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杂地质条件下真空预压粘土密封墙施工措施

2011-12-31翁明智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施工措施

翁明智

摘要:在真空预压加固软基处理施工过程中,针对土质中存在淤泥、回填砂、石块和建筑垃圾的复杂地质条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粘土密封墙形成密封帷幕。本文以某项目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希望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有用借鉴。

关键词:粘土密封墙;复杂土质;施工措施

1 工程概况

某电厂码头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潭江岸边,码头工程由两个5000吨级泊位(结构按50000吨级预留)组成,岸线长256m,结构形式采用卸荷式板桩+高桩梁板结构。拟建码头区域存在约15m厚的淤泥,为增加桩基抗摩阻力,提高岸坡稳定性,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进行软基处理。

1.1 地质情况

根据地质资料,场地内分布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海陆交互相和残积相全新统,按地基岩土的岩性特征、成因时代、埋藏分布规律及物理力学性质等,将场地范围内的岩土层划分为6个工程地质层。表面三个岩土层自上而下描述如下:

1)回填土层

近期回填而成,松散,湿,灰色,主要分布于陆域。该层成份复杂且不均匀,主要由粘性土、建筑垃圾、抛石、回填砂及生活垃圾组成,该层平均厚度为2.59m,底板高程为0.19~-5.38m。

2)淤泥层

灰色、深灰色,流塑为主,局部含粉砂层,腐殖质及各种垃圾含量较高,具有较浓臭味,伴有生物贝壳,尤其在该层底部见大量白色生物贝壳。在场地大部分区域,夹有粉细砂层透镜体,分布不稳定且厚度不均,局部约2m厚。该层平均厚度为15.07m,底板高程为-13.47~-25.13m。

3)粘土层

褐黄色,灰白色,可塑状,干强度中等,主要由粘粒组成。该层平均厚度为2.50m,底板高程为-15.47~-27.03m。

本粘土密封墙施工区域位于潭江边,离出海口很近,受潮位影响较大,高、低潮位相差2米以上,天文大潮和降暴雨时可达3米,高潮位时水面高层与软基地面基本相同。

1.2 设计情况

该工程地基处理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地基处理面积3万平方米,主要对淤泥、淤泥质土以上土层进行加固处理。塑料排水板采用SPB-C型,间隔1m,正方形布置,插板深度要求进入不透水层1m。采用粘土密封墙形成密封帷幕,膜下真空度达到80Mpa后,上部加载2m堆载土,预压时间为4个月,处理效果要求固结度达到85%。

本工程密封墙6452m,平面周长838.3m。粘土密封墙采用双排700mm直径的泥浆搅拌桩,搅拌桩之间搭接200mm,成墙厚度为1.2m,桩底进入不透水层不小于1m。粘土密封墙采用单轴深层搅拌桩机进行施工,搅拌桩采用四搅四喷的施工工艺,喷浆采用粘粒(<0.005mm)含量为15~20%的泥浆。密封墙施工完成后粘粒含量不小于15%,渗透系数小于1*10-5cm/s。

2 粘土密封墙施工

2.1 地质复勘确定密封墙深度

施工前先对密封墙施工区域进行地质勘探,以确定粘土密封墙施工深度,勘探进入不透水层(淤泥层)2m。本工程共勘探14个点,平均每60米一个勘探点,并对较复杂区域加密勘探,即3区、4区和5区增加8个勘探点。根据地质情况将施工区域划分为13个小区,并确定各区搅拌深度,密封墙分区和搅拌深度如下图:

图1 粘土密封墙施工区域划分示意图

2.2 泥浆配制

泥浆搅拌桩泥浆由附近开挖的天然粘土配制而成,为保证配制的泥浆满足设计要求,粘土开挖后取样送到试验室对原状粘土的颗粒级配、比重和渗透系数进行试验,原状土粘粒含量不小于50%,渗透系数小于10-5cm/s方可使用。取样试验频率根据取土性能变化情况确定。根据原状土试验结果,在现场进行试配,确定喷浆的参数,如搅进速度、压强、和泥浆比重、浓度等。本工程采用成墙后粘粒含量为18%进行控制。原状土试验结果如表1;泥浆比重控制在1.2~1.35g/cm3,粘土配制成浆后,在施工前检查泥浆的比重,每工作日至少检测一次。

2.3 施工过程控制

边施工边检验,在粘土密封墙施工过程中,利用静力触探试验设备轻便、试验速度快的优点,对已完成施工的密封墙区段采用静力触探试验进行质量初步检验,若试验数据显示密封墙均匀性较差,如粘土密封墙5区,曲线图存在较大突变,则对该区域密封墙取样进行粘粒含量和渗透系数试验,若试验结果显示渗透系数不满足设计要求(试验结果见表2),则进行二次搅拌。

