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方志工作者的心灵地理志
2012-01-11高艳
10年前,也就是2002年,于我是人生的分水岭。炎炎夏日,我和人群拥挤在市人才大厅全省公务员考录报名现场,仔细搜寻己要报考的岗位。那些“重要”的机关单位在我眼前一一掠过,凭感觉,我知道它们不属于我。“市志办”三个字让我停下脚步,不假思索,我填写了报考表。也许,这不能钦定为命运,但其中必有可以相信的一份缘。
众所周知公务员考录的残酷,笔试、面试再笔试,一路竞争,报考数千人,只有百余人得以过关录用,我幸运于其中。2002年12月,我正式到市志办报到,成为一名方志人。
而后的10年,于我是充沛而饱满的,我感恩于这10年。
刚到市志办,恰逢二轮修志伊始,一切于我都是崭新的。全市近二百家承志单位,上报20年资料繁杂而琐碎。广泛收集,整理加工,编辑撰写,修改核实再修改,周而复始。我知道,作为方志界的后学,我必须在学习中摸索,在工作中历练。清代方志家唐梦赉曾有“非才无以叙述,非学无以搜讨,非识无以厘正”之说,强调修志者在“史才、史识、史学”上的素养,我知道自己正站在起点上。长期端坐看文字,眼酸背痛是所有修志人共有的体会。然而,疲惫之余,从那些累积的浩繁的资料中,我却看到了牡丹江20年,4.06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地彰显出的独有的钟灵毓秀与富饶和前所未有的朝气蓬勃。
一个方志工作者离不开她生活的一方水土,因为它承载着这块土地所有的过往和将来,而我们秉笔直书,是为了把悠远的往事留住,让久远的更加凸显,让原本生动的更加生动。到市志办工作后第一次到各县(市)调研,也是我在三十几年生命中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片土地,眼前广袤的田野、葱郁的草木以及清澄的江河,让我真正地感知,我所生活的这片平静的大地上呼吸生长的山川风物、沧海桑田竟是如此的丰茂多姿、栩栩如生,它让我多了一份深远的历史情怀,使我的生命比别人多了些许的内容而变得迥然不同。
当我沉浸于地域历史文化,在斑驳的岁月与文字之间,枯燥与沉寂的记忆繁复,层叠,等你打开时它竟风生水起,你犹如身在未竟之旅,眼前与心中是永远的风光无限,永远的生机盎然。
修志编鉴的同时,遍览地情文化资源成为我的不舍之爱。业余研读了大量地情资料,多次踏查宁古塔新旧城遗址,访问当地有关人士。几年里,我撰写了《牡丹江抗日14年》、《牡丹江党史钩沉》、《渤海国回望》、《牡丹江炮校》、《中国空军的摇篮——东北老航校》、《流水自归去——亦失哈开辟东北亚丝绸之路》等,以及关于宁古塔督边大臣吴大澂、宁古塔流放文人吴兆骞、方拱乾、张缙彦以及剿匪英雄杨子荣、法学家韩幽桐、周恩来与镜泊湖虹鳟鱼等数十篇反映牡丹江地域历史文化的文章在《中国文化报》、《鸭绿江》、《北方文学》、《读者》、《黑龙江史志》、《黑龙江日报》、《岁月》、《雪花》、《黑龙江通讯》、《牡丹江社会科学》、牡丹江日报、晨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字被选入多种选本。关于牡丹江雪堡、中国雪乡、镜泊湖及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等四篇文章入选“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当以展现清初宁古塔流人为主要内容的六集电视片《流放宁古塔》获黑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二集同题电视片《流放宁古塔》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首播,并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发行,当再现抗联八女英烈的纪实散文《像水一样离去》获黑龙江省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5周年征文二等奖,当《马骏,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获黑龙江省建党90周年征文一等奖……我知道,不是我妙笔生花,是这方水土一草一木在我笔尖绽放;是这方水土的一人一物在历史深处千回百转,一直在等待我与他们相遇;是这方灵性深厚的土地予我以激情和力量。
10年过去了,这只是我的10年。而作为全省方志人的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迎来了她的30年华诞,这30年是大家的,除了祝贺,我更有一份归属的欣喜与被引领的荣耀,她的30年,成就的是全省方志人。
无论我作为一名方志工作者的10年,还是省志办的30年,都让我真切而惊喜地感受到,无论这个社会多么浮躁与急功近利,总有那么一些人,安守清贫清寂。我们是小众的,却可以始终如一地坚守,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良知为构建整个社会的精神家园而尽我们自己的一份心力。我相信,我们在让昔日重现的同时,也在被历史的光芒照耀着,这无疑是我们的幸运与偏得,而我们内心的这份情怀,已不仅仅限于文字。
一位方志前辈曾题诗赠我:
报刊几次阅华章,丽句清词散墨香。
妙笔常书宁古塔,爱心频颂牡丹江。
志坛驰骋春风起,诗海徜徉金凤翔。
愿君更立班昭志,东观千载溢芬芳。
这让我深感不安,这种忐忑是真切的,我想,这应是对所有方志人的激励。因为我明白,10年于我正如30年于省志办,在幽深流离的时光中,这只不过是起点,我们仍在路上。
我知道对自己的以后应该怀有怎样的期许,前方,那一片深广开阔,闪着未知的光芒正徐徐铺展,那里有我和我们所有的方志人。
作者简介:高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萧红文学院第十二届青年作家研修班学员,牡丹江市作家协会首届签约作家,牡丹江市作协副秘书长。散文散见于《散文选刊》、《鸭绿江》、《中国文化报》、《北方文学》、《山东文学》、《读者》、《散文世界》、《岁月》、《辽河》、《鹿鸣》、《雪花》、《黑龙江日报》等,文字被选入多种选本,多次获国家及省市奖项,撰写电视片《流放宁古塔》在中央电视台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