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日比较的我国流通现代化分析架构
2012-01-14叶翀
叶 翀
(福州大学 八方物流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作为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流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流通现代化促进了经济现代化乃至国家的现代化,无论是从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还是从消费者物价对策、资本自由化方针的角度出发,建立现代化的分支系统——流通现代化都是当务之急。换言之,为了达到我国经济高速、健康的发展,流通现代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流通现代化也成为1980年代后期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课题。
对于我国的流通,学术界已在多个领域从多个视角开展理论研究[1]。中文文献毋庸赘言,日本的相关研究成果也甚为丰富,例如黄磷[2]的系统性分析,谢宪文[3]等对于中日流通构造的比较分析与基于中日比较的对流通现代化初期的研究报告,以及田中道雄[4]等的中国城市流通研究、聚焦于流通改革的经济学分析等等。这些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主要基于比较流通学和经济学的视角描述我国流通的现状与问题,但在展望我国流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上尚未构建较为明晰的分析架构,关于流通现代化水平的评价,目前仍然没有一个可以应用的指标体系和标准[5]。为此,首先应讨论流通现代化的根本意义,本文将流通现代化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分支系统,整理与发展现代化理论,回顾其基本内容,指出传统的现代化理论所存在的不足。基于零售在流通中的主导地位,将零售现代化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整理我国流通现代化的相关研究成果,明确流通现代化的概念、必要性及评价标准。其次,追溯日本流通现代化的轨迹,以资我国借鉴;并结合产业组织论与市场营销理论的视点,通过中日比较探讨一个科学合理、兼顾宏微观的流通现代化理论分析架构。
一、现代化理论的批判性回顾
(一)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现代化理论为分析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可靠的理论基础,应该说它是卓有成效的。所谓“现代化”,首先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与“进化”、“合理化”的概念有共通之处,旨在对社会现代化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现代化理论也是研究微观问题的工具。现代化理论最重要的特征是:对于社会发展的研究,对称性的二分法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以“传统”为起点,以“现代性”为终点,二者构成两个极端的对比。“现代性” 应在既有现象的基础上设想或设计,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正是“传统”。换言之,起点由“传统”的理念占据,目标所向自然是“现代”的理念。也可以动态性的诠释为:传统向现代的变化始终是单向的“进步”,而且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克服、摒弃“传统”。
现代化理论一般认为:(1)传统的社会是静态的;(2)传统的社会具有同质化的构造;(3)“传统”和“现代性”之间常发生冲突;(4)现代化的变化往往迫使“传统”消亡,或驱逐“传统”;(5)“传统”和“现代性”自然是相互排斥的;(6)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现代化”都会削弱“传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化理论认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经历几个程式化的阶段[6]。正是由于现代化理论具有探求进化论式普遍性的特点,所以可将现代化理论理解为进化论的一个分支。
(二)现代化理论的缺陷
以上是一些与现代化理论相关的基本概念,成功地阐述了“传统”与“现代性”之间所存在的显著的不同之处,但由于倾向于结合传统社会的静态性,对动态变化的把握和说明存在不明晰的部分。尤其严重的是“收敛理论”的大行其道,在理论和经验两方面先入为主,将“现代化”分为几个按固定顺序递进的阶段,等于将进步的过程同质化。具体而言,假定多数国家的“传统”是相同或相近的,所有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一个基本相同的过程,“最高阶段”的经济社会将成为理想社会的标杆与发展目标,因此,朝着这个理想社会迈进是无可厚非的,或者说所有的国家、地区都应以其为最终目标。上述一元化的现代化理论在明确定义发展目标的同时,也可以比较容易地设定评价标准。然而,这种较单纯的思维方式导致现代化的概念变得狭隘,只能对应、解决有限范畴内的课题。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本文采用被证明是相对有效的比较研究法。
二、流通现代化的概念与必要性
(一)流通现代化的概念
