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水宋墓彩绘砖雕的表现内容及象征意义

2012-01-12张玉平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画像砖砖雕墓室

张玉平

(天水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清水宋墓彩绘砖雕的表现内容及象征意义

张玉平

(天水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从民国初年到现在,甘肃清水县发现约有30多宋时仿木构砖雕彩绘墓。这些彩绘砖雕所表现的内容大多为花卉、瑞兽、佛道人物以及现实生活题材,其与仿木构的墓葬一起,为死者灵魂构建起理想中的“意义”之所,并安顿了人生的现在和未来,使各种复杂的内心需要得到安息和慰藉。

清水宋墓;彩绘砖雕;象征意义

甘肃清水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陇山西麓,渭水上游,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自古是丝绸之路的通道,素有“陇右要冲,关中屏障”之称。

20世纪以来,清水县先后发现了宋代仿木构彩绘砖雕墓葬,在甘肃,虽然兰州、永登、定西、陇西等地都陆续有宋墓被发现,但以清水发现的宋墓最为集中,从民国到现在,已发现约有30多处。这些彩绘砖雕墓其规模之大,形制之独特,工艺之精湛为宋代墓史上所罕见,在宋代这样一个提倡丧葬从简的社会文化语境来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从现已发掘的上邽山苏山墓、白沙乡箭峡墓、贾川乡黄湾墓及红堡乡贾湾墓来看,该墓的墓主人皆为名不见经传的平民(有可能是乡绅),但与其他历史时期平民墓不同的是,这些砖雕仿木结构墓形制考究,特别是墓中所饰彩绘画像砖雕内容丰富、工艺精湛,打破了历史上关于平民墓葬的常规和礼制。从目前发现的墓室中的画像砖内容来看,其彩绘砖雕所表现的内容有以下四大类:

一为花卉类。这类题材的画像砖一般置放在墓室的下部,主要表现内容为牡丹、莲、菊、葡萄、缠枝花草等富有象征意义的花卉,如上邽乡苏山墓(图1),墓室呈拱形,底部有四层画像砖,分别以缠枝花草纹、荷瓣纹、牡丹、如意纹为主;白沙乡箭峡墓墓室东西北三壁下多为缠枝花草纹,白堡乡贾湾墓墓室下层亦以缠枝花草为主。另外,还有部分盆花,多雕于方形砖之上,多为荷花、牡丹、石榴,如苏山墓便有大量的盆栽花卉砖雕。

二为瑞兽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吉禽瑞兽来象征祥瑞是一种常见方式,这种习俗在宋代尤甚,在人们吉祥观念和情感需求下,清水宋墓也不例外。这类画像砖一般在墓室的上部,主要有方位神、丹凤、天马、瑞鹿衔草(图2),玉兔捣药、飞仙、羊、狮等。如上邽乡苏山墓,墓室上部彩绘砖为丹凤、天马、羊、狮、飞天等,飞天造型优美,高束发髻,面形丰满圆润,双手合十于胸前,上身裸露,下肢为鱼鳞甲凤腿,迎风飞舞;白沙箭峡墓墓室拱券顶端以朱墨二色绘以祥云、丹凤等图样,丹凤挺颈回首,展翅于祥云之间。

图1 清水上邽乡苏山墓墓室底部

图2 清水白沙乡箭峡墓瑞鹿衔草

三为人物类画像砖。人物类画像砖一般在墓室四周的中部,在宋代提倡孝道的文化观念影响下,孝道人物(主要是二十四孝图)题材在清水宋墓画像砖中非常流行,并占有主要位置,如贾川乡黄湾墓,便有“董永卖身”,“王祥卧冰”等孝行题材,白沙乡箭峡墓亦有“杨秀扼虎救父”、“刘平舍子救侄”等画像砖,在宋代逐渐形成的以传统道德为核心、礼法为背景的文化语境中,像家庭、宗族秩序的基础“孝”被皇权和士人格外推广,故在墓室中,道德教育的题材多了起来。除孝道人物外,宗教人物也十分流行,主要以道释人物为主,随着宗教日益世俗化,其内容多为僧人与道士做法事超度亡灵的场面,如苏山墓便有很多僧道人物画像砖,和尚双手合十于胸前,道士手持法器。同时,清水彩绘砖雕也表现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图3),主要有双人推磨、米、训读、奏乐、舞蹈、牵马、沏茶、供果等内容。宋代墓室装饰与前代最大的变化是“生活化、家庭化的主题在宋以及辽的广大区域的墓室中取代了唐以前幻想世界的神衹和追忆墓主出猎、巡行仪仗为中心的主题”,[1]从墓室中的乐舞、牵马、沏茶等画像砖可以看出贵族风俗的解体与平民生活的凸现。

