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才与成功

2012-01-06许元

艺海 2011年11期
关键词:刘成小春教授

许元

性格是思想、气质、能力和兴趣的总和。性格是人的内在实质,是个人思想感情的仓库。从广义上而言,性格在心理学上一般被称为“个性”。主要是指人物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体现为对现实的态度倾向、独特的情绪意志和行为方式。黑格尔认为,人的完整的个性就是性格。人物性格是电影美学的核心命题之一。罗丹说:“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戏剧家卡斯特尔维特洛说过:“行动或多或少展示出人物性格。没有性格,行动就不能完成。”

一、人物外形分析

影片中人物的外形是影片人物的重要性格特征和重要视觉信息。江老师的外形就很有特点。江老师为人傲慢,不修边幅,头发蓬乱,穿着一件皱巴巴的灰色打底衬衫外加一件棕色脱线毛衣,自从遇见小春起就从没换过衣服,整天就知道跟邻居吵架。但是在与刘成父子尤其是小春接触后,他从小春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了热忱与宽容,他开始变得和蔼可亲,他居然还跟小春掏心窝子讲他在音乐学院时那段遗憾的爱恋。当小春去上最后一节课时,他修整了头发,换了身白色干净的衣裳。而余教授总是穿得干净得体,颜色以红黑为主,反差较大,这也暗喻了余教授这个人物的两面性。

二、人物景别分析

江老师:出场是一个中景,带点旋转的移镜头,从刘成的镜头直接转到江老师,画面呈现的是一个倒立的镜头,接着第二个镜头就是镜头从左移动,经过评委席,镜头停止的时候,我们看到镜头的最右方,江老师独自坐在椅子上,离观众席很远,画面呈现一种左重右轻的感觉,给人一种不谐和感,光线洒满江老师的整张脸,第三个镜头给了我们一个江老师的正面中景,仍然是双手交叉地靠在椅背上,镜头缓缓推进,他的双手随着音乐打着节奏,他慢慢地睁开了他那从始至终都未睁开的双眼,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这说明他是在用心感受音乐,而不是看人。第二说明这首曲子确实打动了他,他迫切地想知道是谁。第四个镜头出现江老师的近景,他微笑着。第五个镜头,他搬着椅子走向纵深处,伴随着提琴声和满足感。第六、七个镜头是江老师从厕所走出提裤子的背影和穿着两只不同颜色袜子的脚。接着他质问公司的人第一名是花多少钱买的,从这观众能看出他的正义感与作为一名老师的良知,这也间接拷问着大多数花钱买名的所谓的名人,但也为后面他不能为小春带来成功打下埋伏。当刘成带着小春去找江老师,他表现出明显的不耐烦,一方面想打消刘成的念头,另一方面又想收他为学生,这从他拿着个没什么垃圾的空撮箕出来就能看出一二来,小春被气跑了,他又假装抱着猫出来丢烟蒂子,其实是想看看他们还在吗,情况怎样。下一场戏是刘成来找江老师,江老师声音先出,镜头表现的是门外刘成的红帽子若隐若现,这就像江老师一直在注视他。从那以后镜头就开始表现江对身边学生的刺耳琴声与他无知暴发户妈妈的厌恶。从近景的切换到后景的气急了扔水杯。从此掀开了小春与江老师师徒情的篇章。

余教授的出场是一个远景,首先由他的学生介绍,再在众人的拥簇下走上舞台,镜头始终给他的是一个全景镜头。镜头也始终处于静止的状态,没有表现江老师那么灵活,也给观众一种刻板的印象。其后的镜头余教授多半处于镜头的后方,以小全景出现。江老师出场就位于画面的正中,而且在后面出现的几个镜头里江老师总是位于画面的中心并且总是略高于镜头的位置,当江老师听到门外传来的音乐声时,镜头切到江老师沿着楼梯走上广场,镜头总是紧紧跟随但却保持低角度。就在江老师偷拿邻居一块煤的时候,他仍然在画面的中间据上的位置。

