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空间视角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研究
2012-01-07陈德敏
陈德敏,张 瑞,王 青
(1.重庆大学a.可持续发展研究院,b.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0044;2.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 400010)
省域空间视角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研究
陈德敏1a,张 瑞1b,王 青2
(1.重庆大学a.可持续发展研究院,b.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0044;2.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 400010)
全面考察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必须从相对宏观的整体角度去审视。本研究基于省域空间“三维视角”——城市空间结构功能、产业结构空间和资源要素空间配置三个视角,以重庆市为例,发现重庆市资源城市多分布在一小时经济圈周边和渝东北翼地区,经济总量过多集中于发达都市城市圈,要素资源空间配置也反映出向发达地区集中的态势。这反映出资源型地区经济欠发达和要素投入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基于省域空间视角提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设计,并给出政策建议。
资源型城市;省域空间;经济转型
资源型城市(包括资源型地区)是以本地区矿产和森林等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1]。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部分资源型城市相继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支柱资源性产业逐渐衰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会问题频发,甚至出现了“矿竭城衰”的窘境,资源型城市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地区,影响了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资源型城市问题集中体现在一些传统的资源工业基地和典型资源型城市,使得更广意义上的资源开采地的发展往往被忽视。实际上中国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大多呈零星分布特征,并在地域空间分布上同样具有广泛性。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时段性,尽早统筹谋划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极大节约转型成本,然而这些地区凭借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所谓的华丽转身,这恰恰是更高一级政府部门制定发展规划所考虑的事情。基于此,本研究选取重庆市为例,以省域内部空间作为研究视角,即从全市统筹发展的角度,探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型城市的省域空间视角
省域空间视角是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基础,通过研究资源型城市的空间结构、产业空间布局、要素空间配置(图1)等方面,总体判断城市的功能定位,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相对于资源型城市自身研究视角,省域空间具有更高层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加之省域空间角度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因此得到的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更能为政府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
图1 省域空间视角的“三维分解”
(一)城市空间结构视角
城市空间结构视角表现为资源型城市的空间布局。实际上,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其形成是基于聚集经济条件下城市及各组成要素的区位变迁。从资源型城市内部结构功能和外部区域分工来看,城市的外部空间结构表征的是城市在区域内的地位和区位特征,外化为区域城镇体系以及经济区;而相互作用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则外化为城市功能区布局。因此,从省域空间视角把握城市主导功能定位的关键是根据资源型城市的自身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更好地在区域分工合作中锚定自身战略定位。
(二)产业结构空间视角
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布是基于产业结构空间视角的两个主要考察对象。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部分,而城市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未来新兴产业的选择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其中未来主导产业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点,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接续替代产业的培育[2]。产业布局是产业结构在空间地域上的分布,而现代城市的形成一般认为是产业要素空间集聚的结果。这种产业集聚与城市功能定位密不可分,城市为产业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提供了空间平台,不同产业要素与不同经济地理的相互结合形成了具有不同空间结构的城市类型,处在不同地理空间中的城市又表现出不同的城市功能。省域视角的产业结构空间,主要考察资源(依赖)型产业的地区分布以及地区内的产业结构。
(三)要素空间配置视角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要素的依赖程度不同,因此,省域空间总体的要素配置状况会影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一般认为,资本、劳动力、技术以及其他资源要素(如交通、电力基础设施等因素)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经济要素空间流动。如果经济要素配置合理,必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强烈的推动作用,反之可能阻碍经济增长。从理论上说,如果经济要素向生产率高或生产率增长快的地区流动,或者经济要素流动减少了整体经济不均衡(空间结构趋于协调),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一般会有较高的效应;如果资源向生产率低的地区流动或生产的不均衡(空间结构失衡加剧),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一般会降低甚至为负数[3]。省域要素空间配置,反映的是不同区域内的要素投入数量与质量,是资源型地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集聚能力的体现。
二、省域空间视角审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空间结构视角
