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2012-01-03胡吴进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鄱阳湖经济区区域

胡吴进

(东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胡吴进

(东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 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发展的背景条件、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的对策,可供决策机关参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体育旅游; 资源; 整合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是国内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和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重要湿地。2009年12月被国务院规划为国家发展战略区域,规划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三市,以及九江、上饶、抚州等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全球95﹪以上的越冬白鹤栖息地,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发展旅游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每年有25%的游客在出游期间寻求参与体育活动,体育旅游已经形成一种新的消费趋势,在全世界快速扩张。而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无论是发展的水平还是质量都不济于周边经济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各自为政、无序竞争现象严重,这与鄱阳湖区域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很不匹配。为此,本文力求通过探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资源整合途径,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经济一体化进程,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经济圈,以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与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推动鄱阳湖区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持续、健康发展。

1 研究目的

认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资源概况,探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管理策略。

2 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实地考察、调查问卷、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江西省体育局、省发改委及省旅游管理部门进行访谈,对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等市(县、区)主要景区(点)进行研究,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况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 分析与讨论

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发展的背景条件

3.1.1 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毗邻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是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区域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巨大,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2009年12月被国务院批复设立以来,区内经济迅猛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6805.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比全省高出了0.3个百分点,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8.8﹪,其中,第三产业为2197.03亿,同比增长11.7﹪,发展效益优于全省[2](见图1)。江西省政府把旅游业确立为全省支柱产业,新世纪以来江西省在鄱阳湖地区先后实施了山江湖开发、昌九工业走廊建设、九江沿江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为鄱阳湖区域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绝佳机遇。

图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相关数据图

3.1.2 丰富的区域旅游资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资源具有类型多样、级别等级高等特点,在全省同类资源中所占比重很高(见表1),集聚了1个世界文化景观地、1处国际重要湿地、2个世界地质公园、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个世界遗产、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等规模庞大、层次较高的旅游地[3]。这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体育旅游业创造了优良的资源条件。

表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及比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山水景胜、人文造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如梦仙境的庐山、鄱阳湖,丹山碧水龙虎山,神奇灵秀的三清山,陶艺精湛的景德镇,积淀深厚的临川文化,军旗升起的地方——八一起义纪念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种独特的地形地貌适宜开展帆船、龙舟、航模、漂流、自行车、登山、远足、攀岩、洞穴探险、户外拓展训练等体育旅游活动。

3.1.3 优良的区位优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地理位置和条件十分优越,其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南昌市距离长株潭城市圈、武汉城市圈、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皖江城市带直线距离仅300km,离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直线距离也仅仅是500km。如此之好的区位优势,在全国独有,它为鄱阳湖区域发展体育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客源市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体育旅游在本世纪初就已形成雏型,到目前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旅游产品,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区位优势,对区域内众多优良的体育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良好的区位优势对其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起到了很强的推助作用,现在国家倡导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长三角、珠三角、武汉城市圈、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皖江城市带等经济区遥相呼应,无论是在发展环境还是在政策支持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的开发都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够逐步提升湖区体育旅游的品质,极大促进了其区域体育旅游资源的高效整合。

3.1.4 整合旅游宣传资源,为体育旅游注入活力2011年,江西省围绕打响“江西风景独好”的旅游形象品牌,整合了各类旅游宣传资源,开展了多种宣传促销活动。与央视等各类国内主流媒体建立了长期的合作,省旅游局与全国3000多家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利用中博会、泛珠三角洲经济合作等平台,与中部各省市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并签约了23个重大旅游项目,合同金额超过180亿元[4]。新项目的开发为湖区体育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对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的同时,努力打造自身特色体育旅游品牌,借助全省旅游整合的宣传平台,能够迅速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拓展国内外来鄱阳湖区域参与体育旅游的客源市场,为鄱阳湖体育旅游集聚了大量的人气。

3.2 制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发展的主要因素

3.2.1 合作开发体育旅游运作水平不高区域间合作开发的体育旅游项目较少,对一些旅游景区体育娱乐项目的开发还停留在较简单的层面上,大部分景区没有将体育资源引入到旅游和商业发展的轨道, 缺乏对特色体育旅游资源项目自身内涵的开发利用。在体育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体育旅游活动的形式等方面,缺乏合作统一的认识、管理和规划,存在有各自为政和区域分割确定体育旅游发展项目的现象,忽视彼此间的合作与融合,忽视了体育旅游产品间的相互延伸和利用[5]。导致有些景点(区)活动项目重复建设和项目雷同,使体育旅游产品缺乏生命力,制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3.2.2 体育旅游市场化程度低,缺乏市场开拓区域内一些地方政府对体育旅游资源的管理还采用传统思想,缺乏用市场化的手段,运用实体经营方式,对体育旅游资源进行管理、开发。缺乏相关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社会力量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持和参与程度低,仅仅依靠政府财政力量进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结果只能是开发程度低,使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的经营和生产缺乏市场经济活力。

3.2.3 体育旅游资源缺乏深度开发,产品缺乏特色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8个县(市、区),过去3年已开展过体育旅游项目的情况。调查发现,在局部地区,虽然开展了体育旅游,但是由于对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处于较低的层次,未能深度挖掘和开发资源优势,致使其地区体育旅游项目大众化,未能较好体现地方的独特性,大部分县市开展的体育旅游项目都是舞龙、登山、攀岩等传统项目(见图2),没有发挥地方的体育旅游优势,如曾被舞蹈专家誉为“中国古典舞蹈的活化石”婺源傩舞[6]、龙舟等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很少。致使有些传统的体育项目(如霸城运动),由于很久没有组织开展活动,已经开始销声匿迹了,这不能不说是当地体育旅游产业的一个损失。

