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联疗法治疗早期带状疱疹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2012-01-13张艳丽梁爱芳杨小静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张艳丽,梁爱芳,杨小静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濮阳 457000)

三联疗法治疗早期带状疱疹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张艳丽,梁爱芳,杨小静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濮阳 457000)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治疗早期带状疱疹预防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方法1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2组均给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组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前及治疗后1、3、7、14 d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 scale,VAS)、睡眠质量评分法(sleep quality score, QS)、疼痛频率(frequency,F=次/d)综合评估临床疗效,1个月后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及综合评分(VAS,QS,F)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HN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早期带状疱疹起效迅速,治愈率高,无不良反应,可减少PHN发生率。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穴位注射;半导体激光;阿昔洛韦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60%~90%的患者在急性期会出现神经痛[1],急性期疼痛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与带状疱疹的并发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有明显的相关性[2]。如何控制神经痛、减少PHN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2008年3月—2011年9月采用三联疗法早期干预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预防PHN,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与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为首次诊断为带状疱疹的门诊或住院患者。符合《临床皮肤病学》带状疱疹诊断标准[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中医诊断标准。病程小于5 d。伴神经痛。

排除标准 孕妇、哺乳期妇女;合并恶性肿瘤、艾滋病、器官移植者;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造血系统疾病者;对所用药物过敏者;对针刺恐惧者。

1.2 一般资料 选择病例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男59例,女61例;年龄23~ 90(57.8±7.3)岁;侵犯三叉神经18例,颈神经9例,肋间神经69例,腰骶神经24例;平均病程(3.02±1.45)d。对照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25~90岁,平均年龄(57.5±7.5)岁;侵犯三叉神经9例,颈神经5例,肋间神经34例,腰骶神经12例;平均病程(2.95±1.50)d。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穴位注射、阿昔洛韦静脉滴注和半导体激光照射三联疗法。选用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腺苷钴胺注射液500μg、2%利多卡因注射液2mL穴位注射。选穴:相应夹脊穴、太阳穴、阿是穴及阳白、合谷、曲池、支沟、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每次选3~5穴,使用一次性5mL注射器和5号牙科针头,常规针刺深度,得气后注药1~1.5mL,1次/d。阿昔洛韦注射液5~10mg/kg,日2次静脉滴注;双波长半导体激光(650/810 nm,型号DJL-1200型,上海得邦得力公司制造)照射皮损处及神经根处,每处15min,1次/d。对照组用维生素B1片10mg/次,3次/d,腺苷钴胺片500μg/次,3次/d口服,阿昔洛韦和半导体激光同治疗组。2组均连续治疗10 d,2周后统计临床疗效。

1.4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T0)及治疗后1 d(T1),3 d(T2),7 d(T3),14 d(T4)分别进行疼痛评分即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 scale,VAS)0为无痛,10为无法忍受的疼痛;睡眠质量评分(sleep quality score,QS),0为无眠,10为最好睡眠;疼痛频率即每日疼痛发生频率(frequency,F=次/d)综合评估。统计临床疗效1个月后评判PHN发生率,加用本疗法外其他疗法如口服卡马西平片,普瑞巴林片等患者计入PHN发生率。

1.5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疱疹消退,VAS评分为0~1分。显效:疱疹消退,VAS为2~4分。好转:疱疹基本消退,VAS为5~ 7分。无效:疱疹基本消退,VAS在7分以上。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算。

1.6 剔除标准 不能坚持治疗或治疗后不能按时随访者。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剔除3例,完成117例;对照组剔除2例,完成58例。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86例,显效19例,好转9例,无效3例;痊愈率为73.50%,总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痊愈30例,显效13例,好转11例,无效4例;痊愈率51.72%,总有效率为74.14%。痊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8.23和7.24,P<0.05)。

2.2 治疗前后综合评估 治疗组(A)和对照组(B)治疗前后综合评分比较见表1。2组治疗前VAS,QS,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比较,治疗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治疗1 d后各项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评分(P<0.01)。

2.3 PHN发生率 治疗组有12例加用其他疗法,1个月后总计21例发生PHN,占17.95%;对照组有21例加用其他疗法,总计23例发生PHN,占39.66%。治疗组PH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1 P<0.01)。

2.4 不良反应 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11例,对照组5例患者输液后尿量减少,查尿常规、肾功能均未见异常,多饮水后上述症状消失。

表1 2组治疗前后综合评分(VAS、QS、F)比较 (±s)

