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徒单克宁与女真贵族政治

2012-01-11吴垚

黑龙江史志 2012年24期

[摘 要]徒单氏是金朝的九大世婚家族之一,势力较为强大,是完颜宗室维护皇权政治依靠的主要力量。徒单克宁作为徒单家族杰出的代表,从熙宗朝就开始入仕为官,到世宗、章宗两朝更是官居宰相,可谓是四朝元老,对金朝的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金朝;徒单克宁;女真贵族政治

女真完颜部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在政治上多采取联姻政策以拉拢其他部族,因此产生了所谓的世婚家族。金朝完颜宗室有九大世婚家族,其中尤以徒单氏的势力最为强大,徒单克宁作为后妃家族尤其是徒单家族杰出的代表,从熙宗朝入仕为官,历四朝,出将入相,在金朝政治变幻无常的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本文通过对徒单克宁的个案研究,深入认识女真社会贵族政治的变化,及其对金朝政治的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初入仕途、潜居不迁

徒单克宁年少时潜心研究经书史籍,擅长绘画作诗,且精通女真、契丹文字。乐于习武,善于骑马射箭,谈论兵书战法,是女真贵族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熙宗年间,在母舅完颜希尹的推荐下,正式入朝为官。初任符宝祗候职位,当时正处在太祖系和太宗系两大家族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的时期,完颜希尹也成了这场斗争的牺牲品,徒单克宁仕途停止不迁。随着宗室权臣们的相继去世,尤其是宗弼的逝去,朝中一时没有了熙宗可以依靠的老臣,熙宗荒怠朝政,裴满皇后伺机开始干预朝政,很多朝中大臣都依附在她的身边,一时间权倾朝野。徒单克宁为人耿直豪爽,不愿意依附于裴满后以及其势力集团,所以,熙宗朝基本没有受到重用。

徒单克宁娶宗干的女儿嘉祥县主为妻。嘉祥县主与海陵同父异母,海陵王杀嘉祥县主同母兄蒲甲时,将克宁降为知滕阳军。[1]随后又受命担任了一些官职,主要是负责地方的军事事务。总得说来,由于熙宗朝势力集团相互争权夺利,海陵朝又进一步对女真贵族集团实施打击政策,加之徒单克宁本人又不愿意依附于得势的权势集团,在熙宗、海陵两朝基本没有受到大的重用。

二、世宗、章宗两朝出将入相

由于海陵王大肆的打击杀害女真贵族集团的宗室成员,使得大定初年人才匮乏,世宗登位后急需稳定秩序、巩固统治,所以十分重视培养和提拔女真贵族。徒单克宁能文能武,又能恪尽职守,很快得到了世宗的赏识,不断加官进爵,从太原尹到枢密副使再到平章政事。

大定十三年(1173),徒单克宁拜平章政事,授世袭不扎土河猛安兼亲管谋克。“不扎土”疑是“比古土”的异写。克宁的先人本金源县人(金源县,辽置,今辽宁朝阳西北喀喇沁),后徙居比古土之地,不古土应是“不扎土”的异写。

重用徒单克宁,荫庇族人,克宁族人比较多,分得的官田较少,无法全部供给每一位族人,世宗把他在山东比较亲近的宗族迁到京城来,以解决官田不足的问题。对其请求罢相归家之事,世宗也多次进行挽留,并对其赞赏有加,认为他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对金朝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定十九年(1179),克宁官拜右丞相,徙封谭国公。对于升迁,一面是克宁推辞,一面是世宗挽留。克宁说:“臣无功,不明国家大事,更内外重任,当自愧。乞归田里,以尽余年。”世宗挽留道:“朕念众人之功无出卿右者,卿慎重得大臣体,毋复多让。”[2]

大定二十三年(1183),克宁复以年老请归乡里。世宗挽留他说:“卿昔在政府,勤劳夙夜,除卿枢密使亦可以优逸矣。朕念旧臣无几人,万一边隅有警,选将帅,授方略,山川险要,兵道军谋,舍卿谁可与共者?勉为朕留!”[2]

到世宗病危时,徒单克宁被任命为顾命大臣,让其全力辅佐章宗。到章宗即位后,更是对其尊爱有加,改封徒单克宁为东平郡王,继续任宰相之职。诏令他在初一、十五上朝即可,上朝那天还在殿上为他设置座位。对其提出的建议,也多半采纳。为了不让其过度劳累,特意诏令尚书省小事情不要去劳烦他。

明昌二年(1190),太傅徒单克宁薨,章宗甚至想要不拒礼治亲自为其烧饭,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才作罢。克宁死后又诏令官府全权为其办理丧事。明昌五年,配享世宗庙庭,绘制画像于衍庆宫。大安元年,改配享章宗庙庭。

