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中高级知识分子体育意识及行为调查分析

2012-01-13赵荣莉

天中学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知识分子体育锻炼问卷

赵荣莉

(中原工学院 工会,河南 郑州 450007)

河南省中高级知识分子体育意识及行为调查分析

赵荣莉

(中原工学院 工会,河南 郑州 450007)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中高级知识分子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结果显示,河南省中高级知识分子的体育意识正在逐步增强,但行为上却明显滞后,由于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原因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程度偏低。

中高级知识分子;体育意识;体育行为

中高级知识分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这一群体的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近年来,知识分子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旨在通过对河南省部分中高级知识分子的抽样调查,了解他们的健康水平、体育意识及行为,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为提高知识分子队伍的体质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选取河南省郑州、洛阳、开封、南阳、新乡5个地市不同年龄段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为研究对象。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河南省中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状况及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经检验,该问卷效度为0.91,信度为0.84,符合统计学要求。共发放问卷2500份,回收问卷2181份,其中有效问卷2136份,问卷回收率87.2%,有效回收率85.4%。在2136份有效问卷的提交者中,男性知识分子1211人,女性知识分子925人。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意识

本研究从体育兴趣、体育动机和体育认知3个方面对中高级知识分子的体育意识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2.1.1 体育兴趣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和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相联系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感兴趣,就会产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从而投身到体育活动中去,而这种需求得到满足后所产生的积极情绪体验能够增强其体育兴趣,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因此,体育兴趣对体育行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体育行为内在的、直接的动力之一。

调查发现(结果见表1),在提交问卷的中高级知识分子中,85%的男性、52%的女性喜欢或很喜欢体育活动,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远不如男性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些单位的体育场地设置和体育活动安排没有充分考虑女性的体质、体育能力、性格等因素,未能有效地激发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表1 中高级知识分子喜欢体育活动程度调查结果

2.1.2 体育动机

动机是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激发或抑制某个行为的愿望或意向,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1]。只有积极的体育动机,才会有积极、主动的体育行为。当人们体育活动的需要与运动环境及条件诱因相适应时,将产生一种推动体育行为的驱动力,而通过体育行为使体育需要得到满足,又会产生新的动机,如此就形成了良性循环。调查发现,中高级知识分子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提高健康水平”、“兴趣爱好”和“娱乐消遣”;男性参与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动机是“兴趣爱好”,这种体育行为更易长久保持;女性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提高健康水平”和“娱乐消遣”,“兴趣爱好”只排在第 3位,这种体育行为容易受外界干扰而中断。

2.1.3 体育认知

体育认知是指人们对体育的一些基本常识及科学锻炼方法的认识和了解,认识和了解的程度越高,对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的帮助越大,越有利于产生良好的体育行为[2]。从调查的结果看,约80%的知识分子“了解一些”科学锻炼的方法,约20%的知识分子对科学锻炼的方法“几乎不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可见,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应强化体育基本常识、科学健身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等教学内容;各单位要积极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定期组织职工进行体育培训和竞赛,不断提高他们的体育理论知识水平,激发他们的体育热情[3]。

2.2 体育行为

本研究从锻炼时间、锻炼频率、锻炼项目、锻炼强度、锻炼地点、锻炼的参与形式6个方面对中高级知识分子的体育行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2.2.1 锻炼时间

本研究对知识分子是否有相对的锻炼时间、每天锻炼时间的选择和每次锻炼持续的时间分别进行了调查。是否有固定的锻炼时间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知识分子的体育锻炼是否规律,并可以间接反映知识分子是否养成了自觉锻炼的习惯[4]。每次锻炼持续的时间与锻炼的效果密切相关,时间过短往往达不到好的锻炼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在提交问卷的知识分子中,73%的男性、48%的女性都有相对固定的体育锻炼时间,由于白天要工作,所以他们主要在早上、傍晚或晚上进行锻炼;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男性以60分钟以上为主,女性则以30~60分钟为主。

2.2.2 锻炼频率

锻炼频率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人们对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和锻炼身体的自觉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在提交问卷的知识分子中,32%的男性、9%的女性每周锻炼3次或3次以上,63%的男性、79%的女性每周锻炼1~2次,5%的男性、12%的女性每周锻炼不超过1次。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女性知识分子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明显不如男性。

2.2.3 锻炼项目

调查结果表明,男性知识分子的体育锻炼项目以篮球、跑步和乒乓球为主,女性以跑步、羽毛球和乒乓球为主;男性参与最多的项目是需要合作、对抗和一定技术基础的篮球,女性参与最多的项目是不受时间和条件限制,可根据自身情况随意调节的跑步。知识分子运动项目的选择不但与自身的兴趣爱好、运动特长和身体素质有关,运动场地是否充足、舒适、优美,体育运动氛围是否浓厚等因素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5]。一个优美、舒适的运动环境,加上热烈、充满激情的运动氛围,可以让一个不爱锻炼的人产生运动的冲动,而一个简单、粗糙的运动环境,加上单调、枯燥的运动氛围,则会让一个热爱体育的人失去运动的激情。从目前的情况看,多数高校的体育场地设施较好,基本能够满足教职工体育锻炼的需要,其他部门的体育场地设施则需完善。

