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现状及措施

2011-12-31徐刚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工程建设现状措施

徐刚

摘要:当前,由于水资源较短缺导致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正日益得到改善。本文总结以往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工作,从水源水质、前期规划、资金筹集、工程质量、运行管理方面积累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相关经验。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现状;措施

0引言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工作。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入,并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10件实事之一。为进一步加强宿迁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笔者通过本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分析,提出了主要的应对措施。

1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现状

(1)饮水不安全人数多,压力大

根据2008年相关数据显示,宿迁市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约有183.59万,涉及两个城区和三个县城,量大面宽。要全面解决本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对于经济力相对较落后的农村来说,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只有靠党的惠农政策、吸纳社会资金等途径来解决。

(2)已建工程规模小,保证率低

目前,由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多以村组为单元,工程数量多、规模小、设施简陋,建设标准和供水保证率低,在干旱年份,群众吃水没有保障。另外,限于片面的点状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思路,缺乏系统考虑,工程的规模效益差,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3)水源水质不达标,安全性差

水源水质差主要表现在:一是本市城区地下水主要以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地下水资源总量约为500万m3,其中潜层地下水水质较差,具有“高硬度、局部高氨、高铁、含三氮”的特点;深层地下水则为优质水资源,但受历史上盲目开采以及混层取水的影响,深层地下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表现在总硬度、矿化度偏高,氨氮等污染物质含量有所增加。二是单村供水和分散供水工程,缺乏水处理设施,供水水质没有保障,安全性差,部分村庄群众饮水水质严重不达标。

(3)管理不到位,维修养护费无着落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多以村组集体管理为主,水费只计收运行费用,不提留大修及折旧费用,存在水费征收不到位、工程勉强运行、维修费用无着落问题,致使个别村组工程失修、闲置,甚至报废,重复出现饮水困难。另外,受村组干部换届等因素影响,部分供水工程管理人员更换频繁,管理人员业务生疏,也影响了工程的运行管理。

2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措施

(1)保护水源,确保水质

水源是整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要切实做好水源选择和保护工作,即要考虑当前,又要兼顾长远。

1)要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水源布局一定要合理,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水量,又要考虑水质。要十分珍惜深层地下水资源,确需开采深层地下水时,一定要做到采补平衡,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保证工程的可持续性。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农民的承受能力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多方筹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资金,建设资金要充足,工程要配套,质量要达标。在选择工程方案时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根据群众的意思选择工程形式和建设方式,并积极推广用水户参与管理,逐步出台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优惠政策,调低农村供水工程电价,落实水质监测经费并对农村供水工程实行免税政策。

3)要加强水质检测建设和水源保护。为保证饮用水水质,应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检测,健全水质监测、检测体系。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切实加强对水源的保护,杜绝不合格污水的排放,特别是要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并在工程建设中完善净水设施建设。

(2)理清思路,科学规划

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前提。首先,组织技术人员,扎扎实实地对农村饮水现状进行了调查摸底,掌握了实情。其次,通过现场勘测,编制农村饮水、乡镇供水及安全饮水等规划、可研报告,规划建卡,落实到了村组。再次,精心编制联村集中供水工程的施工设计方案,根据不同审批权限进行审查批准,目前,全市部分工程已顺利实施,效益显著。

规划设计的目标不仅要解决群众饮水困难,让群众有水吃,还要使群众用水方便、安全、用得起,同时要科学利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充分集蓄雨水,确保本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要求在规划设计上三条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要把解决好饮水安全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为整个工程顺利实施和建后发挥效益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充分利用现有城区供水水源,向周围村庄辐射供水,做到城乡同网,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并以优质水源为依托,按照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管理有序、经营有效的原则,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推行“多乡一网”,实现规模化供水,保证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水源水质的有效管理。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全面规划。要优先安排水污染比较严重、饮水不安全村庄的工程建设,对经济落后、群众认识程度不高的村庄要分期分批实施,重点倾斜。

同时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项目区实际,深入项目区村组实地测量,取得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选择可靠的供水水源、合理的工程类型,科学选用新材料、新工艺,加大工程的技术含量。对于集中供水工程设计,工程规模和用水标准应适当超前,考虑一定的发展空间,合理选择水质净化技术,且供水到户,并按量计征水费。

(3)整合资金,严格管理

对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所需资金,应采取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群众投资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为补充的原则。

首先要保证各项资金的合理利用,应把国债资金、扶贫资金、以工代赈、小型水利补助等各项资金统筹安排、集中打捆,避免“撒胡椒面”,保证高标准建设农村供水工程。二是加大农民自筹资金投入力度。受益农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材料的出材料,可以以物换资、以资抵工、以工抵资、以工换水,以多种方式解决供水工程建设的投入问题。三是考虑与灌溉工程、工业供水等相结合。这样,既可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又可扩大投资来源。四是动员社会力量支持人饮工程建设,采取股份制形式,吸收有钱的“大户”投资入股,也可以利用银行贷款等形式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在资金的管理上,要设立农村供水工程资金管理专户,统一监管,集中支付。要实行财务报账制,材料设备采购和施工安装要全部实行招标投标制的资金管理制度,按工程进度分期分批拨付,并在规定范围内公示资金使用情况,增加透明度。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改,确保资金安全,提高投资使用效益。

(4)规范建设行为,确保工程质量

要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规定,选择有相应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选择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凡饮水安全工程中的管材、水泵等材料一律统一对外招标采购,配送到工程中,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当地材料如石子、砖等在技术人员进行质量认可后,就地采购。

工程建设要严格按照“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资金报账制、竣工验收制”六大管理机制的要求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规定,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做到建设一处、完成一处、充分发挥效益一处。单项工程施工的,建设单位与施工队均签订合同书,明确工程建设任务、工期、质量要求和双方责任。坚持群专结合的施工办法,机泵安装、打井等技术性强的工程由专业队承建,土方则由受益群众自行完成,这样既保证了质量,又解决了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同时,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严格项目工程验收程序,杜绝豆腐渣工程出现。

(5)合理收费,确保工程可持续运行

水费计收和合理补偿机制的形成是工程良性运行的保证。水价成本按成本加微利的原则核定,特别是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必须进行成本核算。本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实行政府定价管理,其核定要以保证工程良性运营为目的,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充分考虑用水户的承受能力,科学测算。规模较大的供水工程要推广水价听证制度,跨村兴建的集中饮水安全工程水价由县级价格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政策合理核定,单村兴建使用的饮水安全工程水价由村民委员会和农民用水户协会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自主核定。水费收入主要用于工程设施的运行管理、更新改造、职工工资等开支。合理的水价有利于规划内饮水安全人口充分受益,有利于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工程良性运行。

3结语

保障饮水安全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不同城市需要根据自己在饮水安全方面面临的饮水不安全人数多、已成工程规模小、水源水质安全性差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结合以往在农村饮水工作中的经验,探索出适宜的饮水安全策略,保证了饮水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袁春生.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人民珠江,2008(2).

[2]刘少辉,刘海龙,于玲.兴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管理模式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

[3]汪敬洋.宿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治淮,2011,7.

猜你喜欢

工程建设现状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新型军队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