三、人物形体分析

电影叙事和场景中人物的形体方式处理,大多数是经过导演和演员精心设计的。因为,人物的形体处理的方式和状态,不光是为了叙事,为了场景,更多的是为了人物形象的塑造。

江老师:出场是静止的,仰头,处于一个非常陶醉的状态。在江老师出现的第六七个镜头里他从厕所出来的时候连裤子都没提好,这说明他的不修边幅,以及没了爱情过后对一切都不在乎的态度。又一场,在小春拉琴时,江老师透着门帘往外偷看,不时还回头看小春几眼,就怕被小春看见他那副贼样,他所处的位置就像一个暗得不能再暗的角落,画面的左方是他,镜头慢慢移到右方是小春的红绿色毛衣,形成鲜明对比,接着他耐不住性子地走出房门与邻居大吵,与邻居妇女生闲气,语言粗俗,落魄不堪,毫无尊严可言的他小市民习气不言而喻。

余教授动作不是很多,说话一板一眼,理论多多,剧中有一段对白,十分有意思,余教授对他的学生林雨说:“都对,就是不好。音乐里没有感情,就像枪里没有子弹,没有子弹怎么击中别人、征服别人?世界上唯一不能赠送的就是感情!”这与后面林雨告诉小春如果他成功,余教授将会把他当了的琴,作为礼物送给他,证明自己怎么用心良苦,企图占有他的心。他把自己的感情赠给了小春,却对林雨说感情不能赠送。这表现了人物的虚伪,在影片中刘成提着一瓶瓷坛老酒单独拜访并将刘小春的真正身世告知余教授后,余教授夫人被感动得直抹眼泪,而余教授则先是沉默半晌,然后哑然失笑地说这样的故事还真有人相信,联系后面余教授为使小春能够体会到所练习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d大调协奏曲的感恩情感的段落中,余教授就将前面刘成讲述的当时被影片叙事所巧妙省略的刘小春身世全盘托出,导致敏感重情的小春痛哭着奔跑出去,从这两个段落可以直接看出这一人物的另一面冷漠无情,毫无爱心,极端自私自利。这深层的矛盾性格真相在影片中并没有过多地重点表现,但是从以上段落的缝隙中还是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

四、镜头中人物的光线形式分析

按电影的常规分析,场景中、镜头中人物的光线的形式应该有其相对的设计性、独立性、形象性、鲜明性。人物光线的形式,除了受到场景、空间、环境、光源的位置、方向、性质的影响外,还要受到影片的主题、内容、风格、样式、叙事、情节和导演处理的制约。

江老师:出场就是一个侧逆光,当他第一次给小春上课时,也给了一个侧逆光,侧逆光会使人物正面大部分隐没在暗影中,而这种隐没可以恰到好处地让人体作品产生一种含蓄的韵味。而此时却也多了一份严肃与严厉。最后一次江老师给小春上课,镜头上出现的是一个明显的轮廓光,多了一份柔和与慈祥。余教授的光多是大平光或是自然光,只有余教授在家里最后一次教小春拉琴时,站在他个人照片上用中指和食指支着下巴的动作造型旁边时 ,给的一个侧逆光,那是因为小春说自己不想参加比赛,余教授要保持表明的平和与心理的燥热,是在极力塑造余教授的两面性。

五、结语

江老师,刘小春踏上音乐之路的第一位向导,是一个几乎被现实社会放逐的人,是只为自己所认知的音乐人,他常常与邻居吵架,衣着邋遢,房间凌乱,并且有一颗高傲的,不近人情的心。他爱猫,也爱人,爱它们自由自在的样子,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不爱音乐却要被逼着学习音乐,那还不如不学。余教授可以说是一个被这个现实社会所认同的成功人士,一个现实社会所认同的音乐人,唯独同江老师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热爱音乐甚于爱人,所以他过于追求音乐中的感情,他一再向他的学生强调情感是音乐的弹药,只有情感才能激动观众、征服观众,但他已被功利蒙住了眼睛和理性,根本没有了感情。功利的他认识不到自己正是导致这种畸形天才的真正源头,他的所作所为不仅没有成为一个少年成长的推动力,反而成为一个反作用力。当他企图用小春身世的秘密来促使小春完成对音乐的理解,以及获得比赛成功的动力的时候,影片便开足马力朝着一个无力回天的高潮直奔而去,所以最终小春选择父子团聚,归于内心与对自由的向往。

(作者单位: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部)

责任编辑:李薇薇

猜你喜欢

刘成小春教授
刘成书法作品
深深地爱着你
Axial uniformity diagnosis of coaxial surface wave linear plasma by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小春芽
秋叶
CROSSED PRODUCTS BY FINITE GROUP ACTIONS WITH CERTAIN TRACIAL ROKHLIN PROPERTY∗
聪明小狗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