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谋取低碳发展竞争优势

2012-01-09

中国石化 2012年11期
关键词:二氧化碳温室气体

绿色低碳理念已经深入到各个经济领域,碳交易市场正在快速发展,石油石化企业应积极介入,主动转变发展方式,谋取低碳发展竞争优势。

□ 中原油田开展二氧化碳驱油先导实验以来,已经将上万吨液态二氧化碳注入地下,使采收率提高了15%。图为中原油田石化总厂岗位工人在对2万吨/年二氧化碳运行装置进行巡检。 胡庆明 李伟 摄影报道

中国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减排目标。2011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十二五”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相继出台,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和工作措施,要求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排放量比2010年分别减少16%、17%、8%和10%。石油石化企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面临着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必须主动转变发展方式,适应低碳发展的世界潮流。

低碳发展是石油石化企业的必然选择

《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氢氟烃和全氟烃。其中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大约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0%。而目前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的使用,广泛产生于人类活动中。原油勘探、开发、开采、炼油和精细化工的技术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便捷同时,也排放出了大量的温室气体。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我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能源与环境压力,而石油石化企业等高耗能产业则首当其冲。石油石化企业作为碳排放大户,无论从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新的业务发展的角度思考,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企业发展模式、发展战略从高碳型向低碳型转变都是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将对石油企业的战略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国际上很多石油企业都在努力向低碳转型,积极探索适合的低碳发展模式,但普遍不完善、不成熟,许多典型的能源多元化示范性项目要形成产业化,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国内石油石化企业在低碳发展上也没有形成一套可借鉴、可比较的评价指标体系,这就要求从实际出发探索自己的低碳发展模式。

□ 中原油田井下特种作业处将二氧化碳压裂技术成功用于煤层气井。马军 摄

在具体操作上,应当坚持自我创新与借鉴国外经验相结合。制定石油石化企业的低碳评价指标体系是实施低碳发展的关键。目前衡量低碳技术进步的指标很多,如关键产品的能耗指标、能源加工转换系数、单位GDP能耗、单位能源的碳排放水平等。国内石油石化企业在制定低碳评价指标时,一方面要注重自主研发,制定自己的规范标准;另一方面也要借鉴国际经验,与世界接轨。美国石油学会(API)针对温室气体排放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规范性准则,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不能满足于“节能减排”

在我国,节能减排的含义是”节约能源消耗和降低污染物排放”。污染物的范围比较宽,但其中并不包括二氧化碳。而主要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属于减排范围,但不属于“碳排放”的温室气体。《“十二五”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了二氧化碳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和工作措施,但减排要求尚未传递给生产企业。换句话说,当前企业实施的节能减排措施没有针对性。

对石油石化企业来说,低碳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其实质是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改变,其范围涉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以及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诸多领域。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趋势下,国内石油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实施“特色项目”,从多方面抓住发展低碳经济的契机。例如,在二氧化碳的利用上,应该积极实施利用二氧化碳强化石油开采(EOR)技术,以实现提高采收率与埋存的有机结合。当前国内的油田开采主要用的是注水法,如果采取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驱出地底下的石油天然气,一般可提升采收率10%~20%,大大增加石油产量。我国低渗油藏中约有32亿吨适合用于二氧化碳EOR,占全部低渗油藏的50.6%,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加快开发新能源

发展清洁能源已不可阻挡。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能源战略。根据中国科学院2009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到2050年,我国使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有望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45%。新能源的发展终究会成为传统石油石化企业在国内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如果不想丢掉能源市场,就必须积极参与其中。开发清洁能源越早,边际成本越小,越容易占据市场先机。

从战略层面看,石油石化企业应积极在绿色经济中寻求新的市场机会。目前国际大公司正在利用其在经济、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制定实施低碳发展策略,不断加大技术、机制、制度等的研发和创新,引领低碳战略发展方向,掌握新领域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如BP将发展具有赢利性的可再生能源作为其实现可持续性增长的重要抓手,积极涉足生物能源、太阳能、风能等领域;而壳牌早在14年前就将可再生能源作为其核心业务之一,并组建了可再生能源部,至今已投入数十亿美元进行非传统能源的研发和应用工作;埃克森美孚也开始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进行投资,已经在水藻产油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国际石油公司低碳发展的路径和技术逐渐清晰,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国内石油石化企业在开发新能源方面也有许多优势。如我国不少油田处在风能资源相对丰富的西北或东北地区,具有开发风力发电项目特有的优势。因此,可以根据勘探开发、炼油、储运等实际情况,建立智能联网型风电或单体风电。一些大公司已经开始起步,如中国石化在开发生物质能和地热能方面就走在了国内前列。

充分利用碳交易市场转变发展模式

随着低碳经济的推进,“碳”已经可以像石油和黄金一样成为一种国际贸易形式,从中可以获取利润。按照《“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我国已经全面开展低碳试点示范。为推动运用市场机制以较低成本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2011年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将在北京、天津、上海等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

在《京都议定书》框架机制下,近年来,全球碳交易市场呈现几何级增长态势。世界银行2011年发布的《碳交易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年度报告显示,全球碳市场交易额从2005年的110亿美元激增到2009年的1440亿美元,预计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将达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仅通过清洁能源发展机制(CDM),我国就有望获得18亿吨的碳交易份额,金额高达数百亿欧元。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机会,我国石油石化企业还没有像国际石油公司那样对技术、人员、企业核心竞争力等进行及时的战略调整。

碳税、碳关税也将使石油石化产业的经营成本越来越高。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以应对气候变化之名将“碳关税”正式纳入世人视野。按照美国的规定,2020年起对不接受污染物减排标准的国家实行贸易制裁,具体的措施将表现为对未达到碳排放标准的外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欧盟已从2012年1月1日起将航空业纳入ETS(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开征国际航空碳排放费(“航空碳税”)。据统计,我国共有33家航空公司在征收名单之内,据初步测算,开征第一年,进出欧盟的中国航空公司将因此增加总成本8亿元人民币,并且这一数字会逐年递增至2020年的30亿元,此间9年累计支出约176亿元。

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必须认真研究企业自愿减排项目(VER)、CDM、碳税、碳关税等关系密切的相关专业问题,适时转变发展模式,推动企业和我国能源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二氧化碳温室气体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
和大气层中的气体做游戏
和大气层中的气体做游戏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