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等级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设置
2011-12-31杨远波
杨远波
摘要:本文通过低等级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设置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较为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期对低等级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设置工作予以参考意见。
关键词:低等级公路;安全保障工程;问题;措施
1引言
低等级公路是指三级以下(含三级)道路,多分布在农村和边远山区,且占道路总里程的绝大比例,主要功能是连接县乡村,侧重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随着“村道硬化”建设的进展和农村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低等级公路的交通事故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呈现高发态势。然而,低等级的公路的人、车、路、环境均位于较低层次,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时刻困扰着低等级公路的交通安全,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以减少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已成为我国各级交通部门注重加强解决的难题。
2 低等级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设计
1、交通标志交通标志应遵循“以人为本、合理设置、相互配合、避免重复、明显突出、排列有序”的设计设置原则,考虑驾驶员的行动特性,确定合适的前置距离,特别注意避免在交叉路口标志林立,妨碍驾驶员视野;
2、交通标线交通标线是由各种路面标线、导向箭头、文字标记、立面标记、突起路标等所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公路上设置的交通标线,为公路使用者提供出行诱导和信息服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有些情况下,交通标线可用作为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的补充。交通标线还可单独使用,来提供其他设施无法表达的禁令、警告和指路信息;
3、视线诱导设施视线诱导设施是指沿车行道两侧设置,用于明示道路线形、方向、车行道边界及危险路段位置,诱导驾驶员视线的设施,主要包括以指示道路线形轮廓为主要目标的轮廓标、以指示交通流分合为主要目标的分合流诱导标(高等级路用),以指示或警告改变行驶方向为主要目标的线形诱导标,以及抗侧滑护轮带等;
4、其他公路安全保障工程为了改善连续长大下坡、长直线接小半径曲线,陡坡急弯、路侧险要地段等事故多发地段的交通安全状况,除了采取标志、标线等主动引导设施和护栏、视线诱导等适当的常用安全防护设施外,还可根据不同路段不同事故特点设置避险车道、停车带、减速带等各种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措施,以达减少事故数量,降低事故危险程度的目的。
3 低等级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设置所存问题
3.1 低等级公路路边护栏缺乏或无防护能力
目前我国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路边防护是交通安全事故防范措施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公路路边防护目前还大量采用非车辆防护作用的装置,它们只能起到安全警示作用,不能起到防护车辆冲出的作用。而在一些山区道路,应该设有刚性护栏的地方,却往往没有这些设施,形成交通安全事故多发“黑点”。一般情况下,桥梁外侧的危险程度明显比正常路段要高的多,我国低等级公路护栏的防撞等级都达不到设计规范要求。小桥、通道、涵洞由于跨径较短,几乎都没有设置护栏,仅用帽石来替代,对行驶的车辆不但没有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反而容易给驾驶人造成错觉,车辆直接撞上帽石,加大了事故的危险性。在我国公路护栏设置不合理的路段上,由于各种原因发生车辆侧翻至路侧山坡、深沟、悬崖下,从而造成车毁人亡的特大交通事故不乏其例。
3.2 交叉路口无交通标志
公路交通标志是为了维护公路结构、保证公路安全和畅通不可缺少的公路交通管理和安全设施,它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我国现有的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的平面交叉路口很多,设置交通标志的却很少。对不熟悉线路及周围路网体系的外地驾乘人,不能及时提供准确的交通信息,势必造成交叉路口车辆无先后次序得混乱的交通状况。如在交通量大的二级公路与交通量少的二级公路或其它较低等级的公路相交时,在主线上没设置交叉路口警告标志或指路标志,在被交路上没有设置停车让行标志或减速让行标志和相配套的标线。当公路穿越乡镇街道时,没设置减速标志,车辆进入街区是速度过快,容易导致人与车、车与车相撞的交通事故。
3.3 公路路段地面标线不规范
我国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地面标线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地面标线不够清晰,在许多路段上根本没有道路中线,还有一些路段由于长时间使用,更新不及时,地面标线只是隐约可见,长时间地面标线不清楚或没有道路中线,造成了驾驶员对遵守交通规则的忽视,由于车辆随意进入对方车道行驶,从而引起各种交通安全隐患;二是在视距不够和不安全的地段(如转弯地段等),道路中线设为虚线,这种错误的中线虚线设置可能导致在超车时产生严重的车辆对撞事故。
3.4 道路无中间隔离设施
我国很多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在一些需要设置中间隔离设施的路段,却一般没有设置。由于没有中间隔离装置而形成交通安全隐患点和事故多发点的地段,多在双车道公路的转弯部分。因为没有中线隔离设施,加上在道路转弯部分视距太短,许多车辆跨越中线行驶在对向车道上,发生车辆相撞事故。
3.5 公路照明设施
公路照明是交通安全设施的一个内容,也是一个开销费用相当高的项目。它主要应用于车流交汇多或有较多干扰的地带,比如隧道、立交桥、交叉口,或者行人自行车通道等。道路照明可以使驾驶员提高注意力和加强安全事故防范。很多低等级公路,在交叉口和行人较多的乡镇地区,缺乏必要的道路照明,因此这些路段往往也是事故多发地段。
4 交通安全保障工程的设置对策
4.1 路侧险要
在路侧险要路段,车辆驶出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应设置护栏。在小半径平曲线路段适宜采用波形梁钢护栏,风景旅游区公路适宜采用缆索护栏,在大型车比例高的路段,适宜采用混凝土护栏。考虑到材料贮备、维修工人技能的掌握,一条路采用护栏种类应尽量少。
4.2平交路口
平交路口应明确设置双方向通行“优先权”的管理控制标志设施。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交通量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控制设施。在交叉口双方向交通量均较大的情况下,应设置交通信号灯控制车辆通过交叉口。同时,应完善标线的设置,包括双方向的停止线和交叉口渠化标线;在双方向交通量差异较大的路口,可以通过在交通量较小的路口设置“停车让行”标志或停止线来确定主要交通量方向的行路优先权。控制支路的车辆停车等待后再通过交叉口。
4.3 道路照明
对于不安装照明设施的隐藏行车安全隐患公路路段,路面中间应设置反光标线或反光道钉。司机将利用车灯照射路面标线或道钉反射亮光的引导,安全行驶在车道内。特别是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日趋成熟的今天,交通部门对道路照明的实施更应该有一个新的正确的认识,在决策设计阶段就应加以考虑,把该工作项目经费纳入概预算。
参考文献
[1]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 吴立新,张宝南等.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存在的问题及实例[J].交通科技,2006(2).