三、徒单克宁对女真贵族政治的维护

徒单克宁之所以受到信任和优待,一方面由于海陵王朝对女真贵族的大肆杀戮,导致世宗、章宗两朝人才缺乏,在人才匮乏的大定朝,文武双全的徒单克宁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徒单克宁在军事、政治等方面维护女真贵族政治,加强皇权统治。

(1)镇压契丹窝斡叛乱,巩固大定政权

大定初年,徒单克宁奉命随元帅完颜谋衍去镇压契丹窝斡的叛军。在前期的战斗中,利用契丹降将的计策袭击叛贼军需,使叛军后方大乱,金兵士气大振,多次击败叛军。

克宁审时度势,以大局为重。尤其是徒单克宁在孤军深入的情况下,果断阻击叛军,与大军相合取得长泊小胜,元帅完颜谋衍贪图劫掠财物,驻师白泊,贻误战机。徒单克宁不惮权势,弹劾元帅完颜谋衍,曰:“吾马固不少,但帅不得人耳。其意常利虏掠,贼至则引避,贼去则缓随之,故贼常得善牧,而我常拾其蹂践之余,此吾马所以弱也。今诚能更置良帅,虽不益兵,可以有功。不然,骑虽十倍,未见其利也。”[2]克宁及时揭露弊端,挽救危局,促使朝廷更换主帅。仆散忠义代替完颜谋衍,将帅相合,很快镇压了契丹窝斡的叛乱,稳定了北部边陲的安定。

(2)抵御宋兵,智夺楚州渡口

徒单克宁出军楚、泗之间,以两千兵抵四千。大定四年(1164),楚、泗有战事,元帅府欲遣左都监璋以兵四千由水路进,诏日:“可付都统徒单习显(徒单克宁),仍益兵二千,择良将副之。”[2]克宁与宋将魏胜相拒于楚州之十八里口。魏胜取弊舟凿其底,贯以大木,列植水中,别以船载巨石贯以铁鏁,沉之水底,以塞十八里口及淮渡舟路。以步兵四万人屯于淮渡南岸、运河之间。克宁破其阵,夺得渡口和要塞,射杀魏胜。徒单克宁在战场上的胜利为金宋和议争取主动权。如:临近订约时,宋人还想拖延时间并别有企图,等到徒单克宁率兵攻取楚州后,宋人心存恐惧,完全按照约定的内容一一去执行。

(3)忠于职守,辅佐少主

大定二十四年(1184),世宗巡幸上京,皇太子守国,诏左丞相完颜守道和徒单克宁都留在中都辅佐太子。不幸,皇太子突然在京师去世,一时间,宫内宫外很混乱,王妃郡主纷纷入宫哭吊,跟从入宫的奴婢也很多,宫内颇为喧哗吵闹。为维护秩序,徒单克宁亲自守护宫门,依法严整宫门禁卫,并叮嘱朝臣小心保护皇孙,并劝章宗不要过分伤心,应以祖宗社稷为重。细微之处足见拳拳忠心。

皇太子去世后,皇储空位,觊觎之心难免生变。世宗一到京城,徒单克宁就提议拥立章宗为皇太孙,以维系天下人心。并向世宗陈诉道:“今宣孝皇太子陵寝已毕,东宫虚位,此社稷安危之事,……兹事深可畏、大可慎,而不畏不慎,岂惟储位久虚,而骨肉之祸,自此始矣。”[2]

章宗立为皇太孙,确实避免了“同根”相煎,骨肉相残悲剧的出现。章宗立为皇太孙后,徒单克宁全力辅导他,对皇孙的各个方面细心辅导,为其继承大统做准备。

章宗即位后,徒单克宁深受信任,继续全力辅佐章宗,帮助皇上处理好朝廷要务和日常琐事,为金朝统治稳定的延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章宗十分喜爱写诗做文章,赏识文人,想让那些要继承猛安谋克的女真人到太学去学习经史。克宁谏言:“承平日久,今之猛安谋克其材武已不及前辈,万一有警,使谁御之?习辞艺,忘武备,于国弗便。”[2]针对当时金朝的时弊。一语中的。徒单克宁即使在病危之时,也不忘对章宗进行劝诫,希望章宗亲贤臣、远小人,做一个盛世的明君。徒单克宁作为后妃家族的杰出代表,从世宗朝到章宗朝一直任宰相之职,对金朝的政治、军事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诚如《金史》所赞曰:徒单克宁可谓大臣矣,功高而身愈下,位盛而心愈劳。[2]

参考文献:

[1][清]李有棠.金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80:263-264.

[2][元]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2045-2052.

基金项目:2011年度黑龙江省哲社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批准号:11D064。

作者简介:吴垚(1986-),男,汉族,黑龙江省鸡西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辽金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