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摩根家族:华尔街的神经中枢

2012-01-09王雨佳

人民周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柴尔德摩根华尔街

◎王雨佳

摩根家族:华尔街的神经中枢

◎王雨佳

“用以推动历史的不是法律,而是金钱。金钱!”这句话不仅是J·P·摩根的名言,更是他的行动准则。J·P·摩根穷尽一生的努力,只为能让历史的车轮在摩根家族手中的金钱推动下,呼啸前行。

大胆吃进美国债券

回溯美国金融史,一定离不开罗斯柴尔德家族。

在拿破仑滑铁卢战败之后的1815年,罗斯柴尔德“五虎”之一的内森·罗斯柴尔德终于手握具有压倒性优势数量的英国公债,一举成为英国政府最大的债权人。自那之后,罗斯柴尔德家族几乎可以左右英国的货币供应量,英国的经济命脉被紧紧地捏在了他们的手中。这种成功路径成了所有金融家的梦,自然也包括摩根家族。

摩根公司的前身是英国乔治·皮博迪公司。19世纪,美国经济的发展还依赖于欧洲大陆特别是英国的资本供给。

1837年,美国干货商人乔治·皮博迪从纽约迁居到当时的全球金融中心伦敦。他开办的银行摆脱了需要存折、出纳窗口、支票存款的平庸模式。但是,皮博迪的特长是高额融资,所以,他的银行只为各国政府、大公司和有钱人服务,普通人不可能和他有生意往来。

利用欧美之间的资金流动,皮博迪逐渐成了美国各州债券在英国的主要经手人。不久,皮博迪非常吃惊地收到内森·罗斯柴尔德的邀请。内森提出,希望他做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秘密公关代理人。近乎诚惶诚恐的皮博迪马上满口应承。事实上,内森看中皮博迪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的美国背景。

1857年,美国经历了一次经济危机。英国的银行家狂抛和美国有关的一切债券,皮博迪却拿出全部身家,大量接手美国债券。而就在他濒临破产的时候,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的英格兰银行从天而降,给他提供了80万英镑的信用额度,让他渡过了难关。仅一年之后,美国经济完全走出衰退阴影,乔治·皮博迪手中的美国债券使他很快成为超级富豪。

发“国难财”

皮博迪无儿无女,他对自己的继承人有明确要求:美国人、爱交际、有家室且有外贸经验。

1847年,在波士顿做出口生意的J·S·摩根引起了皮博迪的注意。七年后,J·S·摩根成了皮博迪的合伙人。十年后,J·S·摩根将公司正式改名为摩根公司。

就在J·S·摩根接过皮博迪的衣钵,准备大显身手之际,他的儿子、日后大名鼎鼎的J·P·摩根也登上了华尔街的金融舞台。

J·P·摩根从小性格狂野、倔强,他的父亲只好把儿子的生活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了让J·P·摩根成为金融圈的绅士,父亲让他从小就学习多国语言,并在瑞士、德国等地接受严格教育。J·P·摩根没有让父亲失望,他与父亲两代人几乎联袂出现在当时的金融界。

1857年,J·P·摩根加入了父亲好友邓肯的公司。两年后,22岁的J·P·摩根完成了生命中第一笔投机生意。他用公司的资本,未经授权就将运到港的一整船巴西咖啡全部买下,后来迅速转手赚了数倍。因为此事,邓肯等人拒绝继续让他做合伙人。父亲J·S·摩根得知此事后,立刻电告儿子说,不必再和邓肯共事。在父亲的支持下,曼哈顿岛纽约证券交易所对面的一幢房子里,J·P·摩根的公司——摩根商行成立了。摩根商行的主要业务是投机。

J·P·摩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是与父亲联手,在美国南北战争之际发的“国难财”。

美国内战爆发后,战局成为黄金价格的晴雨表:北军胜利,金价即下跌;北方吃败仗,金价即上涨。金价时高时低,变化的幅度及频率都很大。J·P·摩根的眼线与北军总司令格兰特将军的电报秘书关系非常,所以他能在几分钟之后获知最新军事情报,抢在其他人之前下手。