四为仿木门窗、家具及装饰纹样。由于清水宋墓为仿木结构砖雕墓,故墓室四周不但有立栏、额枋、斗拱等建筑构件。同时,还有雕花格子门、直棂窗桌、椅等仿木结构装饰品。同时,在墓室砖雕的分栏与上下衔接处的构架砖上多饰有火纹、云纹、如意纹等多种充满神秘色彩的图案。

图3 清水白沙乡箭峡墓出猎图

综合考察清水宋墓彩绘砖雕所表现的内容,从花卉、瑞兽、人物到仿木门窗、仿家具,这些表现内容的选择是和宋代清水地域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形成的与葬俗相关的多种思想有很大的关联。其在墓室中的出现,除具有美化和装饰墓室之外,还应该具有特定的意义所指。这些画像砖所表现的内容,是构成墓葬“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文化隐喻的象征表现,从深层来考察,其象征意义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在“阴宅”中构造一个具有一个象征意义的世界。在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中,墓室是埋葬死人的场所,所谓“葬者、藏也,使人不得见也”。这充分说明古人对于墓室的认识,墓室应是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世界,是墓主人灵魂的栖居之所,但在中国孝道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在葬俗中讲究“事死如视生,事亡如事存”(《礼记》卷五十二),墓室建的要与生人房屋一样,以“阳宅”为模式造“阴宅”,这成为构建墓室的中心原则。故自汉代以来在墓室的建造上就形成了一种家居化、人间化、日用化、世俗化的构造样式。清水画像砖所表现的内容便是与当时人们的生死观和孝道思想相匹配的视觉语汇,其墓室中利用历史上的孝行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以及家庭日用品等,刻意营造出一个与阳世相同的生活空间(图4),使其成为墓主人灵魂的归宿。同时仿木结构的墓室利用墓室的四壁构建房屋的外檐而形成的前庭后堂;左右厢房式的四合院和孝行人物、乐舞场面、盆栽花卉等表现主题一起,把墓室“拟世间”的构造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图4 上邽乡苏山墓墓室一角

图5 上邽乡苏山墓瑞鹿衔枝画像砖

二是这些图像表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死观、价值观等的情感需求。中国的丧葬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思想及方术迷信、神仙崇拜等多种思想观念元素的影响,人们借助墓室画像砖所表述的内容来表达他们对生死问题的关照、对幽冥世界的设想,生者与死者的祝愿与寄托,对现实生活的迷恋及对来世的祈求。从当时人们的生死观来看,死亡只是另外一种生命形态的开始,墓室的构造及布置都是为墓主人走向另一个世界而展开的,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人们不但要追求长生,还要追求成仙。如清水宋墓常见的“瑞鹿衔枝”画像砖(图5),图雕一立鹿,口衔花枝,左前蹄跨起,微翘,前视。鹿为中国文化内涵丰富的瑞兽,其所象征的吉祥寓意是宋人普遍而强烈的心理需求,象征意义十分广泛,但其中最多的是表述长寿,如《述异记》中有云:“一千年为苍鹿,又五百年为白鹿,又五百年为玄鹿。”常见的另一题材丹凤,引颈回首,展翅飞翔于祥云之间。在中国古代文化体系中,凤亦是象征吉祥的瑞鸟,《宋书·符瑞志》中便有:“唯凤能究万物,通天祉,象百状,达王道”把其作为太平吉祥的象征,在墓葬文化中表示国泰民安,幸福美满之意。从当时人们的价值观来看,墓葬中所表现得内容与当时人们特定的价值取向相关联,宋墓中大量出现的孝行题材其固然与儒家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提倡有关,但最关键的是与当时人们积阴德及报应的观念分不开的,古人有云“夫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阴行者,必有昭名”。另外,在中国人的生死观念中大多追求死后成仙,但一般人不能死后直接成仙,《仙经》中说:“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2]即一般人要成仙,必先死,葬于坟墓,灵魂才能脱离死去的躯壳,再进入仙境成仙。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自己逝去的亲人升成天仙可降后辈儿孙以荣华富贵,而幻想死后成仙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对坟墓营造装饰,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宋墓的营造和墓室中的画像砖内容的选择和布置,充分说明了宋人深层的情感需求,产生于中国文化中的各种与其相关的思想和观念元素,都被转换成图像,来慰藉死者和生人的内心。

