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开发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2011-12-31田树刚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安全现状

田树刚

【摘要】通过对某石油开发企业的解剖检查,查找系统内安全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为系统安全监管提供了较为可靠翔实的依据。

【关键词】石油开发 安全 现状

【正文】

为深入查找剖析某石油开发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某采油厂进行了解剖式检查,先后检查了14个机关科室及18个三级单位,检查生产现场73个;现场举行应急演练3次,共计查出各类问题和隐患205个。通过本次检查认为该厂主要存在以下十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1、该厂对连续发生的四起工业死亡事故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深刻剖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在这一点上采油厂各级管理层特别是采油厂领导负有不推卸的责任,对HSE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真正把HSE工作放在第一位,没有把员工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没有牢固树立“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责任意识,而是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逃避意识,没有从根本上查找在管理方面的问题,致使事故连续发生。

2、通过检查发现,各级HSE委员会会议质量不高,采油厂HSE委员会会议纪要中确定的事项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3、对隐患治理工作重视不够。监测大队分别于2007年、2010年提出同位素现场的使用隐患,某作业大队于2010年3月份提出作业队配电箱、防爆灯头的隐患,并分别以文件形式上报采油厂。到目前为止,没有得到采油厂的回复,也没有制订整改计划和防范措施。

二、事故管理不严格,未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

从该采油厂2006年以来发生的60起事故(工伤)的管理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事故档案资料不完善。从采油厂层面上,能够完整提供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处理意见、制定防范措施的只有5起(五起事故均是油田调查的);其余事故均不能提供事故调查报告、当事人问询笔录、二级或三级单位的处理意见等事故档案资料。

2、事故防范措施不落实。从事故类型分析,这60起事故中,不慎摔伤的15起,机械伤害事故11起,车辆伤害事故10起,物体打击8起,灼烫伤5起,岗位猝死2起,其它伤害9起。车辆伤害有公安交警部门的认定,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比较明确;摔伤事故多数认定为意外伤害,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没有从深层次分析事故原因;针对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事故较多的情况,检查组重点与个别事故单位的人员进行了交流,发现事故原因多为操作人员图省事、操作规程不完善、防护与监护不到位等人为或管理原因,而在分析和处理这类事故时没有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存在从轻或变通的现象。

3、事故处理不严格,对事故处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厂发《**采油厂安全生产事故问责制度》处罚力度与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不相符。

4、没有认真汲取事故教训。通过基层了解,不论是科级干部还是普通职工,了解事故情况的寥寥无几,更谈不上吸取事故教训和制订防范措施。

三、规章制度不完善、执行力不强

检查发现该厂未按上级要求及时修订完善HSE体系,目前大量的程序文件和运行控制文件已不适应该厂生产经营管理和安全生产的需要。事故上报时限与集团公司的要求不一致,评比挂牌制度中没有把《禁令》和“重大违章事件”作为考核内容。职业健康管理机构与规章制度不健全,无厂级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管理部门的职责、目标、内容以及考核指标等不明确,管理较为混乱,工作开展不畅。

四、HSE队伍执行力不强

1、通过日常工作交流和本次检查发现,安全环保科和各级HSE管理人员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人心涣散,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HSE工作中,工作应付,相互推诿,团队协作能力不强,缺乏协调沟通,没有按照相互配合、相互补台的原则开展工作,对基层单位业务指导较少。

2、部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基层安全队伍的配备文化程度较低。检查发现,部分基层管理人员日常检查查不出问题,对工作缺乏系统的管理,也没有具体工作思路和方法。

五、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员工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1、部分基层员工对设备设施存在的隐患熟视无睹,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如某采油队计量站高压注水支干线横穿值班室;部分高架计量房、值班房、配水间踏板、扶梯腐蚀穿孔严重;部分值班室天然气采暖炉与墙体结合处不密封,烟气窜入值班室。通过了解询问,现场职工均知道这些问题和隐患,但未采取任何的积极预防措施。

2、安全教育力度不够。部分单位日常安全培训教育开展没有形成系统,部分新员工未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就安排上岗,从问卷调查上看,基层职工不掌握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的安全危险点,也缺乏相应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技能。

3、安全活动效果不明显。三级单位2010年安全活动方案雷同,甚至有的基层队2011年活动方案照搬照抄2010年。

六、井控管理有差距

1、对井控管理有关规定和标准宣贯不到位。集团公司2010年10月19日专门下发文件,要求油田相关单位认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宣贯,时间过去近半年,该采油厂工艺所依然没有组织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学习宣贯,相关职能部门也没有进行督导检查。

2、培训取证工作还存在滞后和疏忽等问题,工艺所井控证台账记录不全,地质所领导签批地质设计,但未按规定取得井控培训合格证。

3、井控源头抓得不细不严。如工艺所工艺设计对井控要求不具体,流于形式,对施工井防喷器选型和压井液密度和用量没有做具体要求和规定。

七、应急管理存在漏洞

在检查中发现,该厂在应急管理的认识上还存在偏差,认为应急管理仅是安全部门的事。该厂部分三级单位的生产调度部门,不清楚自己的部门和岗位职责,领导层也没有进行具体的要求,造成了应急管理职能的缺失和漏洞。

在应急演练方面,检查中发现大部分被检单位和科室存在应急演练记录不规范、缺失的现象。三、四级应急演练内容与演练计划不符;基层单位很多已经制定的预案没有组织演练。

八、基层车辆管理单位交通管理制度落实不够

一是部分基层车辆管理单位没有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文件及规章制度,油田新的交通管理规定从上到下没有得到有效贯彻执行。二是部分单位没有严格执行派车单制度和外停车辆的管理制度,值班车辆得不到有效监控管理。三是现场施工过程执行规定不严格,如检查某井现场一部罐车未装防火帽,一部水泥车虽装防火帽但未关闭。四是GPS监控平台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存在不用或使用不当的情况,也没有结合监控实施考核。

九、承包商管理需进一步强化

一是未根据承包商施工特点和风险大小实施分类分级管理,有针对性地采取管理措施、加强施工过程监管;二是与承包商的安全协议签订不规范,存在“先施工后签合同”情况,无法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三是施工过程中甲乙方责任不明确,个别协议签字无日期,还有的协议有效时间等为空项。四是对承包商监督考核的力度不够,没有按照油田和采油厂的规定要求,认真开展检查、考核、评比工作。

十、职业卫生工作基础薄弱

各级职业卫生基础资料不完善,未能健全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以及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登记档案。也没有建立起职业性有害因素日常监测体系,作业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浓(强)度监测数据缺乏。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定期检验与维修不够扎实。另外,未按标准配备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也未及时维护并定期检测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猜你喜欢

安全现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