特殊的城市化发展特征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资源型城市大多分散布局,集聚程度较低,并且存在二元的城市形态与内部结构。重庆市有规模资源矿产分布的区县主要分布在一小时经济圈周边和渝东北翼的沿长江沿线,渝东南地区资源型城市分布较少,在所辖40个区县中具有资源型城市特点的有万盛、南川、永川、合川、綦江、万州、开县、垫江、梁平、奉节、城口、秀山等近20个区县①根据王青云[4]、樊杰等[5],资源型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0%即为资源型城市;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迫于数据因素,着重考察煤炭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2009年仅煤炭采掘业占工业比重10%以上的就有万盛、南川、綦江、奉节、荣昌、永川、梁平等接近10个区县,另根据重庆市天然气、岩盐、石灰石等资源的存储情况估算,重庆市具资源型城市特点的区县接近20个。。其中,万盛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另外,资源的地理分布与行政区划并没有直接联系,一些矿产资源实际上是跨区分布的,如綦江、万盛的煤炭资源。
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角度来看,由于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建设一直受到“基地建设”模式的干扰,相比一般城市,其内部空间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源于城市资源开发基地的角色和分工,也就是说,资源开发基地只是一个生产区,它发展的多样性必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由此导致城市服务功能不完善[6]。一是城市功能的分割与无序,资源型城市职能的割裂性导致了“双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分割、资源型地区与非资源型地区的分割,使得城市功能在区域空间上无法整合;二是城市功能的缺失,表现为资源衰落后产业空虚化导致人们就业、生存空间的缩小所带来的社会服务功能的下降以及生态功能的脆弱性。
(二)产业结构空间特征
由于资源型城市独特的资源禀赋,使得经济要素倾向于已有的资源型产业,这实际上使其陷入了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形成的比较优势陷阱。以重庆市为例,2002-2009年以资源依赖度高为显著特征的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为资源开采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采掘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部分典型资源型区县采掘业工业占比更是超过20%。由于资源型城市所依靠资源禀赋大体相同,导致各地区在主导产业选择、工业部门结构和地区产品构成上具有雷同性。一方面使得地区竞争程度加强,不利于分工合作;另一方面导致本地区产业易受市场行情影响,风险系数提高。与经济结构趋同化相伴随的是资源型产业的链条过短,产品的深度开发不够,“直采直销”现象相当普遍,在采、选、冶一条龙体系中,资源采掘业多,而矿产品加工业少,精深加工几乎没有。
从2009年“一圈两翼”的地区产业结构看(表1),三大区域均为第二产业占据绝大比重,第三产业次之,而第一产业占有比重最小,尤其是一小时经济圈,农业产值仅为7%。资源型产业布局与资源分布有密切关系,就此而言,与资源型产业相关性很高的第二产业应该在一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翼的比重高于渝东南地区,三次产业地区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这一点(表2),一小时经济圈无疑占有了绝大部分的比重,三次产业分别占到59%、79%、80%,渝东北翼次之,渝东南比重最小。结合重庆市资源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资源要素有着向一小时经济圈集聚的倾向。
表1 2009年“一圈两翼”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
表2 2009年三次产业在“一圈两翼”中的产业布局
(三)要素空间配置视角
一般认为,经济要素的区域空间配置是指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各种经济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配置到不同地区,力求使它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而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指的是生产率总增长率与区域生产率加权平均数的差额。本研究参照胡晓鹏[3]、刘赣州[7]的做法,将资源空间总配置效应分解为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的总配置效应以及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总配置效应,基于重庆市“一圈两翼”的经济地理分区,分别计算了三个地区的总量生产函数。
重庆市总体生产函数:
一小时经济圈生产函数:
渝东北翼生产函数:
渝东南翼生产函数:
由此可以得到重庆“一圈两翼”各资源要素的贡献率(表3)。
表3 重庆市区域资源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经济要素的产出弹性体现了各种要素的生产效率,从侧面反映出各个区域要素的丰裕状况。如果资本相对于劳动力充足,那么资本增长弹性便会降低,劳动力增长弹性反而会提高;反之,如果资本相对于劳动力过于稀缺,那么资本增长弹性较大,而劳动力增长弹性较小。笔者对重庆三大经济区域的要素产出弹性进行对比发现:重庆市域劳动力产出弹性明显低于资本产出弹性,说明资本对于劳动力过于稀缺;渝东北翼的劳动力产出弹性最低,即该区劳动力相对于资本过于丰富;一小时经济圈的资本产出弹性最高,该区的资本效率最高。
根据资源要素空间配置效率计算公式,计算出资源的空间总配置效应(表4)。
表4 重庆市资源要素空间配置效应②劳动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计算公式为LP(E)=LP-∑Pi×LPi,式中,LP(E)为劳动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LP为总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LPi为i地区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Pi为i地区GDP占所有地区GDP总和的比重;资本生产率空间总配置效应的计算公式为KP(E)=KP-∑Pi×KPi,式中,KP(E)为资本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KP为总的资本生产率增长率,KPi为i地区的资本生产率的增长率;综合要素生产率空间总配置效应的计算公式为TFP(E)=TFP-∑Pi×TFPi,式中,TFP(E)为综合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TFP为总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i为i地区的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LP(E)>0,说明劳动力的配置效应趋于协调,劳动力流动为重庆经济增长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2)KP(E)>0,资本的空间配置同样推动了重庆的经济持续增长,资本在重庆三大经济区域间的流动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3)TFP(E)<0,说明直辖以来重庆综合要素(如技术进步、组织创新等)空间配置失衡,综合资源要素的的空间转换总体上不利于经济格局的调整。