现代化应当是一个具备多样性、多阶段的历史进程,也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与目的性。“经济主义”原本是将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没有考虑到把社会要素和政治要素纳入相应的理论框架。正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前负责人Hoffman评价的,“一个国家通过建设工厂实现现代化的想法,不过是海市蜃楼。真正的现代化意味着创造市场。但是流通,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翼,它的重要性还未被认识和重视”[7]。王先庆[8]分析了流通市场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肯定了流通领域实现现代化是经济市场化的必要途径。现代化的内涵远比工业化广,而流通现代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实现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全盘现代化的成功。
本文将流通现代化定义为: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经济系统中流通领域的动态发展过程。宋则、张弘[9]把流通现代化的概念细化为:(1)流通制度的现代化;(2)流通组织的现代化;(3)流通方式的现代化;(4)流通技术的现代化;(5)流通观念的现代化;(6)流通人才的现代化。流通现代化包含流通领域内的创新,或者说流通创新是流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1)流通体制的创新;(2)管理机构的创新;(3)流通构造的创新;(4)企业制度的创新;(5)流通秩序的创新;(6)信用体系的创新;(7)中介组织的创新;(8)基础设施的创新;(9)技术手段的创新;(10)产业政策的创新等10个方面。如果按照时间序列划分,一般可以分为第一次流通现代化与第二次流通现代化。第一次流通现代化与工业现代化相结合,第二次流通现代化则伴随着信息化而产生。中国流通现代化的特征在于,由于起步较晚,所以第一次和第二次流通现代化在中国市场不是按照先后顺序开始的,而呈现一个同步发展的态势。
(二)流通现代化的必要性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成长有赖于良好的竞争环境与合理的资源配置。流通是国民经济平稳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甚至向上游延伸,与生产阶段部分相融合。丁俊发[10]指出流通产业的生产性长期被有意识的否定,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开始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评价流通产业的生产性。为了确保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成长过程中快速地推进结构改革是必不可少的。以经济的高速成长为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流通系统也发生了巨大的结构变化,具体表现为:(1)以消费资料生产商为中心的生产者开始积极介入流通,即市场营销活动的爆发;(2)超级市场等流通业态的出现和普及促进了零售业的规模化及现代化,并对原有的业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3)收入水平上升,城市化加速背景下产业结构的升级;(4)外资流通业进入中国市场等等。但是,现实生活中流通活动成为经济发展瓶颈的现象还是处处可见,必须进一步推动流通产业的结构变化。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的流通产业面临着外国资本直接投资,以及体制改革等诸多课题。总之,抑制物价上涨,推进资本自由化等国内外市场的要求使得流通现代化的必要性更加凸显。
三、流通现代化的分析架构
如前所述,现代化理论主张“传统”、“现代性”,以及发展过程的同质性。在关于流通现代化的争论中,欧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流通产业所拥有的各种特点被假设是流通现代化的象征[11]。例如作为零售业现代化特征之一的自我服务方式,乃至普遍应用于流通业中的连锁经营方式都是在美国产生、发展,进而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但是,在各种不同的经济社会中依然存在着各自的“传统”,被同质化的现代化过程却将“传统”的影响力与多样性简单化了。事实上,“传统”和“现代性”是可以共存的,现代化理论中本应“非同时”的传统与现代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却是同时存在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应避免受到一元化的美国模式的束缚,狭隘的认识完全可以通过广泛的比较分析来纠正。北美大陆以外的经济社会,特别是亚洲各国完全可以互相参考、借鉴,通过准确的定位,以实现流通现代化。由于亚洲各国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共性,各国的“传统”更容易相互比较以修正误差。换言之,一套接近的或类似的现代化标准可以更准确的评价亚洲国家流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一)日本的流通现代化