1863年,他得到消息:北军节节败退,金价有上涨的趋势,如果此时囤积黄金,等到金价上扬后再将黄金抛出,定能大赚一笔。于是,J·P·摩根电告皮博迪,以双方共同付款的方式,在华尔街的黑市交易所悄悄买进高达500万美元的黄金。事实上,他们只支付了10%的保证金。黄金一半运送到皮博迪在伦敦的公司,另一半则留在摩根商行。

随后,他们便放出皮博迪购买黄金的消息。同时,北军在查尔斯敦港战败的消息已经人人皆知,人们开始疯狂地抢购黄金。但是,此时的J·P·摩根仍然不停手,他认为,他还需要借助战局的力量将黄金价格再次抬高。

J·P·摩根的生意还远远没有结束,他收到了父亲从伦敦发来的电报:南军的炮舰,都是由英国的造船厂承造的。林肯已经向英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英国停止提供炮舰。英国政府已答应,但是有个条件,即在5天之内,美国政府必须准备价值达100万英镑的黄金,作为停工的补偿。这一消息属于绝密,美国国内除了总统和国务卿之外,无人知晓。得到消息,J·P·摩根又买下了大量黄金,市场上的黄金随即成为稀缺资源。此时,J·P·摩根才将手中黄金全部抛出,赚得盆满钵满。

至此,摩根公司声名大噪。

金融中枢

1913年,J·P·摩根去世后,摩根银行不像以前那么专制。尽管J·P·摩根的独生子——小杰克·摩根保持第一把手的名义,但权力已经分散在几位合伙人手中。与J·S·摩根对待J·P·摩根不同,小杰克·摩根一直以来似乎都没有得到父亲的重视,不少人甚至认为,他一直活在父亲的阴影中。事实上,小杰克·摩根的舞台比其父更大。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真正的转机才出现,其时,摩根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似乎已经分出胜负,就好像美国和英国已经分出了胜负一样。

直到1902年,在当时的情形下,欧洲银行家们都一直认为,战争不可能爆发。

相比之下,小杰克·摩根与合伙人们一直密切关注着战局。他们认为,机会来了:“整个欧洲的信贷已经绝对停止……其中充满了特别的利益。”

摩根公司发行了大量债券,向英国、法国甚至沙皇俄国提供贷款。其中,1915年摩根公司提供给英法的5亿美元贷款是华尔街当时最大的一笔国外贷款,比J·P·摩根组织发行的任何一期债券都多得多。在战争结束前,摩根公司一共为协约国筹集了15亿美元的信贷。

随着欧洲战局趋紧,黄金和各种资金纷纷来到“避风港”美国。

最终,美国完成了自己的蜕变——从负债35亿美元的债务国变为债权79亿美元的债权国,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慢慢走下神坛。英镑疲软,英国财政部不得不发出禁令,不准伦敦金融区向外贷款,这是一个信号:伦敦自己放弃了其全球金融中心的位置。相形之下,华尔街则是人声鼎沸,大批客户蜂拥而至,寻求融资——当年,为了同样的目的,他们也曾这样急不可耐地涌入伦敦。

摩根公司当然是华尔街最得意的,它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来自财富的实力,更来自无形的软实力:威望、政治关系……

终于,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努力,摩根家族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到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前,摩根体系已经拥有780亿美元的总资本,相当于全美所有资本的四分之一,摩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华尔街神经中枢。

但是,随着政治格局的变化、现代战争规模的扩大,其鼎盛时代也一去不复返。

摘自《英才》2011.9.29

猜你喜欢

柴尔德摩根华尔街
摩根机长与“幸运女神”
全球金融:华尔街面临的真正革命 精读
罗斯柴尔德集团董事会主席去世
科尔摩根伺服在数控钻铆机床中的应用
长着空洞的男孩
拉菲红酒五箭标的来历
乐享高品质生活
山寨“罗斯柴尔德”何以畅通无阻?
美国之行——参观自由女神与华尔街
华尔街:人性的迷失——读《华尔街的继承者》《华尔街之狼》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