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狮吼
2012-01-01张明
民间文学 2012年2期
我们这里讲的“河东狮吼”不是动物故事,倘若不了解“河东狮吼”背后的故事,恐怕很难真正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原来它与一个叫做陈 的人有关。
北宋有一位大文学家,姓苏名轼,字东坡,擅长诗词,文章也写得好,是当时文坛的领袖,又是朝中重臣。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文字狱。
由于苏轼反对新法,所以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出对新政的不满。如果任由苏轼的诗文在社会上传播,这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从苏轼的诗文中摘章酌句,断章取义,他们以苏轼的《杭州纪事诗》作为证据,说苏轼“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汉代时御史台外面的柏树上有很多乌鸦,后来人都称御史台为乌台,由于御史是专门搞监察的,所以人们就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御史中丞李定历数苏轼的罪行,声称应当处苏轼极刑。这位李定正是当年因隐瞒父丧之事而被司马光称为“禽兽不如”的那个家伙。
神宗很欣赏苏轼的才华,从苏东坡的诗文看,神宗相信苏轼是个正人君子。乌台诗案中任凭众人把苏轼诗中对朝政的批评说得多么罪大恶极,神宗始终坚信苏轼的用心是良好的,于是他派了一个太监潜到狱中查看苏轼的状况。太监回报苏轼睡觉很安稳,神宗就对侍臣说:“我就知道苏轼问心无愧嘛!”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黄州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千古名篇《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苏轼在这一时期写的。
在黄州,苏东坡得到朋友马正卿帮忙,在黄州城东边的山坡上开了一块荒地,没有生活来源,就靠着种地来补贴家用。“东坡”的来历就源于此。这期间,他不仅留下了“东坡居士”的雅号,还与渔樵田夫杂处,并结成挚友,演绎出许多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邻居潘家送来自己酿造的酒,他喝起来觉得有股酸味儿,就开玩笑给这酒取名“错放水”,邻人不但不生气,反而觉得与这位幽默大师相处很开心。另外,苏轼在凤翔时的顶头上司陈希亮,他的儿子陈 此时也隐居黄州。陈 ,字季常。陈希亮与苏轼几乎成为死对头,可苏轼与陈 却结成了毕生好友,二人的关系十分融洽。
说到这个朋友,苏轼专门写了一篇《方山子传》,来记述陈 的故事。传记中说,陈 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遵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人士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于是就称他为“方山子”。
其实,陈 的这些故事没给后人留下什么印象,人们熟知的是苏东坡没有记述的另外一个故事。
二人很要好,常常谈禅论佛彻夜不眠。尤其是两人的爱好也差不多,都喜欢游山玩水、写诗作赋,喜欢研究佛教的道理,还喜欢饮酒。更有意思的是,饮酒的时候,两人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请来一些歌女舞女来助兴。陈 在龙丘的房子叫濯锦池,宽敞华丽,家里养着一群歌妓,每当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这有点儿和我们现在招待客人进歌厅的意思差不多。
陈 自称龙邱先生,为宋代一大名士,风流倜傥,常去烟花柳巷之地。可是他的夫人柳氏却很有个性,而且平生最爱吃醋,她对陈 的行为很是不满,尤其是看到陈 喝酒时找美女来陪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每见老公有此行为,柳氏便气得一身酥肉上颤下抖,免不得粗着嗓子大骂上一回。一次,陈 酒喝得正在兴头上,柳氏突然来了。她见舞女跳着舞、歌女唱着歌,一气之下把美女们全都赶走了,嘴里还一个劲地说:“喝酒就好好喝酒呗,干吗弄这些女子来!有美女给你们斟酒夹菜、跳舞唱歌,你说这有什么好的?是酒能多出来呀,还是菜能多出来?”
老陈挺有涵养,任由柳氏数落。在那充分讲究“三从四德”的年代里,一不生气、二不恼怒,那素质和肚量啥的,啧啧,真没法儿说啦。
后来这事传到苏轼的耳朵里,苏东坡为了给老朋友留面子,跟陈 一起喝酒的时候,既不敢叫伴舞,也不敢叫伴唱了。
一天晚上,苏东坡又来到陈 家。陈 一见苏轼,高兴地说:“今儿晚上,咱们两个好好喝两杯。”陈 把苏东坡留下,吩咐下人做了一桌丰盛的酒菜,把家里的酒只要是名牌的都搬上了桌。两个人一边喝着酒,一边谈佛论道。说起佛教来,讲的是一个“空”字,两人讲来讲去,越讲越泄劲。陈 于是说:“我说苏大人,我们两个这样讲来讲去的,干讲了半天把情绪都搞坏了。我听说有两个美女小调唱得非常好,今晚干脆请她们给咱们助助兴,唱两首怎么样?咱们边听边喝,这样多好。”
苏东坡忙摆摆手,说:“还是低调点儿吧,万一嫂夫人听见,还不急了啊?别惹事了。”
“她已经睡着了。况且,她也就是闹一阵子,过后就没事。不用管她。”陈 说完,叫下人立刻把那两个歌女找来。
等歌女来了后,陈 吩咐道:“你们唱的时候注意点儿,别唱太激昂的,要抒情一点的,声音不要太大。”两个歌女明白,这是害怕陈夫人柳氏听见。
陈 和苏东坡端着酒杯,听着两位歌女唱歌,觉得人世并不全都是空,也有美好的东西。像眼下喝口美酒,听听歌儿就挺好的。
二人此时已沉浸在轻歌曼舞中了,没料到夫人的丫鬟听见客厅里边有歌声,赶紧向夫人禀报,说有歌声打远处传来。柳夫人听了这叫一个气,她意料不到的是老公转换操作方式了,白天不敢唱,改成晚上唱了。柳夫人穿好衣服,从屋里出来,侧耳细听,果不其然,真在那唱呢,顿时怒火中烧:“喂,都几点了,还在这唱呐?还让不让人休息啦?”一边说,一边拿着木杖大喊大叫,用力敲打墙壁。两人一听,赶紧说:“快,打住打住,别唱了。”酒也不敢喝了,弄得陈 很是尴尬。
苏东坡见着心疼,第二天,苏东坡写了首诗送给陈 。这首诗是:“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意思是说,“我的朋友真可怜,谈论佛法忘睡眠。忽听老婆一声吼,手杖落地心发抖。”刻画出正在高谈阔论的陈 听到老婆骂声时惊慌失措的可笑神态,幽默至极。
河东乃柳氏家族的发源地,所以河东指柳氏。“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是佛教中的护法神,象征威严,可见苏轼赋诗时并非全是贬义。后来这个故事被南宋的洪迈收录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河东狮吼就成为形容女人威严凶悍的一句经典,借以讥讽惧内的人。后来人们就把怕老婆的人称为“季常癖”,换句话说,也成了男人怕老婆的一种优秀素质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