2.4 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勘探资料表明粘土密封墙4区、5区、6区、7 区、8区、9区、10区表层回填土层存在大量回填砂、石块和建筑垃圾。从建设单位了解到此密封墙区域范围曾是一条抛石护岸,且在密封墙4区、5区范围进行过抛砂护脚。综上所述,该6个区段回填土归纳为如下三种土质状态:

① 回填土1(含有大量块石):褐黄色,杂色,湿,结构松散,主要由粉质粘土、中、粗砂及较多碎石块组成,土质不均匀,为近期回填土;土层埋深较大,表层开挖发现大量块石,施工中发现深处有孤石存在,主要分布于密封墙6区、7区、8区、10区。

② 回填土2(存在夹砂层):褐黄色,杂色,湿,结构松散,主要由粉质粘土、中、粗砂及较多碎石块组成,土质不均匀,为近期回填土,其中4.1m~4.9m为花岗岩。回填土下面存在粉砂层,粉砂:灰色,湿,松散,粘粒含量多,深度大,厚度为4.4m,后续岸坡开挖发现粉砂层为业主早期抛砂护脚时的回填砂,主要分布于密封墙5区。

③ 回填土3(深层夹砂,伴有大石块):褐黄色,杂色,湿,结构松散,主要由粉质粘土、中、粗砂及较多碎石块组成,块石径大,2m~4.5m,土质不均匀,为近期回填土。回填土下面存在粉砂层,粉砂:灰褐黄色,湿,松散,粘粒含量多,夹贝壳。主要分布于密封墙4区。

在施工过程中针对上述各种土质状态采取了如下施工措施:

① 表层回填土中存在大量块石,回填建筑垃圾(砖头、混凝土块等)、回填砂等。针对表层块石,搅拌桩施工前先用钩机对表层块石进行开挖,清除石块后回填粘土,再进行泥浆搅拌桩的施工。针对钩机无法清除到的深处孤石,通过调整搅拌桩施工方向,绕石块搅拌一周,在石块周围形成一圈封闭的密封墙,利用石块本身不透水,形成局部加大的密封墙断面,保证密封墙的密封性。

② 土层中存在深层近期回填砂夹砂层。如粘土密封墙5区存在4m厚的砂层。因夹砂层厚度大,受潮汐潮位变化影响,在施工区域形成水头差,砂层中有水流动,带走密封墙中的泥浆粘粒,造成墙体密封性差,渗透系数不能满足要求。对于此类深层加砂层,配浆时选用粘粒含量高的原状粘土配制泥浆,施工时适当提高泥浆比重,本工程泥浆比重提高到1.35~1.4g/cm3,缓慢钻进,快速喷浆,增加钻头在砂层中的喷浆时间及增加砂层中的粘粒含量,并尽量在潮位稳定的时段施工,以保证密封墙的粘粒含量。

③ 土层中存在大量体积较大的块石和建筑垃圾,且埋设深度较深,同时存在深层夹砂层;如粘土密封墙4区。本项目采用冲孔成墙泥浆搅拌法进行施工,利用直径比密封墙厚度稍小的冲锤(本项目采用1.1m直径冲锤)的冲孔桩机在密封墙施工区域进行密封墙成墙冲孔,冲孔深度为进入不透水层二米,利用冲锤将石块、建筑垃圾破碎或挤压到密封墙外侧及挤入不透水层,冲孔时利用循环泥浆清除孔中的砂和碎石,增加土层中的粘土含量,冲孔完成后向孔内回填粘土,然后再进行泥浆搅拌桩施工。

3 施工效果

粘土密封墙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内容包括静力触探试验和抽芯试验,通过静力触探试验检验密封墙的均匀性、通过抽芯试验检验密封墙的渗透性和粘粒含量。静力触探共选取17点,平均每50米一个试验点,并在具有代表性的区域选取6个点进行抽芯,对芯样进行渗透系数和粘粒含量试验。试验报告显示密封墙均匀性、粘粒含量、渗透系数(表3-土工试验成果表)均满足设计和有关规范要求。

密封墙施工完成后抽真空和堆载预压4个月,抽真空过程中真空度变化较小,平均真空度为80kPa,局部为70kPa,卸载后平均固结度为86.9%,最大值固结度为94.9%,推算平均工后沉降为19.1cm,整个软基处理效果明显,满足设计要求。

4 结语

通过真空预压的施工过程和达到的效果,对粘土密封墙施工及其应对复杂土质的措施提出如下参考。

4.1粘土密封墙施工可通过泥浆质量控制、泥浆比重控制、静力触探检验进行过程控制。

4.2 对于与地表水系连通的砂层,适当提高泥浆比重,缓慢钻进,在潮位稳定时段施工。

4.3 对于深层含块石较多的强透水层,可利用冲锤成孔,成孔完成后回填粘土再进行泥浆搅拌桩施工。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施工措施
探究建筑外墙保温施工技术与施工措施
浅谈公路路基雨季施工措施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技术分析
浅谈房屋建筑屋顶漏水的原因与施工措施
浅谈高寒地区高水位路堑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