本文选择日本的流通现代化作为比较对象,意在将其设定为一个参照标准,基于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从主体和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不过,把日本的流通现代化作为一个涵盖了方方面面的框架模板套用到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也犯了一元化的错误。此处提及的模板是通过研究日本食品超市的发展而总结的,因为几乎不涉及生产与流通的不平衡、政策意图等问题,所以可否定该模板普及的可能性。正确的做法是,将日本的流通现代化作为一个参考素材,其目的是客观的修正中国流通现代化在发展中出现的偏差。
首先从环境的视角来看,在政治要素方面中日两国政府对流通现代化的过程和效果都采取了宏观调控的措施,也因此两国经济都被评价为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公权的介入确实推动了日本的流通现代化。经济要素方面也存在相似性,日本和中国都经历或正在经历经济高速成长期,在这段时间内两国都出现了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现象,而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流通自然受到高度重视。进一步考虑文化要素,日本和中国是邻邦,都属于“汉字圈”,因为两国之间存在着众多环境因素的共性,所以以日本模式作为比较对象,至少比美国模式更具合理性。
日本的流通现代化是以1960年代的“流通革命”为开端,1968年8月原通商产业省(经济产业省的前身)的《产业结构审议会中期报告》整理了日本战后流通的现状及问题,日本政府将流通政策定位为中小企业对策的重要一环,重心为保护中小流通企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环节的大规模生产革命,消费环节的消费革命必然推动商品流通环节的大规模分配体制改革”。林周二[12]从物价问题、流通问题、劳动力问题三个角度切入,解说日本流通革命的必要性。同时,日本政府在产业结构审议会中特设流通分会,不断地通过调查审议的手段推动流通现代化适应市场环境。进入1970年代,流通活动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业结构审议会第9次中期报告》指出,其主要表现为:(1)高级化、西化、标准化、简易化的消费倾向,以及汽车大众化的影响日益凸显;(2)城市化与人口流动性的发展;(3)生产结构的改善促进流通部门重组,生产与流通的不断结合弱化竞争的激烈程度;(4)整合社会资本扩大商圈,流通业的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5)信息处理体制的完善强化了流通业的规模化、连锁化等。
流通企业逐渐规模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日本引进系统理论,将流通系统化作为流通现代化的主干课题。顾名思义,流通系统化把从生产到消费的流通过程视为一个系统,追求提高整体的、综合的效率。另一方面,流通系统不仅是经济系统,作为社会系统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流通系统不仅仅着眼于经济效益,还必须考虑社会效益,即保持社会系统的稳定。具体而言,在向信息化社会、需求导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力不足的矛盾日益激化,提高流通产业的生产性成为当务之急,也正因此,流通活动的系统化更加必要,与这一政策导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同时展开。尤其是连锁经营方式,被定位为实现流通现代化的重要媒介。流通革命、流通系统化的概念已经被提出了约50年,其间,日本的流通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三村优美子所评价的,以超级市场为代表的连锁经营方式为了适应日本的国情,已发展成“修正版连锁经营模式”。
(二)中国流通现代化的分析架构
中国流通现代化的概念及必要性既已明确,以下以此为基础探讨中国流通现代化的分析架构。
1.产业组织论与市场营销论相结合
田村正纪[13]运用产业组织论经典的SCP架构论证了该理论的研究方法是否适用于流通系统,其结论是:在流通研究中使用产业组织论,原理论中的市场构造、市场行为、市场成果等各种概念,以及这些概念的关联模式不能全盘照搬。对流通的产业组织论的分析,必须根据流通部门制度的特殊性,重新概念化并评价市场构造、市场行为、市场成果,进而考察流通领域中三大概念之间的关联性。白石善章[14]指出生产企业、消费者等经济主体都对流通竞争构造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把流通作为一个产业有一定的困难性。从微观的视角出发,流通活动传统上可划归市场营销论的研究领域。白石善章主张综合考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认为产业组织论和市场营销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是可行的。
2.分析架构的确立与注意事项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特别是田村正纪[15]提出的流通系统模式,中国流通现代化的分析架构应结合流通机构的特性,重新定义市场构造、市场行为、市场成果,勾勒出三者之间的关联模式(参见图1)。中国的流通现代化已经以所有制改革、导入电子商务、普及连锁经营方式、构建物流系统等为中心开始全面发展,但多流于形式,整体内容尚待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图1 中国流通现代化的分析架构
