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疗法治疗飞行员航空性伤病65例疗效观察

2012-01-15熊万喜余琳王丽王蕾宋光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特勤伤病疗养

熊万喜 余琳 王丽 王蕾 宋光

(解放军武汉疗养院东湖疗养区,430072)

航空性伤病如飞行错觉、加速度耐力不良、空晕病及气压损伤性疾病等,常因突然发作、症状危重而影响飞行任务和作战任务的完成,甚至停飞,直接造成战斗减员[1]。为此,我们采用综合疗养因子对65例航空性伤病进行了治疗,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4-02—2010-12来院疗养的男性歼击机飞行员大体检中发现航空性伤病65例(飞行错觉27例,加速度耐力不良18例,空晕病12例,气压损伤性中耳炎8例)。年龄25~46岁,平均35.5岁;飞行时间250~3 800 h,平均1 800 h。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 提升健康意识,普及健康知识,重点讲解航空医学知识,使飞行员掌握在缺氧、突然减压、加速度和飞行错觉等特殊情况下所应采取的措施,增强应对航空环境突然恶化的能力;指导飞行员形成科学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1.2.2 运动疗法 ①一般运动:步行、慢跑、球类运动。②特殊锻炼:加速度耐力不良,偏重于举重及腹肌训练;空晕病及飞行错觉,偏重于旋梯、滚轮等前庭锻炼;气压损伤性疾病,偏重于球类及长跑等耐力运动[2-3]。按照“适宜运动量,循序渐进,合理安排,持之以恒”的原则组织实施,1次/d,1 h/次,1个月为1个疗程。

1.2.3 自然疗养因子疗法 充分利用本地区自然疗养资源,组织游览风景名胜,观赏花草树木,达到消除疲劳、增强体质、防治疾病、促进康复之目的。3次/周,2 h/次,1个月为1个疗程。

1.2.4 心理疗法 注重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紧密结合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及时消除飞行员的心理障碍,做到生理和心理同步治疗。基本方法:应激控制训练、表象机能训练及自信心训练。

1.2.5 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 克服不良卫生习惯,戒烟限酒,起居有常,工作有序,张弛有度,保障足够的睡眠时间,维持生物钟的正常运转;对症治疗,防止伴随疾病。

2 疗效评定标准及结果

根据特勤疗养学特勤人员特殊伤病康复疗养疗效评定标准,并依据主观感觉、客观检查指标、临床症状及体征等进行评定[2]。本组65例航空性伤病经1个疗程有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治疗后,治愈36例,占55.4%;好转22例,占33.8%;无效7例,占10.8%,总有效率为89.2%(表1)。

表1 航空性伤病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军事飞行是一项特殊的体力和脑力并用的复杂劳动,对飞行人员的身体有着特殊要求。飞行人员经过严格的医学选拔,其卫生保健和医疗条件优于一般人群,是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的特殊群体。军事飞行的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使这个特殊群体有着自己的疾病谱,航空性伤病就是这个疾病谱中最为突出的常见病之一[4]。其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飞行人员在复杂的航空环境中工作,高空缺氧、低气压、加速度、加压呼吸、振动、复杂气象飞行等引起的飞行应激障碍及心理生理协调障碍,造成飞行人员体力、脑力、心力疲劳而导致了航空性伤病的发生[5-6]。特别是随着高性能战斗机不断装备部队,该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当飞行员存在加速度耐力不良时,在特技飞行中黑视和意识丧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飞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尤其是特技飞行中,由于飞行半径小,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科里奥利加速度值大,当与高载荷联合作用时更易引发空间定向障碍严重飞行事故;又由于机体不能适应加速度、视觉和本体觉的刺激,而发生头晕、恶心、呕吐、出冷汗等一系列的前庭自主神经反应,严重影响飞行训练而危及飞行安全。

特勤疗养院具有先进的医疗检查设备,医生具有丰富的医疗经验,长期开展对飞行人员的体格检查、健康鉴定、疾病矫治和航体训练,它涉及临床医学、航空航天医学、康复医学等多学科、多专业,将医疗技术、心理卫生、生活保障三者融为一体,更适宜于航空性伤病的治疗,在疗养康复上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是具有幽雅的自然环境,充足的自然疗养资源;二是具有良好的社会和心理环境因素及科学的疗养保健专业指导[7]。我们根据飞行员发生航空性伤病的病因病机,在治疗上顺应新的要求,充分利用自然疗养因子从健康教育入手,使飞行员掌握航空性伤病发生的原理和防治措施,以运动疗法、心理疗法及自然疗养因子疗法为重点,强调健康教育及整体护理对疗养康复的作用。65例航空性伤病通过严格、正规的综合康复治疗后,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其中加速度耐力不良与飞行错觉两项较好。这一结果说明,通过完善、系统的疗养康复,不仅对一般的航空性伤病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对某些药物治疗难以奏效的慢性航空性疾病也有良好的治疗及康复作用,特别是对消除飞行疲劳和增强体质有明显的功效。

[1]张卫兵.特勤疗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63-377.

[2]孙学川.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能训练手册[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1-6.

[3]高永喜,张明月.特勤人员军事体能训练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40-144.

[4]熊万喜,余琳,王丽,等.高性能歼击机飞行员体能素质现状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1):1030-1031.

[5]乔宗林.航空航天医学知识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24-128.

[6]张晓慧,王晓旭.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医学训练特点与医学鉴定[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1):974.

[7]余红英.武汉自然疗养因子治疗飞行员航空性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08,17(4):193-194.

猜你喜欢

特勤伤病疗养
大牲畜闪伤病的中药疗法
射击运动员伤病的中医治疗方案探索
自然疗法对离退休干部短期疗养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
景观疗养护理对疗养员睡眠质量的影响
伤病专家 格兰特·希尔
心理测评部队疗养院不同季节的疗养效果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