图2 过去3年已开展过的体育旅游项目统计图

3.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发展的对策

3.3.1 宏观调控,统一规划,打造特色体育旅游品牌调查发现,目前专门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的相关规划还没有。鄱阳湖区域各级地方政府对其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也是各自为政,缺乏科学、有效、合理的规划,大部分地区对其体育旅游资源缺乏全面系统的调查和评价,不能为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进行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提供及时准确、可靠有效的信息和数据。同时现有各地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存在起点不一、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大大增加了其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破坏和浪费程度,缺乏联动而没有形成体育旅游资源的整合效应。

对鄱阳湖区域内各县(市,区)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宏观调控,科学合理地规划, 通过整合, 建立一个协调统一、良性竞争的战略性规划体系,已凸显必要。以旅游景点为基础,充分发挥鄱阳湖区域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优势,制定体育旅游发展规划:第一,以南昌为重心,打造“红色体育旅游”最具震撼力的品牌,使其成为江西红色旅游市场中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主要突出“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主题。第二,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着力打造“生态体育旅游”品牌,打造国际生态体育旅游目的地,主要突出“白鹤的天堂,天鹅的故乡”这一主题。

另外通过鄱阳湖区域内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合作开发体育旅游精品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项体育旅游产品,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产品竞争力,突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关系,努力打造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适应国际国内多层次体育旅游市场需求的系列产品。努力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水平,实现体育旅游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

3.3.2 加强区域间合作,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体育旅游资源市场需求具有特殊性和跨地区性,这也决定了其体育旅游开发要走区域合作之路[3]。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来说,加强区域间的合作意义重大,东北部的婺源、景德镇与安徽黄山、天柱山临近,东南部的龙虎山风景区又与福建武夷山紧邻,北面的庐山风景区、鄱阳湖湿地公园与湖北和安徽接壤。这就使区域体育旅游产品可以很便利的与周边著名景区(点)对接,实现联动互补、客源互送,有利于做大做强湖区体育旅游市场,也便于鄱阳湖整体体育旅游品牌的打造,能极大地拓展国内外体育旅游客源市场。

3.3.3 完善体育旅游市场体系, 加强管理监督 目前,鄱阳湖区域体育旅游市场体系正在由行政手段配置资源方式,逐步向市场化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过渡。体育资源的最佳配置,需要有健全的体育市场体系,当前区域内体育旅游市场发展较好的城市有南昌和九江市,但由于发展的时间不长,其体系还不完善,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他几个城市由于起步更晚,因此在体育旅游市场体系的建设上,要加大对一些能够走向市场的体育项目的扶持力度,发展体育用品、体育信息、体育广告、民俗体育文化以及康体健身等市场。结合其区位优势,做到城乡立体结合、大中小项目结合与区域间的资金及项目结合,逐步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分布合理、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体育旅游市场体系。

调查发现,鄱阳湖区域内体育旅游市场的监管体系目前还不完善,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组织。常常出现多个部门共管而又都管不着的局面,因此,加快相关监管机制的建设,形成各个管理部门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实施相关职责,又能互相监督的机制,已迫在眉睫。通过立法来归属管理,如:滑水、帆船、热气球、登山、攀岩、漂流、滑沙、滑草等都应归属体育部门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区域体育旅游市场的逐步完善,才能有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最终达到整个区域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协调发展。

3.3.4 成立专门体育旅游组织,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体育旅游是一项特种旅游项目,其专业性极强,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不仅能够给参与者以健身娱乐知识的指导,还可以给予他们必要的安全保障和体育心理辅导,帮助体育旅游者在运动、参与中享受健身、健心的愉悦,而这些都是非专业人员无法比拟的。所以,充分利用地方优质的教育资源(如江西财大和江西旅游商贸学院等),通过与湖区较强的体育健身、旅游企业及其体育教育管理部门等相关资源整合,走校企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培养区域体育旅游人才之路。大力挖掘湖区现有的人力资源潜力,着力培养具有体育和旅游复合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体育旅游高级专业人才是鄱阳湖区域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4 结语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资源的高效整合,其关键还是要由江西省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统一组织和协调,共同加强管理,对其提供相关政策与法律保障,制定区域体育旅游的整体发展战略,实施财税、金融等优惠政策的扶持。尤其在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保障方面,需要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统一协调出台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策略,进行统一规划,制定一系列有关体育旅游行业管理规范,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机制。对区域体育旅游开发采取市场化运作,按照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来组织体育旅游企业的创建和发展。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Z].北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9:1-3.

[2]江西省统计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统计资料2011年[Z].南昌:江西省人民政府,2012:1-5.

[3]余丽华,等.环鄱阳湖区域体育旅游SWOT分析与发展路径选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6):60-62.

[4]史文清.副省长史文清在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南昌: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处,2010:18-21.

[5]曹刚.湖南体育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深度开发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854-857.

[6]王永红,冯长鸣.环鄱阳湖区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151.

The Research on Integration of Sports Tourism Resource of Boyang Lak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Region

HU Wu-jin
(P.E. College,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chang 330013,Jiangxi China)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field trips, surveys, expert interviews and other methods, the article analysi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background condi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main constraints in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and raise the integrated response of the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reference available for decision-making authorities.

Boyang Lake;Ecological and Economic Region;Sports tourism;Resource;Conformity

G80-05

A

1008-2808(2012)04-0047-04

G80-05

A

1008-2808(2012)04-0047-04

2012-04-11;

2012-05-30

江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软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12BAA10020)。

胡吴进(1978-),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旅游经济学。

编辑 郭霞

猜你喜欢

鄱阳湖经济区区域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分割区域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鄱阳湖生态系列插画》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