由于“区优效益③区优效益是指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往往向着能够发挥最大效用的地区集聚。”的存在,使得经济要素往往流向能够发挥最大效力的发达地区(一小时经济圈),由此导致落后地区的矿区缺乏技术支撑和创新人才。实证结果表明,虽然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经济空间格局调整,但是包含技术要素在内的综合要素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合理配置。绝大部分资源型城市正处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无法吸引足够的人才和科技资源,致使矿产资源的开采相对粗放,矿石采掘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加重。资源型地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与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矛盾突出(如綦江煤炭采掘业);产煤区电力基础建设落后,直接影响新建矿井和技改扩能煤矿的正常投产;处于开发初期的一些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交通运输条件差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巫山县,其产煤区都在高山边远地区,公路建设严重滞后,全县每年有100多万吨煤炭存在运输困难。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拖着沉重的翅膀起飞”是其真实的写照。中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在政府主导之下,科学规划并提前进行,才能尽量以较低的成本成功转型[8]。基于省域空间的“三维视角”,就是要优化城市的功能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合理化,同时实现资源要素的空间优化配置。
图2 基于省域空间“三维视角”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路径
(一)城市空间功能结构优化
资源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一个资源型城市非基地化或城市建设与基地建设相分离的问题。在统筹考虑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产业分布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并运用经济规律来引导产业和各类中小企业及人口的合理聚集与分散,并且通过用地结构的调整和规划,改变混乱的城市功能分区。从城市外部空间和区域合作看,城市功能的体现主要是城市对特定区域内资源发挥的吸纳作用,并随城市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从市域空间视角把握城市功能定位的关键是利用好资源型城市的自身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另外,城市功能的区际协调是提升城市价值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促进城市跨行政区域的整合,打造一些经济合作体,弱化影响要素流动的行政界限[9]。
重庆市具有资源型城市特点的区县城市空间功能优化,一是要完善城市功能体系,分离资源开发基地建设与城市建设,改变城市功能区的双轨运行和割据状态,恢复和发展城市的中心聚集功能;二是要加强区县合作,加强发达城市圈与资源型区县的互动合作,促进资源型城市与区域之间互补发展,如万盛地区要发挥好渝南黔北的地理区位优势,打造黔渝合作的先行区;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统筹城乡试验改革发展,促进两翼地区增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四是尽可能整合跨区域资源,打破行政界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二)产业结构空间合理化
由于“比较优势陷阱”的存在,使得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忽略产业的协同发展,资源依赖型产业直接决定了城市兴衰,这也是经常看到的“煤炭兴则城市兴、煤炭枯则城市衰”现象的原因。产业结构空间合理化主要表现为接续产业的培育和产业布局的重构和优化,接续替代产业的选择要考虑区域性和关联性的特点,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条件和潜力,结合本地区独特的地理区域及在市域空间劳动地域分工所处的地位,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则必须适应服务经济发展新趋势,立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在市域空间内合理布局。
重庆市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一是要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选择具有较强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的综合性产业,在未来具有大的发展空间,并且能够极大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等;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利用原有工业用地和老厂房,依托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优势,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和信息产业;发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推进重大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尝试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三是建立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以科技促进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和完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协调推进机制[10]。
(三)资源要素空间优化配置
经济要素市域空间上的配置效应表现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分布差异,反映的是要素需求与要素供给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就是传统经济要素(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等)和其他资源要素(交通、电力、制度等)的地理分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1]。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要素的依赖和需求程度不同。对于起步阶段的资源型城市,资本、技术以及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等要素的配置至关重要;对于发展中的资源型城市,能够引导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要素会让城市转型事半功倍;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人才的引进、财政的支持、科学合理的转型规划将产生更加显著的效果。
优化重庆市市域资源要素的空间配置,一是要建立一体化的市场体制,促进资本市场、原材料市场、产品市场、技术市场和人才市场等的一体化发展,营造规范、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地区自由流动;二是协调好跨行政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物资、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加快城市群的快速通道网络建设;三是推进区域间重大项目的合作,在重庆市域统筹协调地区间的资源要素,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研究基于省域空间“三维视角”,以重庆市为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和转型的路径。首先,城市空间结构功能、产业结构空间和资源要素空间配置三个视角为全面剖析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提供方向性指导。其次,本研究从这三个角度入手,提出重庆市资源型城市在城市空间结构上分布于一小时经济圈的周边和渝东北沿长江沿线,并且内部功能区具有“基地生产区”的性质;在产业结构布局上资源依赖度高的重工业占有比较高的比重,并且大多布局于一小时经济圈,其次分布于渝东北翼;资源要素空间配置上资本、劳动近几年的流动是合理的,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综合要素的空间配置不尽人意。最后,本研究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思路,按照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规律作用的原则,提出政策建议如下。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和规划。成立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市区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和协调解决转型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自身职能,研究制定并认真落实支持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具体措施,帮助解决转型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后续规划中,将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纳入总体规划中,特别考虑枯竭地区的转型发展。
