刘英
目的 观察紫癜肾Ⅰ号方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紫癜肾Ⅰ号方加减口服及中药针剂,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2周后分别口服紫癜肾Ⅰ号方加减及西医常规处理随诊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前、治疗4、8、12周各个时间段的尿微量白蛋白的分布情况及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情程度比治疗前均有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在治疗4、8周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效应、分组效应、时间*分组交互效应对尿微量白蛋白均有影响(P<0.01)。结论 紫癜肾Ⅰ号方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具有确切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肾炎/中医药疗法; 紫癜,过敏性; 尿; 白蛋白; 儿童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微小静脉或微小动脉等小血管,为IgA免疫复合物沉积的血管炎,病损为皮肤、胃肠道和肾小球,伴有关节疼痛或关节炎。是小儿常见的变态反应性血管性紫癜,30%~60%患儿出现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1]。多在皮疹出现后2~4周出现,也可出现于皮疹消退后或静止期。肾脏症状轻重不一,多数患儿出现血尿或和蛋白尿,少数重症患儿伴有浮肿及高血压,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本病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微生物感染、药物、食物过敏及其他变应原等有关。
本研究结合紫癜性肾炎以风湿、湿热、热毒及血瘀贯穿整个病程的病理特征,采用紫癜肾Ⅰ号方清热解毒除湿、活血化瘀通络,达祛除内外之邪,改善患儿体质,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减少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复发,甚而达到痊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来自2011-01/12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住院部,共计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女各15例;3~6岁9例,~9岁15例,~18岁6例;病程≤1个月15例,~6个月10例,~12个月3例,~36个月2例;病情轻度(积分0~6分)16例,中度(积分7~12分)9例,重度(积分13~18分)5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3~6岁11例,~9岁8例,~14岁11例;病程≤1个月17例,~6个月7例,~12个月4例,~36个月2例;病情轻度17例,中度8例,重度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0年全国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会议上提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诊断草案[2]。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尿血证候分型:风热伤络、血热伤络、阴虚火旺、气不摄血。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2)年龄3~14岁;(3)家长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不能坚持治疗者;(2)依从性差;(3)治疗中出现并发症者及应用其他中、西药者。
1.5 治疗方法 自接受治疗开始,两组患儿均免食动物蛋白饮食3个月。
1.5.1 观察组 2周为1个疗程,第1个疗程为综合治疗,口服紫癜肾Ⅰ号方加减并静脉滴注中药针剂;后口服紫癜肾Ⅰ号方加减随诊治疗3个月。紫癜肾Ⅰ号方基本方为黄芪、旱莲草、女贞子、菟丝子、桃仁、猫爪草、白茅根、藕节、紫草、仙鹤草、小蓟、玉米须、蚕砂、鬼箭羽、徐长卿、白花蛇舌草(处方采用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单味中药配方颗粒进行组方)。血尿者可加水牛角、生地等;腹痛患儿可加制乳香、制没药。服用方法:3~6岁每次50mL,~10岁60mL,~18岁75mL,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中药针剂丹红针剂(荷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0.5mL/kg静脉滴注,每日1次;热毒宁针剂(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3~0.5mL/kg静脉滴注,每日1次。
1.5.2 对照组 维生素C注射液100~300mg/(kg·d);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予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西咪替丁针剂20~40mg/(kg·d);腹痛者予654-2针剂每次0.3mg/kg静脉滴注;甲基泼尼松龙针剂5~10mg/kg,每日2次。口服潘生丁片3~5mg/(kg·d),每日1次;氯雷他定颗粒每次5mg,每日1次;醋酸钙颗粒10g,每日2次。
1.6 观察指标 第1疗程结束,观察患儿疗效;并在治疗前、治疗4、8、12周分别查尿微量白蛋白。
1.7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经综合治疗2周后,随诊治疗3个月未见症状、体征复发者;(2)有效:经综合治疗2周后,随诊治疗3个月有症状、体征复发者;(3)无效:经综合治疗2周后,随诊治疗3个月症状、体征未见缓解者[3]。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2周后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2周后疗效比较[n(%),n=30]
表1结果说明,观察组治疗2周后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2周后病情比较 观察组轻度25例,中度5例,重度0例;对照组轻度10例,中度15例,重度5例。治疗后两组病情程度比治疗前均有减轻,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7,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比较(±s,n=30,mg/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比较(±s,n=30,mg/L)
注:与对照组比较,at=132.74,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4周 治疗8周 治疗12周观察组 60.6±4.2 60.5±10.4 32.7±4.0 17.1±2.4a对照组66.2±4.6 54.7±11.4 46.8±8.3 40.8±11.0
表2结果说明,两组患儿治疗前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4、8周两组尿微量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尿微量白蛋白下降;治疗4周前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下降速度比观察组快,但4周后,观察组下降速率快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恢复到正常范围的时间比对照组快。说明不同治疗方案对尿微量白蛋白有显著影响,观察组消除尿微量白蛋白优于对照组。
2.4 治疗时间、分组、时间*分组交互效应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治疗时间、分组、时间*分组与尿微量白蛋白具有交互效应(F=352.8,54.6,45.8,P<0.05)。
3 讨论
紫癜性肾炎的病机特点为风热、热毒、湿热、血瘀,故制定“清热解毒除湿、活血化瘀通络”的治疗法则,拟定紫癜肾Ⅰ号方治疗。方中黄芪益气固表、温通阳气、调畅营血、生血生津、活血利水之功,为补气良药。与其他益气健脾补肾、解毒化瘀、祛湿化浊药配伍治疗紫癜性肾炎可益脾肾、补肾元、扶正气,化湿浊、解瘀毒、祛邪气相得益彰。旱莲草、女贞子即二至丸,与菟丝子合用以补养肝肾之阴;桃仁活血化瘀以消紫癜;仙鹤草、藕节收敛止血散瘀;白茅根、小蓟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玉米须利水消肿,利湿退黄;蚕砂祛风除湿,舒经活络,化湿和中;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通淋;徐长卿祛风止痛,活血通络,止痒;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鬼箭羽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猫爪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诸药联用以解毒化瘀祛湿,消除血尿及蛋白尿。紫癜肾Ⅰ号方辨病与辨证结合,活血止血兼顾,从先后天之本脾肾出发,扶正驱邪,整体调节,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常规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提示紫癜肾Ⅰ号方对本病疗效显著。同时,本研究还表明中药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虽不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但在尿微量白蛋白的趋势中可以明显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尿微量白蛋白均在下降;中药观察组下降的速率快于对照组;并且中药观察组能使尿微量白蛋白值恢复到正常范围,而对照组并未使尿微量白蛋白值恢复到正常范围。因此,说明不同治疗方案对尿微量白蛋白有不同的影响,紫癜肾Ⅰ号方的疗效更为稳定、持久、可靠。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08-209.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12):911.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30006南昌,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喻闽凤,朱卫娜,占科,刘英),风湿科(邱明亮)
喻闽凤(1969-)女,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小儿免疫系统及结缔组织疾病的防治,E-mail:ymf69@163.com。
10.3969/j.issn.1674-3865.2012.04.003
R692.3+4
B
1674-3865(2012)04-0294-03
2012-04-24)
黄伟)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