表1 2组治疗前后综合评分(VAS、QS、F)比较 (±s)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1,*P<0.05。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疼痛缓解快,可明显减轻疼痛的程度与次数,同时睡眠质量改善亦快。

组别A 117 B 58方法VAS QS F VAS QS F T0 7.57±2.04 2.86±2.52 30.6±8.13 7.47±2.27 2.67±2.30 31.1±9.02 T1 3.98±2.16* 5.96±2.07* 10.1±6.11* 6.38±2.41 3.70±2.63 24.9±7.8 T2 2.52±1.71* 6.87±2.53* 8.47±5.98* 5.80±1.96 5.08±2.99 23.8±8.4 T3 2.13±2.33* 7.81±2.37* 5.56±4.8* 4.08±2.98 5.84±3.09 17.47±8.5 T4 1.31±2.15* 8.61±2.27* 2.06±3.2* 3.30±2.97 6.70±2.97 12.3±7.4

3 讨论

带状疱疹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PHN。目前对PHN无统一标准,较为广泛接受的定义为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疼痛持续超过1个月[1]即可确诊。带状疱疹急性期剧烈疼痛、疱疹发生前出现疼痛性前驱症状、急性期发热超过38℃的患者均为PHN发生的危险因素。社冬萍[5]认为带状疱疹发生顽固的PHN,是急性带状疱疹期间感觉神经大面积损伤,部分患者在神经愈合过程中出现一系列暂时或永久性病理改变——外周重塑性改变和中枢重塑性改变,使得这部分患者在疱疹和神经愈合后,疼痛持续存在。

三联疗法指穴位注射、半导体激光照射和阿昔洛韦静脉滴注。穴位注射所选夹脊穴、阿是穴、阳白穴等,与神经根及疼痛皮损区末梢神经阻滞有相通之处,如夹脊穴穴位深层解剖结构有相应椎骨下方的脊神经后支,此处注射可阻断皮损区末梢神经疼痛感觉冲动向中枢传递,打断了疼痛恶性循环链。皮损区阿是穴局部浸润可直接阻断皮肤疼痛感受器的异常痛觉[6]。曲池、合谷疏散阳明,泻热除湿;支沟理气止痛,俗有“肋间支沟求”一说,为治胁痛之效穴;阳陵泉疏肝活络止痛;足三里健脾清热利湿;三阴交调肝、健脾、补肾,亦有安神之功。维生素B1、腺苷钴胺均为细胞生长分裂及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需的物质,可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穴位注射既可起到针刺效应,又可实现药物的效果,且作用持久[7],安全性强。阿昔洛韦被证明是治疗带状疱疹安全而有效的药物[8],早期足量使用是目前预防PHN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仍难避免PHN的发生[9]。金文哲等[10]认为神经阻滞可降低PHN的发生率,但有一定的风险,且要严格掌握禁忌征。双波长半导体激光照射可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及生长,降低末梢神经兴奋性,提高痛阈,使局部组织的5-羟色胺含量降低,促进吗啡肽物质释放,起到镇痛作用。早期联合穴位注射可迅速修复受损神经,有效控制神经痛,且针刺的后续效应可使治疗后的神经痛持续缓解,预防和减少PHN的发生。

综上所述,三联疗法可通过多种途径治疗带状疱疹,且起效迅速,治愈率高,无不良反应。早期干预可明显减少PHN发生率,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1]林志淼,杨勇,李若瑜.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0,39(6):393-395.

[2]Dworkin RH,Hartstein G,Rosner HL,etal.A high-riskmethod for studying psychosocial antecedents of chronic pain:the prospective i nvestigation of herpes zoster[J].J Abnorm Psychol,1992,101: 200-205.

[3]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99-302.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7.

[5]社冬萍.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了解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避免盲目治疗[J].上海医学,2009,32(6):473-475.

[6]谷海,谢志琼,方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综合治疗[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0,6(6):172-174.

[7]王小丽,张唐法,张红星,等.颈夹脊穴穴位注射对脑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疗效及其ET,CGRP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7,27(2):93-95.

[8]曹素芬.刺五加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6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7(1):45.

[9]Pavan-Langston D.Herpeszoster antiviralsand painmanagement[J]. Ophthalmology,2008,115:s13-20.

[10]金文哲,金哲虎,康吉龙,等.神经阻滞治疗对伴有神经痛的早期带状疱疹疗效影响[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4):262-263.

R752.1+2

B

1672-0709(2012)05-0320-02

2012-05-21)

·学术探讨·

猜你喜欢

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谷雨
——滋阴养胃 少酸宜甜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独参汤治愈面部带状疱疹之目赤案1则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