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悖论与困境文
2012-01-01伟达
记者观察 2012年3期
据国际权威统计,中国大陆财富成长是最迅速的,10年间人均金融资产成长5倍,截至2010年中国富人人数已占全球四分之一。
对中国社会和民众的经济发展成绩,笔者认为应该取双层的视角。首先是中国的起点很低,普通民众在30年前就缺乏正常的经济利益和生活。通过改革开放,目前不少中国人开始大步赶上来了。再者,执政党和政府的核心政策是稳住阵脚,少折腾多发展。应该说这种政策取向,与中国当前的总体状况还是基本相适应的,因为对一个自19世纪末以来就饱经内战和外侮的国家民族来说,改革开放加修养生息确实是现实的明智选择。
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不是单纯的经济社会,还要不断追求文化、形而上和治理方式上的优化。随着一个社会经济实力上升与中产阶层的增长,自主发展诉求和公民意识也加速成长,边出声边发财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渐成潮流。但政府对这种趋势似乎有些忐忑不安。
搞“闷声大发财”恐怕并非长远之计。这其中的一个重大副作用,是道德与文化上出现真空和畸形,腐败及特权由于缺乏监督更加肆元忌惮,最终可能会导致人心向背,葬送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
中国最高领导层也看到了这种危机,目前主张繁荣自身文化以应对外来的异类影响。但繁荣自身文化,如果不是靠提升整体社会环境的自由及宽容,就颇有舍本求末、束缚发展的倾向。
至于发展的悖论与困境是高速发展中的问题,还是长期遗留下来的历史结构问题,很多人想必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断。从深层来讲,这也是中国迈向现代化道路上最艰难的障碍。古典封建政治讲究占山为王,与民众没商量;而现代国家治理主张契约政治,与民众好商量。
所谓契约政治并不复杂,其实就是从制度而非口头上落实“权为民所赋”,即上台执政的党派及个人,必须事先与人民有一个法律承认的约定或合同,以确保其执政期间最大程度地按人民的意志和意愿行事。如果出现违约,就应有相对的惩戒措施。
而关于契约政治的具体实现路径,则完全可以独辟蹊径。有了契约政治就可以和平合理地运作,否则就难逃古典式的治乱循环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