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岩:扎根大地 奋力攀登
2012-01-08文◎魏毅
文◎魏 毅
柯岩:扎根大地 奋力攀登
文◎魏 毅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想念你……”曾经,在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中,柯岩以这样悲情的诗句缅怀伟人的离去。而如今,面对她的离去,人们也同样深情地呼唤着,依依难舍。
2011年12月11日13时35分,当代诗人、作家柯岩在北京溘然长逝,走完了她82年的人生历程。
柯岩,本名冯恺,原籍广东南海,1929年7月生于河南郑州,1948年考入苏州社会教育学院戏剧系。1949年5月苏州解放后,柯岩正式参加革命工作,同年调至北平,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任专职编剧,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等职。柯岩在17岁时就发表了处女作《我的同窗》,之后60余年,她笔耕不辍,佳作频出,出版著作50余部,主要有:诗集《“小迷糊”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春天的消息》,报告文学《奇异的书简》、《一个诗人眼里的宋庆龄》,长篇小说及同名电视连续剧《寻找回来的世界》、《他乡明月》、《红蜻蜓》等。特别是政治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那深情而沉痛的呼唤,叩动了几代人的心弦。这些作品深入浅出,或激情澎湃,或清新明丽,以浓郁的诗意、深刻的哲思,滋润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田。柯岩也因此被誉为“人民诗人”、“园丁诗人”。
而对柯岩的丈夫、著名诗人贺敬之而言,柯岩则是相濡以沫的并肩战友。1950年初,柯岩所在剧院举行剧本座谈会,邀请当时已是著名诗人的贺敬之讲谈《白毛女》的创作经验。朴素自然、热情好学——这是柯岩留给贺敬之的初识印象,而贺敬之则以其文雅幽默、平易谦虚的风度令柯岩一见倾心。之后,两人交往频繁起来,谈文学、谈生活,话题也多了……而贺敬之的一场大病更促成了两人的姻缘。1951年初,贺敬之在河北乡下采风期间突患肺结核,被送回北京治疗。为防止传染,医院一般不允许外人探视,可没想到的是,柯岩很快出现在了病床前。担心被传染,贺敬之要求她不要再来,而柯岩笑道:“越怕才越容易被传染呢。”此话令贺敬之感动万分,一股暖意油然上心。养病期间,随着多次接触交流,爱情在两个年轻人的心中生根萌芽了。两年后,他们在龙须沟的一间小房子里终成眷属,从此携手风雨人生。文革十年,贺敬之、柯岩都被视为批判对象,性格互补的二人依然相互搀扶着,共渡难关。
正是这样的坚持、坚韧,成就了柯岩不平凡的一生。“在我80年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经历了阳光灿烂,也跌入过深渊,跋涉过险滩,但只有在知道了我是谁、懂得了感恩之后,才有了完满的幸福和真正心灵的安宁。”就在两年前,柯岩写下《我是谁》一文,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晚年的柯岩,一直为各种疾病困扰,但她从未屈服。70岁时进行了心脏搭桥手术,75岁时摘取了一个肾,同时还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即便如此,她依然工作到最后,病床上谈论的也仍是文学与创作。是啊,在她的心里,一直都有一种奋进的力量,正如柯岩在解释自己笔名时谈道:“古人把绿绿的小树称为柯;岩呢,当然是坚硬的岩石。岩石上是很难长出树来的,因此,凡是能在岩石上成活的树,它的根须必须透过岩石的缝隙寻找泥土,把根深深地扎入大地,它的生命力必将加倍的顽强……我取它做我的笔名,因为我知道写作是一件很难的事,决心终生扎根大地,终生奋力地攀登,从而使我的作品能像岩石上的小树那样富有生命力。”
◎柯岩
吴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