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园林施工中的可持续性问题

2011-12-31周建国周万里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注意生态园林技术问题

周建国 周万里

摘要:园林建设工程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园林施工技术,随着建筑建设快速发展和扩大,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园林工程在城市园林绿地中比率日益增大,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城市绿化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闪光点。绿风园林建设结合多年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的实践经验,就园林施工技术中引入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做出了探讨

本文就园林施工技术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展开探讨与研究,为保证生态园林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促进该风格的园林绿化科学、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园林;施工;注意;技术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的园林施工技术状况及展望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园林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已经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园林工程是集建筑学、人文社会科学、生物学、植物学、审美学于一体的新兴综合学科。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园林施工对于综合的施工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园林绿化施工队伍普遍存在技术力量不足, 难以达到设计者目标和整体景观要求。由于我国的园林事业起步较晚,目前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园林施工的从业人员多为临时招聘的农民工或建筑工, 普遍缺乏生物知识和植物栽培技术,难以适应现代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园林施工的技术要求。

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园林施工受地理条件、气候、土建设计的空间、道路、土壤等因素制约的影响较大,因此,生态园林施工对于技术的要求是全方位、立体化的。由于我国生态园林施工的绿化行业起步还属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生态园林施工技术体系, 这与现代生态园林施工技术要求是相悖的。园林施工是一项复杂、具体的工作,需要的技术也涉及到很多学科领域和知识体系, 这些施工技术都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形成和发展的,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进行分析与总结,才能满足我国生态园林的施工技术要求。

我国园林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虽然不是很乐观, 但是随着大中城市的逐渐崛起,以及人们对于生存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的园林必然得到大步的发展。园林事业的发展,自然会带动施工技术的更新与完善, 并必将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园林同时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施工技术管理理论和体系,并更多的应用于我国的城市生态园林施工中。

二、加强生态园林施工的技术措施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经济的腾飞,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中,越来越多的重视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是大部分城市的发展目标, 生态园林对于城市整体绿化和改善人们生存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生态园林的整体效果关键在于设计理念的创新和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 施工的重点是如何因地制宜最大限度的利用和保护好原有的生态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和发展。生态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1)、因地制宜地, 加强沟通, 促进多方合作在生态园林建设施工中,无论是施工方、投资方,还是设计方,大家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营造最佳的园林景观效果,将园林工程安全、顺利高质量的完成。生态园林的施工过程,不仅是施工方的任务和责任,更需要投资方和设计方的鼎力配合。生态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需要施工方的具体实施、投资方的资金保证、设计方的技术支持,缺少任何一方的支持,施工的技术管理都难以落实和实施。

生态园林的创建大致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在空白的土地环境中描绘蓝图从无到有地加以创建。另一种是在尽量保留原有的生态环境,地形地貌,在原有环境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设计建造房屋以及创建生态环境,从工程设计开始,就贯彻如何保护和充分利用原有生态环境和资源,比如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和大树,而原有的地形地貌是千百年形成的,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且是不可复制的。这样创建的生态环境将是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生态环境。那种大量挖取山体,填平土地后再人为的建造,往往难以形成独特的效果。

(2)、重视现场施工的技术

生态园林施工现场的技术,是施工技术实施的具体过程。生态园林施工技术的制定是在园林工程开始前, 由专业设计人员因地制宜根据实地测量结果和科学的分析, 进而制定适合该项目的园林施工技术预案。如大树的保护或科学移植和养护,环保材料的应用,水土保持的措施等等。但是在现场施工中,由于受外在各种因素的影响,施工的技术预案往往与实际情况有某些差异, 这就要求现场技术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与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沟通、交流,结合实际情况,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和整体效果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

(3)、提高栽植人员的整体素质

生态园林施工中,乔灌木、花草等植物的栽植是其中最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植物的栽植并不是简单的“栽栽花”、“种种树”,而是一项技术性和审美要求极高的工作。生态园林的设计较注重品种的多样性,各种植物高矮错落以及方向的搭配,还有颜色的搭配,栽植人员的经验和审美观直接关系到植物造景的整体效果, 工人操作的方法和技术也直接影响到植物的成活率。栽植人员必须要有责任心,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以适应现代生态园林施工的植物栽植技术要求。由于每个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条件和设计要求相差都较大,而大部分的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人员的流动性也很大, 这就要求园林工程施工单位还要经常性的大力加强施工人员队伍的技术培训和建设,优化劳动组合,严格劳动纪律,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园林栽植和其他工种人员的整体素质。坚持科学、合理、高效的施工原则。

三、完善在生态园林施工技术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网络技术已被应用于各类建筑行业的施工中,在生态园林施工中也可以积极应用网络技术,进一步提高园林施工的技术含量。网络技术在生态园林施工中的运用,主要可以应用于以下两方面:

(1)、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施工

生态园林施工中,可以充分利用时差,从全局出发,更好的运用和协调人力、物力,使全部施工人员在时间和空间上保持生产活动的相互协调,各项资源在各个园林工程项目和工程中得到合理调配,尽量避免延工、等工、窝工的现象,从而缩短各区域的施工周期,确保植物有更高的成活率,从而提高园林工程的经济收益。

(2)、应用网络计划技术促进施工

网络技术在生态园林工程中的应用,一方面,通过对生态园林工程部分单体工程的组合,进一步扩大施工的全面性。另一方面,施工区域的划分即使网络总图清晰、易于观察,有增加了计划的灵活性和多样化,便于单一施工计划的修改和完善。因此,网络计划在加快生态园林施工的进度和工程的全面的宏观调控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四、生态园林施工技术的推广发展

现代社会对于一切事物的发展都着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在生态园林施工过程中,技术也在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很多园林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施工技术理论和方式方法,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由于新材料新观念的不断产生,再先进的技术理论都有不完善的地方。因此,生态园林施工技术也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生态园林施工技术的发展,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要在不断摸索、研究的过程中,以创新的形式向前发展。园林施工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门类, 它在很多方面与其他行业的技术是相通的,但是它也有着自己的显著特点。生态园林施工技术的发展涉及到建筑技术、给排水, 照明环保技术及生物土壤改良、园林植物栽培、人文审美等许多技术种类的综合利用, 所以其创新发展决不能是片面的,而是要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创新发展。

(2)、提高生态园林工程从业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

目前,我国生态园林工程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并且流动性很大,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更不用说高新技术的储备。这种现状难以满足现代生态园林施工技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果想保证生态园林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他们进行多层次的岗位培训和专业知识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生态园林工程从业人员每个施工环节都要严格按照园林规范进行操作,对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要融会贯通。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整体的景观效果。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是推动生态园林施工技术可持续发展重要手段之一。

猜你喜欢

注意生态园林技术问题
生态园林建设中林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研析树木修剪技术在生态园林建设中的渗透
关于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研究
基于心理学视角下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策略
怎样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
从复审案例浅谈技术问题在创造性判断中的作用
浅析普通车床中自动对刀仪相关技术问题
探讨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