如图所示,本文提及的中国流通的市场构造聚焦于业态构造与所有制构造,着眼于核心问题——竞争。业态的发展以竞争为动力,也是竞争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可根据业态的发展来考虑流通现代化的问题。此外,中国的所有制构造决定了流通系统的特殊性,中国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中心发展至今的,不同于所有的发达国家,所以强调其特殊性,即所有制构造。大量存在的国有企业,以及对国有企业所进行的组织改革都意味着政府长期以来对流通的介入。回顾我国流通理论研究的发展,社会构造本质部分的政治虽然在中国市场具有决定性意义,但在研究中往往被有意无意的忽视,而且,国家的决策功能日益重要,所以在研究时常常有单纯分析政策的倾向。所有制构造的变化与流通政策的方向密切相关,传统的产业组织论中,流通政策从属于构造要素。但考虑我国的特殊情况,流通政策兼具构造和行动二者的特质,甚至完全可强调其行动的一面。流通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部分,由政府制定实施,即政府的功能要素之一。鉴于长期坚持的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政府既是流通现代化的设计机构、调控机构,也经常扮演流通行动的主体角色,可以认为中国政府直接参与流通系统的变化。动态地看待流通政策,就会发现它是我国政府直接介入的一种手段。总而言之,我国政府推出的流通政策构成流通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流通的业种构造、规模构造等领域的研究,暂时局限于上海或北京等大城市,带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别是受制于有限的资料,以及不完整的统计口径,要全局性的把握我国流通的业种构造、规模构造的现状与变化还不太现实,所以业种构造与规模构造现阶段暂不纳入分析架构中。
近年,以流通国际化为大背景,外资流通企业积极进入中国市场,对所有制构造、业态构造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16]。而国有流通企业的组织现代化,即国有企业自身的改革,将成为我国流通现代化的主要研究课题。
市场行为关注创新的产生及普及,而流通业态作为流通的核心问题,流通业态的创新及普及正是现代化行动中最重要的分析对象。最后,围绕着所有制构造、业态构造的变化,抽出其中的“传统”和“现代性”并进行比较的方法是解析市场成果的正确道路。流通现代化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动态系统,变化不一定就意味着进步。如果考虑到潜在的、更广义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影响要素,可以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分析架构,当然,这种分析架构需要修正的更加精致、科学、合理。
四、结论
流通现代化是一个革命的、系统的、长期的过程。现代化理论的根本不足是它与进化论有共同之处,理论上通常会过分乐观的选择直线式的、一往无前的路线,而忽视了现实中可能会出现的衰落、中断、迂回等问题。而且我们必须认识到,某个领域的现代化往往是牺牲了其他领域发展的结果,所以,除了在提高生产性的同时建立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高效的流通系统以外,还必须从综合效果的角度对流通现代化展开新的理论探讨。本文在中日先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政府”的国情构建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分析架构,便于今后对我国流通现代化的系统研究,也有利于建立相对完善的流通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1] 夏春玉,瞿春玲,李 飞.中国商品流通现代化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9):5-11.
[2] 黄 磷.中国の小売業とチェーンストアの発展[J].日中経協ジャーナル,2003(108):29-32.
[3] 謝憲文.流通構造と流通政策―日本と中国の比較[M].東京:同文館,2000.
[4] 田中道雄.中国の都市流通―中国の商店街問題を中心に[M].東京:税務経理協会,2003.
[5] 李 飞,刘明葳.中国商品流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2-17.
[6] 三村优美子.大型小売業の盛衰と流通システムの変容―流通近代化モデルの有効性と限界[J].青山経営論集,2002,37(3):23-45.
[7] Kaynak.Market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M].Praeger Publishers,1986.
[8] 王先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流通业的发展研究——基于流通市场化和流通现代化的文献综述[J].中国流通经济,2011(8):16-20.
[9] 宋 则,张 弘.中国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9-13.
[10] 丁俊发.重新认识流通[J].商业时代,2003(5):4-7.
[11] Cox,R.Distribution in a High-Level Economy[M].Prentice-Hall,1965.
[12] 林周二.流通革命[M].東京:中公新書,1962.
[13] 田村正紀.流通システムへの産業組織論的アプローチ―その批判的考察―[J].国民経済雑誌,1984,150(1):14-29.
[14] 白石善章.市場過程における重層的競争[J].長崎県立大学論集,1994,27(2·3):1-38.
[15] 田村正紀.日本型流通システム[M].東京:千倉書房,1986.
[16] 東伸一,葉 翀.中国小売市場の対外開放の光と影―カルフール事件から[J].流通情報,2011,43(1):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