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驱动力
2012-01-01
董事会 2012年5期
《驱动力》
作者:丹尼尔·平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
胡萝卜大棒竟然失效了,越来越多的案例佐证了奖励只能带来短期的爆发,就像是少量咖啡因只不过是帮你多撑了几个小时,更糟糕的是,它还降低了人们继续这项工作所需的长期积极性。
有人放弃了原本收入不菲的职位,反而接受一份收入低、但使命感更强的工作。比如,很多人投身于无人“管理”维基百科的员工,但维基百科却是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还有开源产品、很多无法想象的“不为利润而来”的企业………
当然,任何有关工作积极性的讨论都出自生活中一个简单的事实:人必须赚钱谋生。工资、合同款、补助、小费都是我所说的“基线报酬”(baseline reward)。如果一个人得到的基线报酬不足或者分配不公,他的关注点就会放在所处环境的不公以及对环境的焦虑上。
但是一旦过了这道门槛,胡萝卜大棒就可能会得到与其初衷正好相反的结果。本来是想要提高积极性的机制最后降低了积极性;本来是想要激发创造力的策略最后却抑制了创造力;本来是想要让好人好事越来越多却让好人好事消失了。与此同时,奖励和惩罚没能限制消极行为,反而让它们大爆发,让欺骗、瘾嗜和目光短浅的危险行为越来越多。
在奖励与惩罚都已失效的当下,如何焕发人们的热情?我们大部分人都遵循着如下的行为模式:老板答应我们加薪,我们的工作就格外卖力;用功可望拿到好分数,我们就花更多时间读书;迟到要扣薪水,我们就乖乖准时上班……但是丹尼尔·平克将告诉你一个令人惊讶的真相。他以40年来有关人类激励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和科学研究成果,为每个人、每个组织指出了在物质激励和赏罚机制失效的时代如何提高绩效、焕发热情的三大要素:自主、专精和目的。
丹尼尔·平克通过大量的案例及科学研究成果指出,在驱动力3.0时代,真正激励我们的是第三种驱动力:如果工作能够让人可以做出自主选择,发展自己的技能,做有意义的事情,那么人们往往会非常努力并取得良好业绩。我们天生就是自主的个体,而不是机器人。我们希望达到专精,让我们把想做的事情做得越来越好。寻找目的是我们的天性,我们在复兴属于我们的商业,重塑我们的世界。
《商业的直觉》
作者:弗朗西斯·高尔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年3月
“直觉智慧”把直觉和本能融入我们的思维过程和经营历程,从而帮助我们在新的、不断变化的环境里生存繁荣。作者提出了能够帮助我们全面审视自己,突破盲点的“直觉罗盘”,并介绍了“直觉罗盘”的使用方法和成功案例。告诉你如何使用“直觉智慧”使决策和管理打破陈规、均衡发展并实现持续性的价值增长。作者通过对创新思维的创造性运用为人们寻找创意、实现创新提供了新的源泉。
《中国概念股在华尔街怎么了》
作者:刘建华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2年4月
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