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过去精神饥渴特别痛,现在不会
2012-01-05
编者按:本栏目问题均来自网友和读者。如果你喜欢谁,请点名推荐;如果你有问题,请径直发问,我们将把你的疑问送达被问之人。近期,将在本栏目中出现的人物有梁文道、李宗盛等,欢迎提问。
联系邮箱:caiyalin8752@yahoo.com.cn
马未都,收藏家,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著有《醉文明》等作品。
01
问:王朔是你挑出来的?
马未都:有一天来了一个稿子,这文字太幼稚了,但很清晰,表达方式不一样,把他叫来吧,这人叫王朔。他的第一本小说集《空中小姐》(1987年),责任编辑就是我。
02
问:你有文学的敏感性吗?
马未都:有。文学是跟所有艺术沾边的事,感受就是你对艺术的敏感性。有的人终生写不出来,他没有这个感受。
03
问:你在出版社做了10年,为什么离开?
马未都:因为我发现文学走向颓势。比如发行量,我在出版社的时候,小说《红日》发行上千万。今天有这事吗?那时候精神的饥渴特别痛,什么书都看不到。我看的第一本书,前后10页都没有,看了很久才知道叫《简爱》,还得把自己反锁在屋里看,怕别人借。
04
问:为什么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
马未都:中国古人读书要求诵读,不要懂,背下来就对你终生有益,终究有一天能懂。中国家长老逼着小孩理解,这是大忌。外国人教育孩子,兴趣第一,我们是逼着孩子读书,他又看不懂,你再让他总结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他就彻底烦了,所以中国人都惧怕文学表达。中国老师评判作文,永远说哪不好,应该说哪好。
05
问:你那个年代大家背《毛主席语录》,怎么看待他?
马未都:毛泽东是我们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他能把文章写得非常漂亮,他有他的思路。他写《纪念白求恩》的时候,一开始就是大白话—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50多岁了,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又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毛泽东上来就表态,“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他直接把人们拉进去了,我们现在不一定有人能写这个文章。毛泽东写《为人民服务》,毛主席最后说,以后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他把一个死人的事变成了一个制度,没有人有这个能力。
06
問:你在收藏中了解到了什么?
马未都:我理解了很多人不理解的或是书上没有写的事。我们了解的历史都是文献史,文献的历史难免篡改。在整个历史表述中,就正史部分我觉得可信度很低,顶多信一些客观的—哪年发了大水,出了蝗灾了,这个还比较准。但是,凡是涉及政治上的事,凡是涉及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事不可能准确,都是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去理解的。包括我们很近的历史,抗战史、“文革”史,这都说不清楚,还怎么能说清楚几千年前的事?这是不可能的。
07
问:有EMBA班请你去讲课吗?
马未都:现在各种EMBA班请我讲课,我绝对不去。
08
问:怎么看一夫一妻制?
马未都:李清照有首词《一剪梅》,其中最有名的—爱我所爱,无怨无悔。甭管心里多后悔,都得这么咬牙说。我们今天说一夫一妻制,是一个学术问题,是人类婚姻史上最没有生命力的一种关系。这个制度在未来的若干年之内,可能很快发生剧变,不是中国,是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