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网络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
——以云南省几所地方院校为个案
2012-01-11胡占葵
胡占葵
(保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21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乃至日臻完善.将基于计算机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向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也向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信息的唯一传播者、解惑释疑者.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来研究边疆民族地区网络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对策问题,以便更好地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来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地方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1 网络教学环境下边疆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
网络教学是将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和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运用于教学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覆盖面广、资源广泛共享、时空超越限制、多向互动和便于合作等优势,它可以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动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教学营造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场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促进者、组织者、策划者和引导者,经过教师的引领和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来构建自己的有意义的知识构架.所谓网络教学环境就是指上述诸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而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就是将网络平台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模式.
为了解目前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云南省地方院校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课题组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情况、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情况和网络教学现状等方面入手科学地设计了5个问题,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学院、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学院、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师范学院和地处中缅边境的保山学院进行了问卷调查.
1.1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情况
关于目前边疆民族地区地方院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情况,问卷设计了1个问题.
表1 贵校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始建于
表1显示,目前没有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占54.41%.即使建有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学校也只是在近五年内(44.12%)的事,五年前建的仅占1.47%.表1中统计数据说明,许多院校对建立网络教学平台的认识还不足,没有意识到网络教学平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殊不知,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将给边疆民族地区地方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即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来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出更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1.2 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情况
表2 你能使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
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60.29%)只是一般使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这说明教师只是把网络教学平台当作教学的辅助工具,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超强功能和优势,究其原因是这些教师仍深受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而能够熟练运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师约占1/3,甚至还有教师不会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总的来说,被调查的大部分教师对使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有效教学的意识不强,也反映出教师对当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尤其是对信息网络技术运用于教学不敏感,未能充分认识到信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这不仅会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网络教学资源.
1.3 网络教学情况
针对云南省地方院校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网络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以及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对课堂教学的效果,问卷设计了3个问题.
表3 贵校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
表4 网络对大学英语教学,你认为
表5 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
从表3的调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教师都能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但其教学模式的观念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多媒体课件只不过是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工具而已,而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答疑为辅”的个性化自主教学模式仍处于弱势.目前边疆民族地区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要么利用黑板进行传统教学,要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但其教学理念仍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认识上,对以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为目的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这自然也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表4从宏观的角度就网络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做了问卷调查,其统计结果显示,尽管有近1/3的教师认为“很有帮助”,但仍有大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网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表5则从微观角度对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近一半的教师(48.53%)选择“提高课堂效率”,33.82%的教师选择“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这说明绝大部分教师还是认可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对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的,但仍有将近1/5的教师的观念还囿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
综上分析可知,目前边疆民族地区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如下:(1)边疆民族地区有一半多的地方院校尚未建立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即使有的院校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但全部功能在教学上仍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2)目前采用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对以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答疑为辅的教学模式仍未予以足够的重视;(3)部分教师认可网络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很有帮助,而且大部分教师还认可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可使课堂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仍有不少的教师认为网络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只是一般.毫无疑问,这种教学现状不能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更不能有助于边疆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2 网络教学环境下边疆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对策
2.1 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师角色转变
课题组在教师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一个问题,即“你认为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能替代教师吗?”,选项为“能”、“不清楚”和“不能”.统计结果显示,有94.12%的教师选择“不能”,而选择“能”和“不清楚”的均为2.94%.这说明绝大多数教师深受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影响.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角色转变.根据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2007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两个观念的转变,即:(1)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上来;(2)从完全的课堂教学转变到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上来.这是指导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因此,身处边疆民族地区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不仅要转变观念、更新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桎梏中解放出来,更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付诸行动,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者.
2.2 强化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基本素养
网络教学的蓬勃发展给传统教学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又迎来了新的机遇.面对挑战即要求教师尽快转变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迎接机遇就是凭借网络教学的优势,更加自觉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教学方法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潜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鉴于此,教师应熟悉了解交互与参与、信息反馈、工作量、有效教学、调适与帮助、教师协作、学生评价等网络教学过程的基本内容.但就目前边疆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还应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
(1)选好教学资源的能力,由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化共享的资源越来越多,资源全球化意味着全世界的教育资源可供全球用户享用,面对海量的教育资源,教师应该具有选好资源、优化组织资源的能力,即从海量的教育资源中摘取适合于教学的信息资料.(2)设计好虚拟环境的能力,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意味着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物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虚拟环境主要包括虚拟教室、虚拟课堂、虚拟场景等,与由教室、黑板、课本、粉笔等为背景的单一的传统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备条件等设计好虚拟的教学环境.(3)学会信息化教学方式的能力,信息化教学方式主要有教学个性化方式、学习自主化方式和任务合作化方式等三种方式.所谓个性化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及其他海量教学资源,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个性特点、兴趣及爱好等进行的教学活动;学习自主化方式就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跨越时空的特点,随时随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信息资料,做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导者和促进者;任务合作学习方式主要指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来特定的教学任务.因而,教师应培养和提高自己对有关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能力.
2.3 注重对教师进行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技能培训
教师对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技能是否熟练掌握、运用直接关系到教学能否顺利开展,为此,课题组在问卷中就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技能培训问题设计了3个问题.
(1)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受过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技能培训“3次以上”的占51.47%;“1-2次以上”的教师占38.24%;没有受过培训的教师占10.29%.(2)关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技能培训,67.65%的教师选择“一般”;29.41%的教师选择“非常希望”;2.94%的教师选择“不希望”.(3)70.15%的教师希望“通过专业培训”方式进行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技能培训;29.85%的教师希望通过“自学提高”;“不使用”的教师为0%.
上述统计结果表明,虽然有部分教师参加过培训,也有更多的教师希望参加培训或通过专业培训方式和自学提高来学习掌握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技能,但我们认为仍需对教师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宽领域地进行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技能培训,因为这是关系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熟练运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董晓旭.教师与学生在网络教学中的基本素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3]赵静,等.关于信息素养教育的若干问题[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