第二,建立倾斜性区域投资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替代产业,应采取以贴息、垫息、资本金投入、无偿资助等方式进行扶持。重大项目布局上应适当向资源型城市倾斜。在发行企业债券、确定外资的区域投向、筛选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贷款项目时,应向资源型城市有所倾斜。对于资源型城市的高科技重大项目,国家和地方政府承担一定比例的风险性投资,以诱导和启动社会性投资。
第三,建立资金、土地、人才要素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市级专项资金、专项投资的补助力度,重点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方面;实施差别化土地政策,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时,适度向资源型城市特点的区县倾斜,增加对荒山、沙地等未利用土地用地指标。稳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适当降低资源型城市开发园区建设用地的基准地价;在人才保障上,根据城市产业发展的需求和个人自愿,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通过提供创业支持和优惠政策,鼓励转型人员个人创业和自谋职业,形成良好的个人创业环境和氛围。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引进、流动机制。
[1]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 号)[EB/OL].http://www.gov.cn/zwgk/2007-12/24/content_841978.htm.
[2]杨万忠.经济地理学导论[M].四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1-30.
[3]胡晓鹏.中国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效应[J].财经科学,2006(2):91-97.
[4]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5-7.
[5]樊杰.中国煤矿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研究[J].地理学报,1993(3):218-225.
[6]肖劲松,毛锋.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D].吉林:吉林大学,2006:146-152.
[7]刘赣州.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源总配置效应的实证分析[J].求是学刊,2007(1):59-63.
[8]刘吕红.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资源成本要素探论[J].求索,2008(2):10-12.
[9]常春勤.矿业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转型期优化调控[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22-35.
[10]袁占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与再城市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00-278.
[11]张公嵬.产业转移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0(9):1-21.
Research on Resource Type Cities’Economic Transition of Chongqing Based on Provincial Spatial Perspective
CHEN De-min1a,ZHANG Rui1b,WANG Qing2
(1.a.Institut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b.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P.R.China;2.Chongqing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Chongqing 400010,P.R.China)
In order to fully examine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we must consider the overall point of view.This study is based on provincial space “three-dimensional perspective”: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lements of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ace perspective view.Take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we found that the resources of Chongqing are located in ”one-hour economic circle”around and “Chongqing Northeast”region, excessive concentr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ed urban city circle, elements of the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resources also reflect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developed areas.This reflects the resource-based regions are economically underdeveloped regions, and the existence of elements of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investment.At last,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a path of resource-based cities'economy transition based on provincial spatial perspective,and make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resource-based cities;provincial spatial;economic transition
F292
A
1008-5831(2012)02-0009-06
2011-10-22
重庆市发改委软科学项目;国家发改委招标课题“资源型城市立法思路研究”
陈德敏(1952-),男,重庆人,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可持续发展规划与政策研究。
(责任编辑 傅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