2.2.4 锻炼强度

调查问卷中体育锻炼的强度分为没感觉、微微发热、微微出汗、中等出汗和大汗淋漓5个级别,分别代表无负荷、小负荷、中等负荷、中上负荷和大负荷。调查结果显示,提交问卷的知识分子每次锻炼的强度,27%的男性、14%的女性达到大负荷,53%的男性、42%的女性为中上负荷,12%的男性、27%的女性为中等负荷,7%的男性、15%的女性只能达到小负荷,1%的男性、2%的女性则为无负荷,可见,男性的锻炼强度明显高于女性。

2.2.5 锻炼地点

在提交问卷的知识分子中,38%的男性、29%的女性主要在单位的体育场地进行锻炼,42%的男性、49%的女性主要在社区内的体育场地进行锻炼,8%的男性、13%的女性主要在公园广场进行锻炼,12%的男性、9%的女性主要在收费体育场所进行锻炼。在体育锻炼地点的选择上,男、女性都把社区内的体育场地放在首位,这对他们体育行为的持续是有好处的,因为在社区内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节省路途上所用的时间。女性在社区体育场地进行锻炼的比例高于男性,而在单位体育场地进行锻炼的比例低于男性,主要原因可能是单位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特别是适合女性锻炼的场地、器材偏少。

2.2.6 锻炼的参与形式

体育锻炼的参与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体育行为的持久性。与同事、朋友一起锻炼,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在促进身心健康的同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些良性的刺激,能够促使体育锻炼行为长久坚持下去[6];反之,一个人独自锻炼容易因缺乏运动氛围而使体育行为变成一种偶然行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提交问卷的知识分子中,68%的男性和74%的女性主要是与同事、朋友一起进行体育锻炼,7%的男性和9%的女性主要是与家人一起锻炼,7%的男性和 3%的女性主要是个人独自锻炼,17%的男性和13%的女性主要以自由组合(有时是独自一人)的方式进行锻炼。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作为河南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中高级知识分子的体育意识逐步增强,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钱买健康”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直接、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但是,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知识分子对体育基本常识和科学健身方法缺乏了解,由于缺乏科学指导,体育锻炼的效果有限;一些知识分子虽然意识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因工作忙等原因不能坚持体育锻炼;不少知识分子以“提高健康水平”和“娱乐消遣”为体育锻炼的目的,由于缺乏兴趣,其体育行为容易受外界干扰而中断;一些单位体育场地设施较差,且极少组织职工体育活动,因此缺乏体育氛围。

3.2 建议

3.2.1 加强宣传工作,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十分重视健康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健康意识是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各级行政部门的领导,应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所起的重要作用[7]。各单位应把提高职工尤其是中高级知识分子的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年度发展规划,积极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并通过加强领导与监督把计划落到实处;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工间操活动,尽量多安排一些适合不同年龄段职工的体育比赛等体育活动,为职工创设轻松、愉快的体育锻炼氛围,不断增强职工的体育意识,培养职工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应安排或聘请专业体育指导员指导职工的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职工的体育能力和体育兴趣,促使他们投入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

3.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全民健身条例》的宣传和执行力度,保证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尽量为大众提供充足、舒适的体育锻炼场所与器材。各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为职工尤其是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工间体育锻炼提供必要的条件。

3.2.3 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强化“终身体育”理念

知识分子是否具有足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能否自觉、科学地参与体育锻炼,这与他们大学期间所接受的体育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也是检验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此次调查发现对体育锻炼没有兴趣的知识分子接近调查总数的1/3,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反思。各高校应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学指导思想,继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精神,通过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等,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刘一民,孙波.论体育行为的多维特征[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18(56):6―9.

[2] 冯继有.青海省知识分子体育与健康意识的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5―36.

[3] 蒋俊如,陆丽娟.知识分子体育锻炼行为与环境的分析研究[J].体育科研,2004(3):20―21.

[4] 韩勤英.河南省知识分子的体育生活方式[J].体育学刊,2003(3):9―11.

[5] 刘一民,孙庆祝,孙月霞.我国知识分子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28―31.

[6] 闫振龙,等.陕西高校高级知识分子的健康和体育锻炼现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6):94―97.

[7] 张建雄.广东省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育参与特征和析因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1997:56―57.

G812.7

A

1006-5261(2012)02-0057-03

2012-02-17

河南省软科学项目(102400450186)

赵荣莉(1962―),女,河南焦作人,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继金〕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体育锻炼问卷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