三是清水宋墓彩绘砖雕表现内容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死亡的思考和对生命的重构。清水宋墓是我国宋时清水地域文化中多种与葬俗有关的思维方式的有机整合,是在丧葬礼仪及民俗文化等多种思想主导下,集建筑、壁画、雕塑、器物于一体的具有内在逻辑的综合体。从墓室营造的根本目的来看,其营造是为了死者营造一个黄泉之下的幻想世界;无论这仿木结构的墓室营造、孝行题材画像砖、还是祥瑞图案、飞仙等,都是为墓主人的“灵魂”服务的。墓室既是“此岸”人生的终点所归,又是“彼岸”人生起点所向。另一方面,在我国传统生存哲学影响下的生死观念中,认为人的生命是处于过去的祖先和未来的后代之间,“在父母去世后,要按照葬送礼仪实行厚葬。厚葬中,体现了生命的连续性”,[3]对墓葬的关注体现了对另一种生命形态的关注。而彩绘砖雕所表现的诸如天马、丹凤、瑞鹿衔草、玉兔等内容,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其目的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一个死而不亡的境界”,[4]从而使墓主人的灵魂栖息于一个由各种象征意义构造的世界里,使虚无的生命获得新的价值。另外,清水宋墓中“妇人启门”画像砖也较多,这个题材在宋代较为流行,国内学者对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各种解释,但从墓葬的历史来看,古代建墓者心中的墓,“其意义并不是单独的明器和墓俑,而是完整的、具有内在逻辑的墓葬本身”,[5]故对墓室任何饰物的解释不能脱离其赖以存在的由丧葬文化所构成的意义。“妇人启门”画像砖(图6)一般都饰在墓室东西两壁的主要位置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当时人们对生命的终极关怀相关,因为在传说中,中国人的神仙世界一直在西方,妇人在东西两壁启门跟中国人死后成仙思想有很大关联。

图6 清水出土宋墓均有“妇人启门”画像砖,该图上邽乡苏山墓画像砖

作为一种墓室的构造附件,甘肃清水宋墓彩绘砖雕所表现内容的象征意义是丰富的,是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识、民族文化、社会心理、集体无意识等多种思想对于人生命思考的图像呈现,人们在这具有特殊意味的象征性图像所构建的象征性世界中,安顿了人生的现在和未来,使各种复杂的内心需要得到安息和慰藉,这也是这些画像砖的意义所在。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79.

[2]巫鸿.礼仪中的美术:下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479.

[3]汪小洋.美术考古与宗教美术[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132.

[4]巫鸿.美术史十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78.

J321

A

1671-1351(2012)03-0026-03

2012-03-01

张玉平(1974-),甘肃天水人,天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陇右文化学科”科研项目“甘肃清水宋金墓葬丧葬礼仪美术研究”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王小风〕

猜你喜欢

画像砖砖雕墓室
敦煌第302窟佛座方格纹图饰的表里漫谈
山东出土元代砖雕壁画墓群
泰兴砖雕:方寸之间见大美
北宋演员画像砖四人组
墓室探秘
宋墓与孝子故事砖雕
南阳汉代画像砖墓的渊源及其影响
《河西画像砖艺术》出版
两汉时期画像砖流变考论
晋南金墓中的狮子砖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